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滴灌技术 科发滴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本刊所提供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信息的资料和数据仅作参考。技术转让前,转让方和受让方均应作进一步的了解和核实。由于信息提供的疏忽、大意或使用不当而出现任何错误,我刊不承担任何责任!

 

     背景资料:

     1、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足1.5亩,温家宝总理说:“水、土资源短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2、由于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浪费的水资源占国民总用水量的50~60%(含田间损失)

     3、缺水不仅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开发,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①由于缺水使1/2的耕地至今靠天吃饭。

     ②由于缺水占国土面积45.58%的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生态恶化的状况很难改变。

     ③由于缺水使很多工业项目无法上马。

     ④全国668个建制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农村2600万人缺水。

     ⑤因缺水正常年份粮食减产100~250亿公斤;严重干旱年减产500亿公斤。缺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4、灌溉技术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5、从80年代起我国大量引进以色列等国外最省水的滴灌技术,但是由于这些技术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国情开发的,存在造价昂贵、不易维护、不适应我国地形等缺点。经过近20年的实践,人们终于认识到国外的滴灌技术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可能在中国大面积推广。

     项目简介:

     科发滴灌技术是由长期从事农业水利建设的专家邱为铎先生领导的北京科发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所研究开发的现代农业节水项目。本项目含滴灌技术和滴灌设备产品两大部分,滴灌技术是在学习国外滴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研发成功的。滴灌设备产品是为了实施这种中国式的滴灌技术在设备方面所作的改进和创新。

     科发滴灌技术包括全固定式、半固定式和全移动式三类:

     全固定式的创新部分在于取消了国外常用的绕树毛管,在不影响滴水质量的条件下使滴水毛管的用量减少了60%,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

     半固定式滴灌系统由全固定的埋在地下的干、支管和在地面移动的支、毛管组成。由于采用了移动毛管,使毛管用量减少了97%,并大幅度减少了干、支管的流量和直径,使建设投资减少了90%,并获得发明专利。

     全移动式滴灌系统用于小而分散的压水井、水池、水窖等小水源,每亩投资仅需几十元。

     服务于科发滴灌技术的滴灌设备,由过滤器、化肥罐、快速接头、旁通及各种口径的管件组成。

     特别需要提起的是科发滴灌采用独特的微管滴头,这种滴头由于流道光滑无死角,抗堵塞的能力强,不仅适用于清水滴灌,也可用于黄河水滴灌。滴灌设备获18项实用新型专利。

     科发滴灌的核心是采用了人工移动毛管:

 果树滴灌技术 科发滴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1、由于采用可移动的滴水毛管,使滴灌系统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滴水毛管的数量减少了97%。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还大幅度提高了滴灌系统的可靠性,在灌溉季节,使滴灌设备的利用率由2%提高到100%。

     2、科发滴灌容节水、节资、节材、节能、改土、增效、就业于一身。

     3、从科发滴灌设备和国外滴灌设备的对比中明显看出,科发滴灌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4、采用人工移动毛管是成功推广滴灌技术的关键,它开创了将最省水的滴灌用于产值较低的大田作物的先河。滴灌密植作物一个劳力可同时管理100亩,滴灌稀植作物一个劳力可以同时管理300亩。

     5、科发滴灌成为地面灌溉技术的换代技术。推广科发滴灌可以彻底改变我国灌溉技术的落后面貌,使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从现在的30%提高到90%。

     市场与竞争: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节能节水节地列入中央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农村水利将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落实十一五规划,科发滴灌技术将在自流灌区改造、引黄灌区改造、土地荒漠化防治三个方面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

     1、自流灌(漫灌)区改造

     我国现有有效灌溉面积8.1亿亩,98%仍然采用古老的漫灌技术,由于技术落后,斗渠以上的输水渠道损失的水量占灌溉总用水量的60%,加上田间渠道的输水损失和田间深层渗漏损失,浪费的水资源高达灌溉用水量的70%,相当于国民总用水量的50-60%。说明灌溉不仅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一个领域。技术完全成熟的科发滴灌技术腾空了市场空间,提供了良好的长达三、四十年的大发展的机遇。

     在自流灌区,将田间的灌溉系统改成科发滴灌,每亩投资仅需200-300元,可使田间用水量节省70-80%,也使输水渠道的输水量减少70-80%,从而为将渠道输水改成管道输水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这项技术的推广保障了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商业效益角度来衡量,在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政策的保护下,拥有这项发明专利的北京科发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所及其合作者,将拥有这个巨大市场的合法垄断地位。

     在过去长达20年的技术推广实践过程中,科发所以每亩300元的收费标准进行技术承包(使用权转让),其中硬件和人工成本只占1/3,2/3为技术收入。国家规定,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的收入税费全免。如果用这样的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去拥抱这个垄断了的巨大市场,显示出的利润总额是一个数以百亿计的巨大数字。

     2、引黄灌区改造

     黄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面水源,对西北、华北乃至华东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黄河水90%用于农业灌溉,同样由于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如果能用最省水的科发滴灌技术改造引黄灌区,黄河的灌溉效益将提高3-4倍,使一条黄河顶4条黄河。

     防止滴头堵塞是滴灌技术存在的一个世界性难题。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从国外引进的滴灌技术,在用含沙量很小的井水滴灌时尚且存在难以克服的滴头堵塞问题,应用黄河水滴灌又能防止堵塞,被视为天方夜谭,是痴人说梦。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巧夺天工的魔力,在综合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不仅顺利通过了现场试验,也顺利地通过了生产考核,为提高黄河的灌溉效益开创了一条经济实用的技术途径。

     推广这项成果的社会效益不说自明,拥有这项发明专利技术的北京科发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通过实施滴灌工程技术承包应得的经济效益同样是一个数以百亿计的巨大数字。

     3、荒漠化沙化土地防治

     调查表明,在广大的两化地区,推广以科发滴灌为核心的“三低一高”开发模式,可将广大的两化地区逐步建成特色农牧区和高效农牧区,和新的生物能源基地,符合“三低一高”开发模式的种植结构很多,下面略举数例供参考:

     (1)元宝枫

     元宝枫耐寒耐旱耐瘠薄,是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优良树种。适应性强,自黑龙江到海南均可种植,其浑身是宝,可直接生产高附加值的油、茶、神经酸、总黄酮、绿原酸、单宁、植物蛋白等产品,深加工综合经济效益每亩可达4-6万元,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成果。

     (2)文冠果

     文冠果是适合在当地种植的乡土树种,具有耐旱、耐寒,在-41℃的哈尔滨地区也能安全过冬,还有耐瘠薄、耐盐碱等特点。文冠果全身是宝,鲜果风味独特,香味浓厚,营养丰富。果仁含油量高达66.39%,不仅是高级食用油,还可制成亚油酸滴丸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木材和枝叶可治风湿性关节炎。文冠果油还可以加工成生物柴油,大面积种植可以将荒原变成永不衰败的生物能源基地。文冠果耐旱怕涝,每亩74株,滴灌每亩次用水量仅需15立米,每年滴灌4次,共需水60立米。

     (3)香花槐

     香花槐也是一种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的树种,PH值4.5-8.5的土壤均能生长,可在零下25度到30度气候条件下可安全过冬。茎叶饲料蛋白含量高,根系萌发能力特别强,栽培成灌木状,每亩2200-3000株,当年可产鲜饲料(茎叶)5-7.5吨,第三年可达20-25吨,按15吨计算,每亩可养羊16只,当年出售羊羔每只300元,亩产值可达4800元。香花槐为豆科植物,无需施肥,一次种植几十年受益,每年滴灌4次,每亩用水量仅需60立米。

     “两化”地区生长着很多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如:甘草、麻黄、苦豆子、肉苁蓉等不胜枚举。正是因为它们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才引发人们滥挖、滥采,是加速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使一些宝贵的生物资源濒临灭绝。这些植物在干旱的条件下能够生存,在有滴灌提供少量水分滋润的条件下会大幅度提高生物量,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这些植物,长期在干旱条件繁衍驯化,形成耐旱怕涝的共同特点。因为他们是生物,吸收水分是维持生命和实现生长的必要条件,又因为它们长期在干旱环境中生长,一旦遇到大水反而会造成烂根甚至死亡。滴灌恰好适应了它们的这一特性,可以用很小的水资源投入(每亩每年60立米左右)得到很高的经济回报。

     研发团队:

     北京科发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所,被中华爱国英才报效祖国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爱国先进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所长邱为铎题写的“推广科发滴灌技术缓解水土能三大资源危机”的爱国宣言,被荣誉镌刻在居庸关长城“中华爱国功德榜”上,将与长城同在与日月同辉。邱为铎的学术思想载入中国首部金质版学术思想巨著“中国当代思想经典”一书。

     科发(燕山)滴灌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级优秀科技论文奖、国家级优秀星火项目奖、中国首届新技术新产品展评会金奖、香港国际博览会新产品新技术金奖、中华绿色科技奖、中国当代思想成就奖和国家级滴水灌溉新技术推广一等奖。先后获得1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发明人邱为铎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相关部门授予“水利电力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华爱国先进模范个人”、“当代发明家”、“中华科技英才”“世界杰出华人”等荣誉称号。科发滴灌技术“八五”“九五”均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九五”还被列入重中之重计划。并入编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与服务范例一书。与此同时,科发滴灌技术也取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⑴1985年邱为铎作为中国的代表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滴灌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⑵国际滴灌权威美国夏威夷大学吴义伯教授称科发(燕山)滴灌是世界上最好的滴灌,因为她最经济最实用属“傻瓜型”。

     ⑶1996年国家科委和农业部联合在科发滴灌现场河南省卫辉市道士坟村召开水窖滴灌现场观摩交流会,美国耶鲁大学博奇教授参观后盛赞该村为世界干旱地区做出了榜样。

     ⑷现已发现国外6家重要媒体对科发(燕山)滴灌技术作了大篇幅报道。

     ⑸联合国国际生态与安全杂志两次发表邱为铎的论文。

     ⑹现已收到来自30多个国家50多个国外机构来函来电要求提供资料或开展合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592.html

更多阅读

南京紫金山庄行政总厨游海访谈录:对民国名人菜的传承和推广

一档《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全民探寻美食的热潮,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于是,除了常见的菜系和美食,人们的眼界开始触及到了一些平时不太熟悉的领域。通常的分类方法认为,我国的菜系分为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

感应电炉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感应小电炉

感应电炉在国内铸造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工频感应电炉开始逐渐推广使用,在巅峰的时候曾经有过10t 2.8MW和20t4MW这样规格的工频感应电炉投入运行,然他们有很多的缺陷,并且最终也没有被大面积的推广,但是他们的出

声明:《果树滴灌技术 科发滴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网友月夜獨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