
作者:王亮 经常有投资者问我,这只股票好不好,这只股票能不能买。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用毛主席的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建议他自己动手,去揣摩身边可以观察的蛛丝马迹。可以拿本周涨势不错的乳制品行业来举例。 第一步,出去走走。2007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允许光明、蒙牛等部分产品涨价,我们曾就此做过调研,逛超市时顺便把各种奶品的价格记录下来。可两周之内,我每天去超市却发现几个品牌的各种液态奶并未出现涨价。调研的结果是,发改委批准的“涨价0.1元”的幅度可能对奶企的救赎效果甚微。 第二步,上网逛逛。网络的力量不可忽视,利用搜索引擎和一些专业的论坛,发现行业目前的格局,以及各公司的市场份额等,这些都对判断一家上市公司非常有用。而股吧中券商公开的研究报告,对你想买的这家上市公司的评价如何,也是比较重要的参考。比如东方财富网的股吧、搜狐、新浪的股票论坛等,浏览这些可以做到“兼听则明”,因为很多人买了某只股票以后,往往容易自我强化,认为自己买的股票很好,而在潜意识中忽视了负面的消息。 第三步,翻专业书。“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话在股市中依然正确。在关上电脑之后,我们就需要钻进这个“黄金屋”中进行更加细致专业的研究了。为了研究伊利股份,我曾经购买过《食品工业手册》,该书对乳制品原料、加工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后来我还购买了一本较薄的《乳品加工工艺》,内容不多,但图文并茂,很快就对乳品的生产全流程有一个新的认识。所以,“三聚氰胺”事件曝出后,在哪个流程出的问题,是不是对奶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等,我已经了然于胸。 第四步,对比同业公司。研究伊利股份,可以参考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下载其年报,与伊利股份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也可分出伯仲。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说,这个过程太费时了,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哪有那么长的时间去做调研呢?比如本周,受国家储备奶粉消息的刺激,伊利、光明等乳品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突出。这个传闻具体怎样,对上市公司影响几何,投资者无法确定,那么,做下一步。 第五步,拿起电话。拨通上市公司的电话(号码可以从F10中直接查到),从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和董秘那里得到最直接的确认,这样最快也最真实。 这样,一个相对理性的投资决定,在你逛超市、上网、看专业书、打电话的过程中就轻易地得到了。在没有太多条件学习财务指标、技术分析等专业知识的条件下,通过公开的书籍、网络、通信工具,我们已经最大程度地把风险隔离在投资之外,能做到不被“忽悠”了。其实,投资不就是如此吗?第一,不要赔钱,第二,参照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