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已经尘埃落定。面对8500亿人民币的财政投入,普遍认为“新医改方案”能推动医药市场的扩容,而且规模巨大。持这一观点的人士认为:
1、 社区医疗显著增长,认为能创造500-2900亿的市场;
2、 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这是实实在在的“市场”;
3、 在医改方案下,有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极大地激活市场的需求;
在汹涌的“扩容思潮”下, “医改方案”能否承载业内对医药市场扩容的高度期待?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应首先搞清楚两个概念:
其一,“医药市场”的范畴。所谓的“医药市场”,顾名思义就分为“医”和“药”。“医”就是“医疗”,即指医疗设备、器械以及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的服务等范畴;“药”就是“药品”,由医药工业企业通过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向患者提供;
其二,8500亿的使用方向。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这8500亿的投入大概分为三块:医保3900亿,公共卫生机构600亿,医疗机构4000亿。
笔者认为,在医改背景下,这一方案对“医疗市场”的扩容是不言而喻的,但对药品市场却未必乐观。对“医疗市场”而言,国家财政的投入是巨大的。首先,要对其层医疗机构(如乡镇卫生院等)的改造升级,其次,要组建社区卫生中心。做这些规划与布局都需要采购大量的医疗设备、器械等,这对“医疗市场”利好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对“药品”市场而言,恐怕未必有那么乐观:
1、 用药需求是刚性的,虽然现在和以前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但是人们有病就会去买药、会去求医,这是人的本能,那些因为“看病难、看病贵”而不去求医买药的现象只是个案,因此基本上不存在“被抑制”的“需求”;
2、 有些业内人士认为,“社区医疗”将显著增长,可能会有500-2900亿元的市场空间,认为这是市场的“增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社区医疗”的增长主要是以分流在大医院的人群为前提,这也是“新医改方案”的初衷。那么这部份的“社区需求增量”是以“医院用药需求减少”为前提,是一个“彼消此长”的现象;
3、 药价降低,使得用药品市场总额“缩容”。“新医改”的一个重要的体系就是“基本药物目录”体系,凡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在价格方面均会不同程度甚至是大幅下降。如果“用药总量”不变,但药品单价下降,这必然引起“市场总额”缩水,或者是药品单价的下降速度大于“用药总量”的增长速度,那么也会引起“市场总额”缩水;
4、 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问题。在8500亿的医改投入中,中央财政支付约3-4成,即中央支付额度为3400亿,另外还有5100亿需要地方政府支付。在这个地方政府“大举发债”或者是“负债累累”的前提下,除了东部沿海地区外,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是否有相应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如果这一块财政支出难以保证,“扩容”的期望就注定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