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祖宗学习:看中国人如何玩钱2



  他以为老百姓都是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泉水般的奶,能源源不断地喂养他的大新朝。

  两年后,也就是王莽当上皇帝的那一年,他再次改革币制,把五铢钱、契刀、金错刀全都给废了。

  这是抽的什么风?

  原来他夺的是刘家的天下,心里发虚,想要抹去汉朝的一切痕迹。繁体字的“刘”写作“劉”,是由“卯、金、刀”三字组成,这个也要忌讳。国家所用的器物,凡是含这三个字的,都要取消。钱含有“金”字,两种刀币都含有“刀”字,所以一并取消。

  只保留了大泉,另外又新铸了“小泉”,取代五铢钱。老百姓用了近百年的五铢钱,说废就给废了,新钱一时造不出来,王莽就动用各郡国的力量来铸钱。他从中央派了50个谏大夫(掌议论的官员)到各郡国去,日夜督促加速造钱。

  这才刚刚有了点眉目,过了一年,王莽又推出了一整套新币制。这次的力度之大,空前绝后。因为这套币制实在太复杂了,长一个脑袋根本就记不住,所以这里我们只能简略加以介绍。这套新币制,叫做“宝货制”,把钱称作“宝”,大概也是王莽的发明。

  新币制的要点,一是“五物”,即包括五种币材,金、银、铜、龟、贝。——海南岛,这回又成了天然造币厂了。

  二是“六名”,即货币共分六种:黄金、银货、龟宝、布货、泉货、贝货。其中,布货和泉货,都是铜质货币。

  三是“二十八品”,即六种货币中,每种内部也有品级差别,大小优劣不等。

  所有货币中,最值钱的是黄金,以一斤为单位,值一万钱。最不值钱的,是“泉货”里的第六级“小泉”,值一钱。最要命的是,在这诸多样式与品级的货币中,从最高的到最低的,面值共有21个等级。

  老百姓拿钱来用,是要用于购物、做买卖的,谁有工夫能记住如此复杂的换算?

  新朝货币改革委员会的专家们,平时大概都不亲自买东西,他们也不想一想,这一套货币,在流通中怎么操作?互相间如何兑换?如何找零?怎么记账?老百姓自有老百姓的聪明,他们不管你什么宝贝乌龟壳,在市场上全不认,只认大小泉,因为这两个东西毕竟还有个钱的样子。

  三年后,因为新币制在实践中无法推广,人民照旧偷偷使用五铢钱,只好又改革。新发行了五铢的新钱,叫做“货泉”,小泉不许再用了。这实际上等于变相恢复了汉朝的五铢钱。大泉也限定再流通六年后就不许用了,本来12铢的大泉也要贬值,与5铢的“货泉”一比一使用。

  民意终于使王莽这个固执的梦想家让步了。老百姓聪明得很,重12铢的“大泉”,他们怎能舍得当五铢钱来用?即使不偷偷改铸成五铢钱,也会把它销毁了做其他用途,哪里还会再流通六年?

  历史记载,为了强制推行货币改革,王莽对盗铸货币的人,实行了严刑峻法,一家犯法,五家连坐,都送到官府去为奴婢。当时从平民到王公贵族、官僚,因为触犯金融法律的,不可胜数。货币改革实际上每一次都是对老百姓掠夺。《汉书》上记载,自从取消了五铢钱, “农民商人失业,粮食商品俱废,百姓甚至有哭泣于街市的”。

  王莽的货币改革,问题出在哪里呢?大致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此频繁地更换货币,全无道理,是自找麻烦。即使有道理,换得这么频繁,也很难在群众中建立起对于新货币的信心。

  二,货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就成了老百姓手中的财富,不能说废就废了,必须要有善后处理,政府要负责补偿或者以新换旧。但王莽全然不管这些,所以史书上说:“每一易钱,民用破业”,货币改革成了掠夺人民财富的手段。

  三,从货币发展史来看,一般都是从繁到简,从实物到金属,而王莽却是反着来,严重违背货币演变规律,造成经济的紊乱。

  四,企图以政治权力干预经济,不懂货币有它的自身规律。

  ——逆天而行,哪有不失败的。

  王莽的所谓货币改革,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他自己也是。原本他还是有一定民意基础的,但货币改革之后,民心尽失。

  新王朝的迅速崩溃,可以说主要就是源于这荒唐的货币改革。

 向老祖宗学习:看中国人如何玩钱2
  世界上第一个征收所得税的人

  正像一枚铜钱有它的正反两面一样,王莽也有他好的一面,不然千年以后就不会有人给他翻案了。王莽的优点,在金融业务上也能体现出来。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他这个皇帝,很清楚贷款利息的实质与来源。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在当时就提出了非常正确的利息概念。他规定,官府对民间的贷款,要分两种:一种是生产性贷款,一种是非生产性贷款(扶贫的)。那么,在收取利息的时候,要根据贷款的性质而定,生产性贷款要收利息,非生产性贷款只须偿还本金就行了。这一点,显然是模仿《周礼》而来的。

  他还规定,老百姓如果祭祀祖宗、办丧事没有钱,官府可以从地方工商税的收入中拨钱贷给,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办祭祀的须在十天之内还款,办丧事的要在三个月之内还。老百姓若是为了脱贫,想贷款经营产业,官府要一律要贷给。但王莽对生产性贷款的计息方法,又与《周礼》不同。他规定,在计息的时候,要扣除生产成本,算出受贷人所得利润,取息不得超过年利润的十分之一。王莽对贷款利息的评估,是根据受贷人的利润多少来决定的。他认为,利息是来源于利润的。

  而与他同时代的一些欧洲思想家,长期以来却分不清贷款之后“利润”与“利息”的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里,就谈到过欧洲中世纪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说放贷人往往把利息看成就是利润。看来中世纪的欧洲人,还不大明白利息是怎么来的,以为是天经地义就能生出来的。王莽的认识很超前,他坚持“计所得受息”,这实际上就是所得税的雏形。

  他规定贷款年息不得超过十分之一,这在当时是非常低的。不过在《汉书》的另一处,又记载着他贷款给老百姓,要收月息3%,也就是年息36%。但既便如此,在当时也算是比较低的,总比100%利息的高利贷要好。

  王莽当上皇帝后,对经济采取了六大措施,即盐、铁、酒业官营,征收山泽物产税,垄断铸币权,还有一项很重要,就是赊贷与民。我觉得王莽的思想,挺先进的,他发放贷款的思路和现在的银行很不一样。

  信贷、信贷,实际上信用的成分应该是主要的。现代银行却不相信世上有什么“信用”,凡有来借贷的,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抵押物——穷光蛋要是有大宗抵押物,他还贷款干什么?恰恰就是因为穷,才要靠贷款来打经济翻身仗。

  贫困,这就是受贷者的天然资格。贷款,目的就是要扶助穷人。无论西汉的“赈贷”、还是王莽的“赊贷”,都是带有赈济色彩的。实在还不上款,就会“弃责”,由政府来买单。而现代银行所乐于做的,却不是扶贫、是“扶富”,大概最愿意贷给开发商。古人的视角和今人真是有天壤之别。民为载舟之水。赈贷,就是不能眼看着水都干掉。

  从史书上看,王莽执政时期贯彻了他的赊贷政策,大力开展了信用贷款业务,让没钱的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能够借用官府的钱来发展生产。只不过当时货币混乱、社会动荡,王莽的一片好心,有多少是能够落实到基层的,不得而知。

  王莽的政绩,究竟掺了多少水分,我们暂且不去管他。起码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汉末期古人对信贷的运作,已有成熟经验。汉代是我们民族从各方面都成熟起来的时代,金融、财会业务也是这样。

  顺便说一句,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算盘,就是在汉代发明的。东汉数学家徐岳的著作《数术记遗》里,就详细记录了算盘的样子,并第一次提出了“珠算”的概念。最初的算盘,是没有横梁的,上下珠用一条绳子隔开。算盘的来历,来自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老祖先发明的“算筹”(竹签),这是人类史上最早的计算工具。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一把算盘,就存放在台湾的台南市城隍庙里,长度有4米,每颗珠子重半斤。我们的古人,确实很聪明,不服不行。

  王莽就是聪明人中的一个,只不过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下场比较可悲。

  他惹怒的人实在太多了,豪强恨他,农民恨他,商人因为他屡改货币,简直没法正常做生意了,所以也恨他。当时的农民大起义,实际上是全民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月初一,要掀翻他统治的绿林军进抵长安。王莽没办法了,竟然驱使京城的囚徒出城抵挡。那囚徒军可是好摆弄的?一过渭桥,立即哗变,一窝蜂掘了王莽的祖坟,烧掉了皇家的祖宗祠堂(九庙)。长安城中的市民也趁机暴动,和城内变兵一起攻入皇宫。这时候,积压多年的怨恨谁也挡不住了,人人想的是杀王莽。到初三天明,王莽逃往渐台躲避。渐台是宫内一高台,高20余丈,建在太液池中。很奇怪的是,愿意跟他一块儿死的,居然有公卿大夫、宦官、随从1000多人——这也是历朝亡国皇帝中很少见的。

  乱军冲入大殿中,高呼:“反虏王莽安在?”有美人走出房间说:“在渐台。””众兵立刻赶到渐台,把高台团团围住。台上起先还能放箭抵挡,后来箭用光了,双方展开肉搏。杀到最后,台上的将领和一群侍卫全部战死。有个叫杜吴的水果商贩,因为王莽三番五次地改货币,闹得他生意上一塌糊涂,一股火上来,也跟着造反队伍冲上渐台,提着刀窜来窜去。他看到有一位衣衫华丽的大官躲在一间小屋里,不由分说,上去一刀就给剁了——这人就是王莽。

  但杜吴不知道自己杀的是谁,只取下了王莽身上的绶带。有个参与兵变的校尉公宾就,据说是个义军间谍,见了绶带,知道是天子佩戴之物,忙问是从谁身上拿到的。问清楚后,立即找到了王莽尸体,割下头颅,因为杀王莽者可得赏。王莽的头被起义军悬于街市,愤怒的群众纷纷向其掷石头,还有人竟然吃了他的舌头——你上台以前说得太好听了,你上台以后又做得太差劲了。在中国古代,皇帝死后被人吃掉舌头的,也就他一个。

  王莽的结局,令人慨叹。我们第一个大帝国秦朝的皇帝,是商人扶起来的,现在商人又杀掉了一个开国皇帝?

  王莽的瞎胡闹,没给后世留下什么好名声,倒是他发明的特种货币“金错刀”,留给了诗人无尽的想象。东汉的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就有诗云:“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金错刀,成了上佳的定情物。后来,杜甫、韩愈也都有诗,提到过这个浪漫之极的“金错刀”。

  世事变迁,到了今天,美人不可能再赠你金错刀了——她图的什么呀?要是反过来,你送她几把金错刀,倒还差不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96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教你如何应对高中学习(1)

原文地址: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教你如何应对高中学习(1)作者:四川人才研究会张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教你如何应对高中学习(1)要点:确定目标;偏科问题;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下面转载的是:巨人教育网2011年12月08日的

亿动:移动视频如何玩广告?

     在全球无线营销联盟MMA的调研报告“Mobiles share of the mixMarketing Evolution”中,基于对移动投资回报率的经验分析,认为最优化的移动广告花费的合理水平平均应占广告主所有投放费用的7%左右。  移动端的广告形式丰富

向“美式创新”学习:酷系统如何打造?

     “创新”是个被过度使用的词,它似乎成了结果描述性的词语,以至于很少人思考或者在意创新本身的含义和它们是怎么被完成的。只有将创新作为日常经营业务,持续加以管理、评估和实施,才能从创新中真正受益。  这次,我们把目光放

向IDEO学习如何进行前沿市场的创新

     盛夏7月,《商学院》杂志的“走进名企、标杆学习”系列活动继续带领读者走进知名企业,学习管理实践。这次,我们将与您分享走进IDEO和走进中国平安的活动内容:向IDEO学习如何进行前沿市场的创新;向中国平安学习通过一体化作业平

声明:《向老祖宗学习:看中国人如何玩钱2》为网友出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