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的至高心境:约束情绪

 银行家的至高心境:约束情绪


  文/荀焱

  巴菲特给其老师格雷厄姆的著作

  《聪明的投资者》所著序言:“长年进行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极高的智商、罕见的商业洞见,或内部消息。真正必要的是做决策所需的合理的知识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化侵蚀智识的能力。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清晰地指明了框架,你所必须做到的,就是约束情绪。”同样,李嘉诚坦言生意经中最关键的地方之一是“我有一个长处,一般生意的事情,非常少会打乱我内心的清静。”金钱与心理有着很奇妙的联系,人们习惯用水做比喻。古汉字中“钱”的一个解释就是泉,言“货之流如泉”。而“心如止水”,“心潮澎湃”则是对情绪似水般的注解。由此看来,以调控金钱为职业的金融家似乎很像驭浪者,驾驭金流本领的高超与否取决于控制心境的能力。

  如今的金融风暴也是人心的风暴,华尔街的始作俑者被不客气地指责为“被对金钱的贪婪冲昏了头脑”,套用中国的俗语便是大脑注入了水。钱这种水,哪里都可以去,唯独不能注入大脑,否则原本无辜的“清泉”便成了毒液,人则昏聩地从控制者沦为被控制者,整天围着钱转,自然就没了本性的灵气、活力和定力。如何预防和化解钱水变毒?

  怎样在如此巨大的金融风暴中还可以平静下来,驭浪而行?

  了解“自负指数”对金融家很有必要

  2005年,成都一位正厅级金融高官在因受贿被判处极刑时,一度“星”光耀眼的政坛人物双膝筛抖,一直故作姿态高昂的头瞬间垂耷,语无伦次地求免于一死。曾非常傲慢的这位金融官员勇反复叨念“想不到”。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字近期也常从中外那些昔日所谓资本运作高手口中听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这种过度的自负本源都是一种精神的贪婪,某种程度上的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属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行为。目前“聪明人做傻事”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根本是对自我能力的混淆。按心理学精神分析的理论,它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至早期教养的记忆。两岁左右是自我控制形成期,“我是谁”,“我能干什么”的最早奠基时期,成人后的行为模式常是一种习惯性的重复。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儿童心理教育非常推崇“延迟满足”的意义。当然,如此极端的个案,其当事人的自我人格因素确是缘由之一,但其细情也无法探究。在金融业中这种傲慢与自负心态似乎十分常见,这与从事与数字打交道的人原本应该更为理智形成有趣的悖论。将来似乎有必要探查一下这一职业的人格特质和早年经验。无论如何,了解自我人格特性尤其是“自负指数”对金融家看来是很必要的。李嘉诚曾将傲慢比喻为“能力的溃疡”。有采访提到,他每天晚间会反思:“我有否过分骄傲和自大?我有否拒绝接纳逆耳的忠言?我有否不愿意承担自己言行所带来的后果?”这种自问从不止息,直到80岁的今天。

  自省的确是用有效的心理技巧来帮助理解自己,自我提问还可以更详细和有设定,比如二十问法。即自己在纸上用笔回答“我喜欢……”或“我能……”“我希望……”这类问题。回答时每类问题限时20秒,连续20次不假思索地写出答案。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和自我认知,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和自我膨胀以及完美要求。如果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或“我能挣大钱”、“我希望不要出一点点差错”,就需要在心中设置个警钟了。

  恐惧是人对安全感的本能求助

  不久前笔者曾为金融界的一些高管们做过压力的问卷和访谈,测试显示高压力值下心身反应的数据明显。失眠、头痛、记忆问题等出现频度较高。现代医学已越来越注重心身一体的思维,已明确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溃疡病甚至癌症都是心理因素占相当比例的心因性疾病。其中过度恐惧的情绪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在访谈中,多位金融家坦言,近期曾有过类似“活着没有意思”,甚至“自杀”的念头。当然,研究表明,人出现过“自尽念头”是正常的心理宣泄,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有至少超过两次类似的想法。但这仍然是消极地应对恐惧的解决方式,是一股可能对身体带来杀伤的破坏力。现代心理学更关注人面对和咀嚼痛苦时正向积极的能力。当压力与挫折如乌云盖顶般的窒息时刻,是“每逢大事有静气”和“进退有据”,还是情绪性地频繁交易或麻木自弃?恐惧本身是天赋的自我保护能力,人遇到难以应对的问题时,习惯自然的身体蜷缩就是在复制子宫中的姿态,是对安全感的本能求助。人们最大的恐惧来源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结果给人带来忧虑。在这时人们都期待自己能冷静下来,回归理性。有种情绪理论认为,人百分之百是情绪化的。即使有人说某人很理性,其实当这个人很有“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是受到他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让自己勇敢地沉入海底。因为不论海面上有多少狂风巨浪,海底永远是平静的。而且可以像一面镜子,反观海面的波涛汹涌,看清脉络。正如禅宗六祖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

  设问“最坏到底能怎样?”是下沉的不错工具。而且不要概括回答,“最坏是钱没了”,“最坏是下台了”……必须要像工笔画一样细细描绘出生活的场景,才能达到效果。在此过程中自己用第三人称提问也是不错的辅助方法,把“我可能会”变成“他(她)可能会”,仿佛是他人的故事,这样可以来帮助自己暂时离开当下的问题,视野才可以更开阔。只有在详细明了问题最坏结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最快效率地设定解决方案。回忆曾经的成功体验也是止住心慌的很好解药。而且生活中的情感寄托也是很积极的动力,就像那些有过弃世念头的金融家被问道“是什么让你们继续坚持?”时,惊人一致的回答是“孩子”。“孩子”的存在的确可以带来希望,但更重要的是“孩子”不仅仅是希望的承载者,更是父母经验的记录者。日本教育家铃木家一说“:今天,你们回家后,要仔细看看孩子的表情。在孩子的脸上,你们一定会看到自己的生活经历。”所以仅仅历经沧桑是不能增长智慧的,父母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成长最佳的给养。亚当斯密说:“当我们身处某种范式时,就很难想象任何其他范式”,这是人生的障碍。比对自己的人生,今天金融家的角色也只是游戏的一种内容,其价值核心也依然是对心灵的塑造。做驭浪者,必须懂得水的行为方式,或蜿蜒如曲,或坠落如瀑,或宁静如镜,或波浪滔天,都依形而择,依心而定。

  (作者为北京维奥特医院心理顾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95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宗教的至高神崇拜 古代埃及人的主神崇拜

我们已经知道,圣经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宗教由低级向高级、由落后向先进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即:多神(偶像)崇拜宗教—至高神崇拜宗教—独一神崇拜宗教—三一神崇拜宗教。那么,中国古代宗教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呢?中国宗教学者认为,中国宗教

「内圣外王」—中国企业家的至高境界 中国企业家排名

「内圣外王」—中国企业家的至高境界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學者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苏勇教授 /纪文龙[1]《第一屆國學與經營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

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营销的至高境界——神遇而牛解

庖丁解牛的典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主要描述了名丁的厨工杀牛的娴熟技法和心法,其解牛是:目无全牛,神遇而牛解,以无厚之刃去有隙之骨,可谓游刃而有余也!营销工作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以专注而富有创造性的营销手法之刃去解决市场问题之隙,至高

无垢识 空之境界 营销的至高境界-识人(睡姿)

  编者按:做营销其实就是做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人为本”。做人有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做营销首先要学会做人,要遵循“做人、做事、管人、管事、成事、谋事”的成长历程,要以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忠、孝”作为行为准则

声明:《银行家的至高心境:约束情绪》为网友不适合谈恋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