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八”“超八”,是否意味高耗产业重燃薪火?
时不我待,两会已如期结束。2009已迈入人间四月天,国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考量,春天来了。
厘清“保八”与节能减排的纠葛
2009,我国GDP“保八”的目标已成既定纲领,这个将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50%的担待,全世界都为之震颤。
4万亿投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4万亿投资并没有“加码”,而在其构成上,发生了“大变身”。与去年发改委公布的投资结构相比,削减了基建投资比重、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投资;增加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教育、自主创新等关系民生、关系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投入。具体表现在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从3500亿元下降到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从1600亿元增加到3700亿元。
“4万亿实际上也是一个安排的过程,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也会有一些变化。”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这些项目的确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规划以及中长期规划来选定的,而由于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实施过程中就可能某一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投入,有些方面又需要做一些调整。
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确定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对2009年的GDP预期增长没有一个省低于8%。有近20个省份将GDP增长目标定位两位数,27省区市2009年GDP最低8%,以此弥补去年的经济衰退和增长不足。
这种“超八”的信心是难得的,据统计,各地公布的未来两年投资计划可达中央投资计划的八倍左右。国家“4万亿”信号,让某些省市几乎瞬间找到了享用盛宴的捷径。这条捷径就是放松对2006年以来中央严格控制的“两高一资”行业的管制。“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确将使钢铁、水泥、化工、轻工等高耗能产业或将迎来“新生”。
产业振兴VS节能减排
金融危机造成的萧条,国际经济形势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国际老牌公司倾覆超出预想,谁也无法忽视或小觑危机的力量。
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我国在相关经济政策的刺激,特别是四万亿的带动作用预期是好的,同时也为我国耗能产业开了“绿灯”。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008年31个省市区GDP增长率都高于9%。
在全国2009年的GDP增长格局中,在地方加速保增长需求与中央节能减排目标的背反。
据国家发改委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前两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5.38%,仅完成规划目标的26.9%;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32%和22%。我国原本计划到2010年时,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如此数据意味着,我国“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任将相当艰巨。显然,在未来几年内,地方与中央将在保增长与节能减排上有新一轮的“辨证过程”。
2008年下半年始,经济危机开始蔓延至我国。为了拉动出口,中央政府修订了以前的出口政策。这些可以从海关的统计数据上看到。虽然大多数行业的产品符合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要求,但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等也并不在其外。
为了缓解我国出口的骤减趋势,相关政策的松动和调整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耗能产业可能复苏。从继四万亿的计划出台到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到,这十个行业基本是2003年至今这一轮经济增长中发展最快的行业。而同时,经历过近6年的发展,这些行业——钢铁、汽车、石化等已是产能过剩的行业。这也正像某些经济学家们所说的,振兴产业的目的是消化产能。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说,现在中国已经受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困扰。现在增加投资,仅仅为了让一些企业维持下去,有可能会威胁到未来多年的产业基础。他说,中国有关部门看起来低估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部分原因是他们太专注于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增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所国约有30%的铝材、20%的水泥和平板玻璃,以及70%的半导体产能是闲置的。
我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试图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增加公共工程的建设,增加对钢铁等产品的需求,进而降低闲置产能是可能的。但是,由于政策制定者也放宽了银行贷款,并仓促批准石化厂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刺激计划最终可能会造成产能增加。
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6000亿如此大的蛋糕,到头来获益最多的还是大型国有企业,他们也是同时也是“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点。过去两年内,中央已经为这些企业分配了强制性的节能减排指标。这一轮投资将会让这些行业的减排难上加难。我们当然期待,企业在获得重大投资机会的同时能够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