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是吉利两年来贯穿始终的主题。这一次,吉利“玩”得更大。
4月20日,吉利携微型车、小型车、中级车以及豪华车在内的22款整车亮相上海车展,从单一品牌变身为一个拥有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三大子品牌的汽车集团。 以“新吉利8226;NewGeely”为车展主题的这家自主品牌车企想要告诉外界的是,吉利是一家有着明晰的发展战略的汽车企业。从2007年的全球征集车标、战略转型,到发布三大品牌战略、收购澳大利亚的DSI公司,吉利已经发生质变。 与经济危机下忙于瘦身的国际汽车巨头相反,自主品牌吉利开始了“增肥”战略。 “新三样”上海车展前,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给参展规划制定了一个纲领,整车展品除一款纯概念车外,全部是全新子品牌系列车型,在产车型一律不参展。 吉利做到了。22款新车中几乎找不到原来吉利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高悬的三大品牌,老标识仅作为集团形象,躲在展台的媒体采访区。 过去两年来,吉利主打产品“老三样”豪情、美日和优利欧已经逐步退出市场,进入了以自由舰、金刚、远景为代表的“新三样”领衔发展阶段。而从本届上海车展开始,吉利“新三样”又将逐步被三大子品牌取代。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杨健告诉记者:“新吉利各子品牌彼此并列平等,分别代表不同的品牌特性和风格,对应全新的Logo。”其中,“全球鹰”代表“时尚、激情、梦想”,“帝豪”是“豪华、稳健、力量”的象征,“上海英伦”则传递“经典、英伦、贵族”的产品理念。 为支撑全新的子品牌体系,吉利推出了一套国际化的全新整车产品命名体系,采用“2个字母+3位数字”的命名方式。吉利副总裁赵福全介绍,该命名体系借鉴国际知名品牌的经验,按照这套命名规则,后续的产品可以得到有序命名,并自然明确家族关系,将有效支撑吉利未来数量庞大的车型产品。 “如此大规模的多款新车同时开发,研发压力确实非常大。”赵福全坦陈。为此,吉利力推产品平台战略与通用化建设。 谷底建仓 此前李书福已经为吉利发布了宏伟的目标:2015年,形成五大技术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打造15个产品平台,延伸出40余款车型,实现200万辆的产销目标,其中,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销比例为1:2。 但这只是李书福为吉利建的一个概念仓,另一个是在目前的低谷环境中海外抄底的技术仓。澳大利亚当地时间3月27日,在外界热议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否现实的烟幕弹下,李书福在新南威尔士州正式签约,将自动变速箱生产商国际动力系统DSI收入囊中。 这是面对负债过高等疑问的吉利集团第二次海外出手。按照李书福的计划,吉利还将继续兼并收购的脚步,国内、国际的零部件企业都在视野之内。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依靠自由舰、金刚、远景3款产品,吉利汽车在没有降价的前提下,全年销量逆市增长12%,尤其是自由舰,更是成为1.3L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 正是这样的业绩给了李书福信心。在此前跑马圈地般完成基地布局之后,吉利对品牌、产品的重新规划,以及对关键技术设备制造商的收购,已经表明吉利对汽车市场的判断是乐观的,在低谷建仓,在时机好时发力,吉利正在准备抢跑。 但和以往一样,吉利同样面临着外界对其高端品牌的质疑。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此前的转型,吉利正在摆脱低端车的形象,但从目前的环境来看,自主品牌走高端仍然操之过急。 针对这个问题,杨健的观点是,“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在打造的过程中去挖掘培养。吉利现在的帝豪和上海英伦两大品牌,正处于培育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王秋凤 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