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 刘曼时常阅读与民主法制相关的文章。他甚至和妻子商量,将来如果生个儿子,就取名叫“民生”。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他干“黑心事”——把一箱箱的假冒名牌水饺,送到那些信任他的人手里。可是他也知道这条路走不长,他决心去寻找一种期待已久的问心无愧的生活。 自首 虽然做了这么个决定,但我内心是极其矛盾的。一,即将离开已经怀孕近7个月的妻子,去接受法律法规的严惩;二,将来没脸再面对二批,以前的业务工作无法再干下去,算是断了生计;三,没脸面对周边的熟人,尤其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在他们眼里我是飞出农村的大学生。尽管我的良知已经在觉醒,但我不是荆轲,没有他那种盖世武功,也没有他那种奋不顾身去刺秦王的气势。我只是一个年近三十快要做爸爸的普通男子。 ——摘自2009年2月10日刘曼的日记 刘曼决心去寻找一种期待已久的问心无愧的生活。2月16日下午,他套上件夹克衫,把一箱“湾仔码头”牌手工水饺挟在胳膊底下,向国家工商总局出发。 出门时,怀孕7个月的妻子在身后,他没怎么回头,只扔下一句“放心吧,没事!”可是当他站在国家工商总局的灰色台阶前,脚步变得有点迟疑,嘴唇也有些哆嗦。

门卫拦住了他。“我来自首……”他的声音含混不清。 “我来自首,检举自己和他人制作、销售假冒伪劣的水饺和冰棍。”他像在背诵一篇文章。这句话在纸上或口头上演练过很多次,每一次他都在想,会得到怎样的回答。 现实里的回答是:“那你应该去公安局。”再问一遍,还是相同的答复。 自首的第一步受挫了。刘曼在接待大厅门口踱来踱去,一会儿掏出手机,一会儿又装回口袋里。 终于,一个拿着登记表的工作人员出来接访了。刘曼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里面装着几袋伪造的“湾仔码头”水饺,猪肉韭菜馅儿,还有一份沾满油灰的通讯录,和两个皱巴巴的笔记本。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刘曼的生活轨迹。 “卖你的吧,新闻里都不播。” 小龙跟着郭子去看那些“二号”冰棍,发现货确实不错。“巧乐滋”里的巧克力比真的要大,伊利小布丁能拔出长丝,“绿色心情”纯绿豆味。唯一不行的就是蒙牛小布丁,满是冰渣,郭子却说“一号”也是这样的。郭子一直怂恿小龙,说货这么好,再凭着几百个熟户,一年怎么也得挣个百八十万的。 ——摘自刘曼自传体小说《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