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可否唤醒农机图强?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广大农村将迎来新一轮的春耕播种期。去冬今春,我国粮食主产区面临了一场似乎旷日持久的干旱危机。如今粮食价格的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称2009年中国粮食的减产将造成国际粮价的上浮。对此我们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旱情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我国今年夏粮的生产丰收不利是真,我国连续5年夏粮增产的局面有可能就此结束。

     2008年,泰国大米价格从一季度的每吨330美元飙升至每吨1000美元,涨幅超过了200%。全球性粮荒给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2008年我国又一次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预算支出达5635亿元,增长30%,是最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今后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建立扶持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时间步入2009年,粮食的问题从来没有淡出我们的视线,我国政府更是在接连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度。国家启动的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再次激活了被誉为我国“战略粮仓”的大农机需求。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农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2009年国家对农机的补贴从数量上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2008年的40亿元增至今年的100亿,在多重利好政策的环境下,我国农机市场将赢取怎样的发展机会?我国农机企业将何以谱曲2009?值得关注。

     近日,农业部农机司在浙江余姚举行了2009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发放仪式。之所以选在余姚,其中别有缘由。

     我们可能还铭记着“河姆渡”这个名字,而余姚便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是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余姚市从1990年开始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成为浙江省推广这项技术最好的县市。同时余姚市拥有着我国首个中国农机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此次农机购置补贴在这样一个农业文明深厚的地方举办,似乎说明我国政府在心理上和态度上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此次余姚农机购置补贴发放仪式标志着补贴实施在全国全面展开。

     一号文所指 百亿涵盖全国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以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下达了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指标。

     100亿元,实施范围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和所有农场,补贴机具种类由2008年的9大类18小类50个品目扩大到12大类38小类的128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地可以在全国补贴的12大类38个小类128个品目外,自行增加不超过10种品目的其它机具并列入《非通用类机具补贴目录》,使用中央资金进行补贴。用于这10种品目的中央补贴资金不得超过年度下达资金总额的15%。在补贴标准上,全国总体上继续执行30%的补贴比例;单机补贴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单机最高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

     2月25日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拉动农村消费,带动农机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看来一场迎战春耕的战斗刚刚打响。面对此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农机制造的严酷现实将跃然纸上,成为新形势下一个迫不及待的焦点问题。

     农机制造业窘迫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通病。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加快振兴农机装备制造业势在必行。

     其实,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的《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农机产业就得到了高度重视。振兴装备制造业规划提出要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国内市场对装备产品的需求有效拉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求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粮食主产省区农机采购时优先采购国产农机,采购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

     国务院要求农机装备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提高大马力拖拉机、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采棉机等国产化水平和技术档次,改变目前125马力以上拖拉机、新型农业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状况,实现关键性技术研发突破,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其实,30年来,我国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农机具应运而生,大大缩短了我国农机工业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产品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使我国2009年的农机出口陡增不少变数。100亿补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也成为考验我国农机装备的一个重要的尺度。作为国家拉动内需的手段,我国农机的现实问题着实让人揪心。应该说,我国农机是否能够承载这样的机遇,现在来看还是略显悲观的。

 百亿补贴:可否唤醒农机图强?

     发达国家对我国补贴调查扩到农机

     有资料显示:2008年国外对我国机械工业共发起了11起贸易救济调查,其调查范围涉及基础件、石化通用、农业机械、电工电气、工程机械等6个行业。其中,石化通用行业有3起,占27.3%,基础件、农机和电工电气各2起,分别占18.2%。

     入世以来,国外对我国机械工业发起了74起贸易救济调查,年均10起。从2007年起,发达国家对我国机械工业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比重开始增加,至2008年达到6起,占总数的54.5%。在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8个国家(地区)中,美国发起的案件数位居首位,为3起,占27.3%。

     近年来,国外对我国机械工业发起反补贴调查的范围有所扩大。2008年除了加拿大对我国石化通用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外,美国也首次对我国农机产品挥起了反补贴调查的大棒。

     正像相关部门发言人所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可能会比以往加强重视中国的制造业。除去价格低廉的因素外,排除反倾销的因素,那么剩下的便是我国对自身产品技术水平的深入思考了。

     国内农机产品质量颇受争议

     据统计,2008年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共收到农机产品质量投诉272件:其中对联合收割机的投诉为134件,占投诉总量的49.2%;对拖拉机的投诉为100件,占投诉总量的36.8%;对其他农机具及农机零配件的投诉为38件,占投诉总量的14%。据了解,在对联合收割机的投诉中涉及玉米收获机的有64件,占收割机投诉的47.7%;在对拖拉机的投诉中涉及大中型拖拉机的为82件,占拖拉机投诉的82%。

     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还统计:2008年投诉站收到的农机投诉比2007年上升了26.5%,是历年投诉量上升最多的一年。联合收割机投诉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10%,拖拉机上升了66.7%。玉米联合收获机投诉量上升最快,比2007年的16件多3倍。其他农机具投诉上升 36%。

     在大中型拖拉机的质量问题上,相关数据也显示:2008年在用户对拖拉机的100件投诉中,大中型拖拉机占了82件,比2007年的46件增加78%。从总体上看,用户对大中型拖拉机投诉量虽多,但大批量投诉、集中投诉很少,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这说明大中型拖拉机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有了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对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投诉虽然只有20件,但投诉相对集中,反映的问题也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大型拖拉机制造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国产拖拉机企业在提高产品使用性及可靠性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玉米收获机问题上,反映的问题更为集中。2008年玉米收获机的投诉不但总量多,而且集体投诉多,涉及厂家多,共有10家企业生产的玉米收获机(含玉米割台)受到了农民的集体投诉。这表明,目前我国生产的玉米收获机在技术和质量上还不够成熟,在使用性能、可靠性、适应性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补贴农机具方面,2008年涉及享受农机补贴机具的投诉140件,占投诉总量的51%。其中涉及中央财政补贴机具123件,省、市财政补贴机具17件。这一情况表明,补贴机具产品质量监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我国农机产品质量的问题将变得尤为突出。在2009年较去年新增的60亿元的补贴形势下,我国农机投诉总量有所上升带有必然性。我国部分关键领域的农机产品质量问题仍很严重,特别是玉米收获机、大型拖拉机的产品质量问题比较多。享受补贴的农机具投诉多,反映出相关企业存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

     我国农机带“伤”慢跑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各项农业补贴力度,大力扶助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一个良好时机。加强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放眼国际市场,制定科学的战略性规划,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机工业受到成本增加、资金链紧张、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的困扰。对此本刊联系了农机产业界权威人士、我国农机工业专家、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

     他认为,当前的世界粮食危机加速了世界农机工业的快速增长。由于世界粮食价格的攀升,造成了各地粮食供应的不足,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出,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问题,由此也带来了农机需求的明显增加。从国内来看,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总的来看,在整个机械工业增长速度放缓的形势下,我国农机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稳定、和谐的发展态势。但是,多种“内伤”仍困扰着我国农机企业。

     高元恩认为,形势好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机行业就没有问题,相反,我国农机工业同样也面临着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挑战,以及行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了20%,但生产成本增长已超过20%。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增长和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他说:“一些企业跟我讲,铸铁去年年初是2000元/吨,现在已经接近6000元/吨。而钢板价格增长了20%左右,焦炭则增长了70%左右。”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了配套件价格的上涨。

     同时,农机企业面临“资金紧缺,现金流很可能断裂”的危险。农机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和产品预付款。目前银行贷款受到了约束,而销售也常常拿不到预付款,甚至滞后。据了解,企业拿到农机具的补贴款一般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造成了企业资金链吃紧,难以正常运转。因此,尽管在大好形势下,一批实力较差的中小型企业仍有可能会退出市场。此外,由于配套厂家要求整机厂给钱才供货,使整机厂的资金更加紧张。

     此外,各省市区之间价格不同,补贴机具与非补贴机具价格不同,导致流通中的产品定价麻烦,而以往是由农机流通企业来定价的。高元恩说,农机工业走向市场后,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而如今由于一种产品出现补贴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以及由于各省补贴标准的不同,出现了倒卖补贴机具的现象,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在出口方面,农机产品出口已成为农机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资料显示,2007年农机产品出口超过40亿美元。2008年1~4月出口22.4亿美元,同比增长73.31%,体现了我国农机行业近年来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技术的现状。然而,今年以来,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对农机发动机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刚加入欧盟的波兰,从2009年开始也要实行这些标准。而我国目前生产的农机产品根本达不到相关要求,甚至当前在国内都找不到合适的柴油机配套。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这部分国外市场将会失去。

在国内,小拖也同样面临着油耗和排放的问题。农机产品过于单一,大企业基本是生产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等产品,中小企业也都跟风生产,许多企业没有技术储备,使很多市场需要的产品生产不出来,鲜有为未来市场需求巨大的高端产品做准备的。在展览会上,触目可及的都是同一类产品,技术基本都源于一种类型,无非是在外观和一些细节上有所调整。产品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农机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研发能力落后是一个基本的现实问题。当前一些共性的、基础性的技术研究很少有人在做。而高元恩最近在欧洲某企业的拖拉机设计与咨询部看到,他们正致力于全自动换档、液压驱动等研究,并已掌握了发动机的电动技术、无极变速技术和液压技术等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专门机构来做这方面工作,所以将来仍然难免要从欧洲引进这些技术。

     农机行业的结构问题非常严重。像大中型拖拉机这种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生产企业,进入到国家统计局的有25家,进入到国家支持推广目录的有30余家,由于居于行业前十名的企业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面的企业只有跟随,但2008年又增添了8家,这些企业以前在行业内都不曾听说过。与此同时,插秧机企业仅进入目录的就有20余家,恶性竞争问题也很突出。如独轮式插秧机的价格通常是9000~10000元,而去年最便宜时只卖3600元,有人以赔钱的代价搅乱市场。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当前最热门的产品,仅自走机生产厂家就有30多个,但当前的技术并不太成熟,尚需要不断改进。

     我国农机制造业存在着盲目且杂乱的现象,我国农机企业大而不强的现实长期存在,在百亿利好的现实情况下我国企业将面临国外强势企业的一家或者几家独占的危险。

     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

     近来,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影响着我国的外贸出口。国内一些企业一度陷入经营困境,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国内市场形势,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甚至遭遇破产的危机。各国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经济刺激的补救计划。我国农机装备业的发展在这样恶劣的经济环境下颇受影响。创新图强是一条必由之路。这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题中之义。

     福田雷沃重工是中国农业装备行业的知名品牌,遥遥领先其它对手并率先迈入国际市场。10年来,它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为中国农民提供全套的农田作业方案,从当初的艰难起步到今天拥有年产5万多台收割机、5万多台大中型拖拉机、20万台小型拖拉机和2万台小型农用工程机械、30万台农用车的生产能力,福田雷沃重工以其辉煌业绩在奠定了业界的龙头地位的同时,也圆了亿万农民的小康梦。农机补贴给农机生产企业福田雷沃重工带来了大变化,不仅是补贴的机型增多了,生产规模也扩大了。

     逆势而上 成绩令人艳羡

     2008年,在行业普受经济影响的同时,雷沃的成绩却瞠目。2008年1~9月出口额达2.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翻番,共实现各类产品出口近15000台。由于国家启动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以来,激活东北“战略粮仓”的大农机需求和时下百亿礼帽利好形势,将迎来又一个订货高峰期,他们有望实现全年出口21000台的良好业绩,这份成绩单可为福田雷沃重工创建十周年锦上添花。

     虽然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但是有实力的企业还是稳中有升的,反而给诸如雷沃重工的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带来了出口的优势。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金富曾说,之所以能够把握住市场机遇,主要在于他们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全球化战略和对海外营销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他们的产品才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据南非驻华大使馆专员马斯巴洛介绍,福田雷沃重工的农机产品在南非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0%。

     十年来,福田雷沃重工,这个1998年业务总量仅2000万元的小厂,通过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注重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短短7年就发展成一家集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车辆业务于一体的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100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100强”。

     善于学习 自主创新永不止步

     福田雷沃重工技术中心始建于1998年,2006年更名为“福田雷沃重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并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现下设2个专业技术委员会、3个产品研发分中心、4个产学研合作体、10个专业部所,形成了各类人员齐全、硬件设施完备、可与国际机械装备研发平台接轨的研发体系。同时,公司100多项专利技术的保护与应用,集中了本产业领域的大量核心、关键技术,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这些年,福田雷沃重工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占到销售收入的5%左右,2005年公司斥资2亿元对技术中心的软硬件设备进行了集体更新。一个技术中心每年的运行费用大概在500万元以上。他说,就是因为舍得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投入,福田雷沃重工每年都会推出新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强已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并形成产品全系列化开发,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福田雷沃重工技术创新,实施市场导向与技术导向并行是公司技术创新始终坚持的一条理念。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既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也注重潜在技术发展的动向,引导和创造新的需求,使得产品研发能做到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善于学习是福田雷沃重工的特长。公司从一开始就坚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追求比别人高一头的发展”的思路,在技术开发方面也是充分整合国内、国外技术资源,学习吸收再进行自主总体设计。但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会进行重点突破,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最终利用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形成差别化,并用这差别化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

     今后,福田雷沃重工将根据国际化战略需求,继续运用自主创新、产学研联合创新、国际技术合作创新相结合手段,重点抓好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研发队伍培养,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开发流程,加入到全球化竞争的行列,提升机械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

     同时,在农机信贷方面,雷沃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公司总部与光银总行签定“总对总协议”,光银总行批准全国下属支行可以开展农机信贷业务。由于工程机械、大型农业装备产品单台价格高,用户往往无法实现一次性全额付款,在企业市场运营过程中,完善的金融服务支持变得尤为重要。光银资金实力雄厚,是国内最早涉足工程机械领域金融服务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大型机械装备产品金融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福田雷沃重工从去年就开始从事这项业务,当时主要是工程机械产品,现在又拓展到大型农业装备产品,这在国内同行业中尚属首例。

     一直以来,福田雷沃重工就特别关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相应现代农业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强化与之配套的农机具的研究,特别是与农业新技术相适应的一些农机具,以提高拖拉机农田作业的效率和使用频率。

     福田雷沃重工坚信只有从用户需求出发,结合中国农业作业环境,依托自身的优势并吸收外部先进技术,以整套作业方案帮助农民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才能不断促进拖拉机市场的长远发展,使拖拉机真正成为适合农村购买力,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而加快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结语

     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在基础装备领域的成绩还是有限的,但是随着国家日益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加之农机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如工程机械行业高、产业的互补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愈加重视,涉农产业不断出现利好,已经越来越吸引了工程机械产业资本的注意。近来,随着龙工的进入,一些工程机械企业也纷纷向农机制造领域拓展,徐工、三一重工、柳工等,已经纷纷涉足农机产业或表现出进入的意向。

     在国家百亿元农机补贴的背景下,国外农机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竞争形势也将更加严峻。面对国外的虎视眈眈,我们的企业要清晰地定位自身,像雷沃重工这样优秀的民族企业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尤为重要,机会只会给那些准备好的人。

     我国农机的整体出口还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售价不高。在高端的农机领域我们缺乏真正的创新型的国际型企业,而这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实。百亿利好的显现,我们需要深入考量自己的得与失,以便在未来的机遇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02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造价三百亿的巨型航母现身南海:全球震惊

中国造价三百亿的巨型航母现身南海:全球震惊中国造船厂我们用美国最大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作比较。1998年服役的「杜鲁门」号,排水量九万七千吨,可载80架战机,耗时九年完成,耗资45亿美元。1998年的汇率大约是1比8。2,所以「杜鲁门」号的造价

宏邦食品:将百香果做成下一个百亿级单品

引文:在黎庆宏看来,百香果这款产品口感好,营养独特,完全具备做成新的大品类的基因,将来做到百亿级都没问题。抽文:2015年主要是打基础年。宏邦食品会进一步组建营销团队,明确投放资源的方向,确定品牌建设计划,扩大建设更广泛的销售渠道。

李连柱:尚品能否率先破百亿?

许多家居建材企业提出了百亿企业的发展目标,但有业界人士认为,基于前端大数据的云设计能力,中间的O2O模式,生产后端的柔性制造、大规模制造能力,李连柱领导的尚品宅配非常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销售额上百亿元的家具品牌。     定制

光有薯业:撬动百亿市场

      近年来,国内方便粉丝市场塔尖一直由屈指可数的几个品牌占据,以方便粉丝品类开创者光友粉丝为例,其2013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占据了方便粉丝行业的半壁江山。即便如此,这一块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资料显示,我国方便食品的市场容量

十花汤:下一个百亿级单品?

      王老吉的启示  食品饮料界近来最受关注的产品,非王老吉莫属(注:本文所指“王老吉”及其销售额,均为分家之前的王老吉,也泛指“王老吉”品牌创造出的大单品份额)。其以超过200亿的销售额超过可口可乐,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

声明:《百亿补贴:可否唤醒农机图强?》为网友惜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