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中关村某个图书店看到一幅情景:
书店营业员板着脸:你别看了,这儿是卖书的,又不是图书馆!
顾客:看你这是什么态度,没一点笑脸。
营业员:你是来买书的,还是来买笑的?
……
当你看到这样一番情景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想?是顾客不对?但是,人家是来买东西的,当然要看好了才买的啊。是营业员不对?营业员也有自己的一番说法:我天天面对的就是这样一拨人,进来就是看书,看完还不把书放规整,毕竟这里是书店,我们也要做生意,销量关系我们的提成呢……其实,这么一听,好像大家都没有错,那么,这其中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究根揭底,就是服务态度这么简单。如果换成下面这样一幅情景呢:
书店营业员微笑:先生您好,您看这本书您看得时间也较长了,看来挺适合您的需求,要不,我给您包起来?
顾客:哦,好的,你先包,我再看看别的我有什么需要的。
营业员:好的,你慢慢看。
……
在这段新的对话里面,面带微笑、亲切的语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我这篇文章里面想要提及的服务的问题。这个案例里面,良好的服务态度既解决了图书的销量,也让客户买到了自己需求的产品及服务。
在北京吃饭的时候,我们经常觉得服务员的服务素质普遍减低,前不久我们去上海,发现上海的服务素质更甚乎,对顾客也是那种爱搭不理的态度。总之,现在市场上普遍存在“服务危机”,不仅仅是以上例子,服务危机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乍舌。但是,服务好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在上海,笔者曾去参加了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该展会以行业内最专业及最高品质的博览会著称,笔者也特意耐心的体会了一把,从服装、问候、指引到问题解答上,笔者作为参观者都得到了主办方工作人员的款待。一个展会品牌树立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该展会作为新型展会,主要以产品展示为主、不掺杂产品交易的高端展会,能发展成为行业唯一获得商务部批准的展会,在服务上还是值得称赞的,而因此从服务上获得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服务态度,是指你对顾客(客户),也就是服务对象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被理解为,在你的心里,你把你的服务对象看成什么样的人。比如,在一些人的心里,会把顾客(客户)当成前来求你卖给他东西的人,于是就会把顾客(客户)当成求你帮忙的人;但在另一些人看来,顾客是你最重要的人,是来给你发工资、维持你生计的“贵人”。 试想,如果形势发生一点变化,那么,顾客(客户)是不是又有“上帝”之称了呢?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去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调味品产业营销峰会高峰论坛上,其中有一专家就以“产品开发跟上消费者比跟上竞争者更重要”为主题进行了演讲。这个演讲主要是从消费者的心理及消费行动进行的分析。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消费者的需求主导市场及企业对产品的开发。而在这里,我们的厂商也要明白更重要的一点:消费者(客户)的需求很重要,但是,消费者(客户)的情绪更重要。
市场的形势决定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形势同样也影响着服务态度的好坏。在商品短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顾客(客户)为了获得稀缺的商品,不仅不会对你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也不会对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过分挑剔;但在商品极大丰富、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也更理性,从商品的品质、价格到商家的品牌形象再到服务态度都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既会对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挑剔,还会对你的服务态度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
在金融危机席卷中国之前,中国调味品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增长、消费购买能力的增强为调味品企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市场引来的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业务萎缩、经济低靡的情况,立足比扩张、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显得更为重要,减低企业成本、完善服务体系,以便促进业务增长,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考虑的核心问题。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和经济的不断衰退,给商家、厂家都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为了在逆境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和长足的发展空间,老板们已经普遍把顾客(客户)看得很重要,甚至比对待自己的亲人还要重视。他们宁可冷落家人,也不敢冷落顾客,为了赢得顾客,他们不惜付出自己的体力、心力和财力。
从“图书馆买书”及“吃饭”案例中,我们大概能够总结出中小调味品厂商应该如何在经济萧条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立足的要点:首先是定位,定位企业是否属服务型的企业。其次,对服务理念的专注和坚持,不要因为市场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您的专注与坚持。最后,如何将服务置于最高点,让您的合作伙伴感受到您的服务,感受到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