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寿良:大商谋道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人,连续10年登上胡润百富榜,现为深圳富源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从卖烟丝、开石场起家,承接广深高速公路、广深公路、深圳机场、深圳北环大道等大工程的石料供应而崛起,是一个“硬打硬”的成功客家男人。如今拥有深圳宝安区大型住宅区富源花园、几个大型工业区、投资2亿多的富源文武学校、32层的富源商贸中心、深圳福田区4栋32层大厦和一个大型的高科技工业园等。

  富源实业(集团)

  深圳市富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之前是创办于1988年的宝安区富源实业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一家 “ 以工业、商贸为主体,房地产、教育为两翼 ” 的大型民营企业,员工两万多人,自有物业70多万平方米。如今,集团公司直属企业 23 家,合资合作企业 100多 家。

  当初缪寿良带着2000元人民币从家乡广东梅州来到深圳创业,从承包一家小小的采石场起步,如今坐拥45亿财富,并连续十年登上胡润百富榜,走出一条“硬打硬”的成功之路。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缪寿良建议加强对企业排污的整治,确保江河湖海的水质,他的提案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

  他是个典型的“深圳梦”成就的大陆富豪。22年前的那个冬天,他带着2000元人民币从家乡广东梅州来到深圳创业,从承包一家小小的采石场起步。10年前,他和他创立的企业集团首次登上了胡润百富榜,到今天已经连续10年榜上有名。他就是深圳富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寿良。

  年少财富的三级跳

  缪寿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头很高、长相斯文,几乎颠覆了记者头脑中短小精悍的“老广”形象。只是普通话中夹带的广东腔,还在提示着主人公的籍贯。缪寿良,身高一米八三,客家人,1955年出生在广东梅州五华县一个客家农民家庭。他的个人经历也是一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故事。

  6岁时,缪寿良的父亲不幸去逝,母亲带着他搬到广东河源“再为客”。虽然谋生艰难,但刚毅自强的母亲却从小就教育缪寿良“活着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有志气的孩子就不会给人家看不起”。缪寿良从7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帮补家用,并逐渐担负起一家人的生计。缪寿良18岁高中毕业时,已经出落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材。加上为人善良又豪爽,很快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1977年,22岁的缪寿良回迁老家五华县,并暗暗立下了勤劳致富的宏愿,年轻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偶像,那就是客家前辈、香港富商曾宪梓。

  缪寿良至今记得他“下海”做的第一单小生意是倒卖生姜。“那时候根本不懂得做生意要讲究抢先机,结果赔得一塌糊涂。”或许就是这次的生姜生意教会了他市场行情的千变万化,告诉了他风险二字。23岁时,缪寿良设计出五华县第—台烟丝加工机,又请人来加工烟丝作外销。这一次他成功抢到了先机—当时人均日劳动收入只有3角钱,而他却可以一天净赚40元!然而,当别人一窝蜂涌入烟丝加工业中时,缪寿良已经懂得见好就收,转行经营烟、酒、糖以及男女成衣等日用百货,继而办家电和手表维修培训班,再到作饮食生意。白手起家的缪寿良逐步在家乡成为了“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在谈论起早年在家乡的经商经历时,年过五旬的缪寿良依然流露出神气自得的表情。“那个时候二十多岁,我就完成了从踩自行车到骑摩托车再到开小车的三级跳,在当地也算富甲一方了。”

  “那怎么想到要从梅州来深圳发展呢?在当地已经发展得不错,也成家有孩子了,应该说是相当的安逸了,怎么舍得出来到深圳?”

  “1987年那时候,我在老家的生意已经做到了深圳。就这么过来了。”

  深圳的第一个“金矿”

  谁能想到心灵手巧、口才又好,在老家办家电和手表维修培训班办得风生水起的缪寿良,在深圳创业的第一步竟是他从此前未涉足的采石业,入行也纯属偶然。

  1987年冬天,缪寿良带着2000元来到深圳时,有一天突然在街上看到一家因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的采石场正在招标。他想到自己的家乡五华县的传统手艺正是采石,于是跟朋友借了2万元,果断将这个石场承包了下来。缪寿良回忆说,承包下来采石场后问题就来了。当年整个社会大形势不是太好,资金收账比较困难,加上他初入行,对采石业务也不是很熟悉,尽管从家乡召集30多名乡党组成的“五华缪寿良采石队”,也进驻了深圳宝安区西乡九围村的虎山,但运转起来还是捉襟见肘。“最困难的时候我记得是1988年的春节。账面上已经没有一分钱了。我那时是东拼西凑借了3万多的外债来给工人发工资。”

  这是缪寿良从商以来遇上是最艰难的一段时光。缪寿良一边理顺产销关系,在大路边花钱树起巨型“广告”—“石料供应”。一边抓紧熟悉业务,实行打石、爆破统一管理。销路打开后,效益慢慢也就上来了。这时,缪寿良也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的深圳,正是高速发展期,建路、修桥、造大厦,没有一样离得了采石。他在财务好转时便毅然将这个石场买下,更名“富源石场”。他把个人事业发展的赌注全部押在了深圳的采石业。

  在艰难起步之后,缪寿良的好运来了。一次,他听一位朋友说:“深圳电力严重不足,尤其夏季用电高峰,三天两头停电。”言者无心,听着有意,缪寿良从朋友的这句闲谈中发现了商机。停电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一到七八月,所有的采石队将出现供电危机,严重影响正常作业!他马上筹集款项买了—台柴油发电机。果然,1988年夏,因受电力不足影响,几十个与广深一级公路签订合同的采石场没有—个能完成任务,只有缪寿良的富源石场因为有自备发电机而仍能开足马力生产。就这样,缪寿良一举击败了几十个采石队,承揽下广深一级公路的全部采石业务。1990年,他又延揽下了在建的深圳机场三分之一强的石料供应合同。

  1992年,富源石场承包下了深圳北环大道、广深高速公路B段及深圳众多市政建设的石料供应。缪寿良也在深圳成为了行内名副其实的采石大王。凭借采石的巨大成功,缪寿良掘到了他在深圳的第一桶黄金,准确地说,是掘到了他在深圳的第一个金矿。

  转型带来大回报

  采石业持续数年的红火景象,出乎缪寿良的预料。但年少“倒卖生姜”的经历让他警觉市场有着“千机变”,随着深圳基础设施的完善,石料市场长期火爆的好日子很快就会到头,富源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尽快转型。

  那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1992年,深圳的房地产业还处于“圈地跑马”初级阶段。缪寿良自然地将瞄准了房地产开发,凭着采石积累的大笔资金,他选择“试水”开发高层建筑。富源集团也于1993年宣告成立,那真是个狂飙猛进的年代,缪寿良一出手就是上亿的资金,希望大手笔带来大回报。

  孰料仅过了半年,深圳高层楼宇价格高台跳水,富源近2亿资金顿时套牢。缪寿良再次面临艰困时刻,这一回,他已经不再是刚到深圳承包一个小小采石场的那个客家年轻小伙了。多年商场搏击的经验,已经让他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应对当前的变局。那段时间,他悄悄地跑遍深圳所有工地,发现低层建筑和工业厂房价格在暗地攀升。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之举,暂停高楼项目,趁低价大量购置土地,上马工厂和商贸城项目,这些新投资的项目很快让缪寿良赚得钵满盆满。数年以后,深圳高楼市价开始升温,富源又开始续建高楼,不但原先投入的资金全部解套,而且也大大赚了一笔。

  那几年在虎山采石场附近开发的“富源工业城”如今已有驻城公司60多家,员工1.5万人,被称为“企业快发展、工人涨工资、政府多收税、富源收大租”的“四赢”工业城。如今的虎山脚下绿树葱茏,富源工业城已成为集工商、贸易、居住、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半封闭花园式厂区。缪寿良很自豪的是,这座“富源工业城”就是他当年采石的富源石场所在地。他说当年选择这片富源“老根据地”进行地产开发,出于多重考量。一是这儿距深圳机场近;二是地理熟悉,开发成本和风险较小,也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三是“富而思源”,富源不能在当地采完石就拍屁股走人了,还有责任要把这里建设好,对得起当地百姓。没曾想,这片“老根据地”还真是富源的福地。

  抢占民办学校的制高点

  1999年,富源集团已经在房地产、工业、商贸等领域四处开花,规模、效益不断扩大。缪寿良再次发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富源集团将投资办一所学校,培养具有“文韬武略”的人才。不久,深圳市富源学校的前身富源文武学校就挂牌正式成立了。

  笔者问缪寿良,富源集团发展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想到要投资办学呢?缪寿良的回答很诚恳:一是那个时候富源已经成立多年了,集团规模大了,员工多了,子弟在深圳读书困难的问题也突显出来了。办个学校,至少可以让员工子弟很方便地有个读书的地方。再就是我那个时候算了一笔账,办企业这么多年,富源集团捐款助学也捐了不少,至少也有几千万,但效果好像不是很理想。于是就想还不如自己办一所学校,按自己的想法培养人才。

  当年缪寿良的想法很简单,要让员工子弟成为具有“文韬武略”的新一代,不能只是应试教育。在富源文武学校挂牌成立的那天,缪寿良地对全校的教职员工们宣示:“我们要以文化为基础、武术为特色、德育为根本,培养有胆有识、知行统一的文武兼备人才,抢占民办学校的办学制高点。”

  据缪寿良介绍,北大、清华、人大、中大等名校已经有不少富源毕业生的身影。直接出国留学的也不少。2006年高考,富源学校的王璨更是勇夺广东高考状元。而近年来,集团员工的下一代在富源学校读完书、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回集团求职工作的,也不乏其例。“富源的目标是基业长青、百年老店。”年轻的孩子经富源培养送了出去,又自愿回来效力,这让缪寿良很是欣慰。

  勤奋中不断思考

  或许是幼年贫穷的经历让缪寿良铭刻在心,在采访过程中,缪寿良讲得最多的是,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勤”和“悟”。关于“勤”,他说,就是要不怕苦不怕累,人勤百事可为。“好事尽从难中得,自古孤儿苦后甜。”其次,“悟”也很重要。学会思考,认识事物的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这才能给自己和企业看清路、定好位,决好策。无视规律、反对规律,你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够成功,这样的企业能够长久。

  缪寿良非常强调学习与交友。对于年青人如何创业,他给出的忠告之一就是,不断向长者学习,多听听行家的意见。“见千人万人,不如见一高人。”能不能勤奋,有没有悟性,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将直接决定你人生的走向和命运的起伏。作为一个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家,缪寿良很早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据他说,每天睡前不看几页书就睡不着觉。聊天是会友,见各行各业的高人。看书其实也是见友,与不同时空、不能谋面的高人神交。在这些有形无形高人的点拨、启发下,你才能让自己见多识广,处变不惊,才能拥有立于不败之地的能量。

  缪寿良说,“小商求利,大商谋道。这个道就是为商理念、行为规范,就是人类大义、人性人道,就是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他觉得,资本本身具有一种人格力量,其积累会相应要求运作它的人提高自身素质以与资本相适应。人富了,财富也会要求他相应地提高自己的品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676.html

更多阅读

大商之道! 大商之歌

大商之道!大商与小商的区别: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

商源朱跃明:大商的价值在哪里?

     在酒行业内,浙江商源集团是一家著名的“超商”(超级经销商)。但董事长朱跃明似乎并不太喜欢“经销商”这顶帽子,因为商源的业务已经远远不限于传统的商贸领域:浙江商源在上游收购了新疆楼兰葡萄酒,在下游有自己的久加久酒博汇终

EMC谭仲良:大数据,开门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从海量数据中迅速找出想要的信息是件让人十分愉快的事,但恐怕并不容易实现。  海量数据又称大数据,其价值远比想象中来的真切。大数据对美国医疗保健行业每年潜在的价值可达3000亿美元。在零售业,使用大数

缪寿良:“纸”上谈兵

“一年光打印复印就能节约出22.5个亿!”“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缪寿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现在我们用的传统复合机大部分带有A3纸张打印复印功能。而事实是,一般情况下很少会用到这种功能,能够打印复印A4纸就足够了。”缪寿

缪寿良 财富代表缪寿良品格高 点石成金铺就富源路

2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宝安新城中心区的富源大厦。缪寿良的办公室宽敞明亮,沙发后的落地玻璃窗外,还有几丛翠竹在轻轻摇曳。缪寿良身材高大,却显得格外温和。12年前,这位客家汉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了“我不做英雄谁做英雄”的豪言

声明:《缪寿良:大商谋道》为网友疯癫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