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间之窗



  作者:特雷西.赛伟乐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金钱的跃升》一书中指出:金融国际化与其他因素一起,弱化了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原有的界限,并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资本主义)美国的最大债主——这显然是极具划时代意义的现象。

  弗格森的言论当然意味着很多,但就今天讨论的话题而言,我们关注到现金充裕的中国本土企业正迎来一个海外资产并购的极佳机会,特别是在那些和自然资源相关的“硬资产”——石油、天然气、矿产和金属等——领域,预计在2009年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交易案。而那些现金流出现严重危机或者濒临破产的海外企业,无疑也盼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完美风暴”。

  由于一些先前的海外投资以失败告终,比如对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相关私人股本基金的投资、对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团和雷曼兄弟的相关投资,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行为可能变得更加谨慎一些。然而事实上,最近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并购案。今年2月,中石油集团以4.99亿加元向加拿大上市的油气公司Verenex Energy发出收购要约,以期得到后者在利比亚的石油资产。去年底,中石化以17亿美元完成了对总部设在卡尔加里的加拿大石油公司Tanganyika Oil的收购案。去年11月,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对加拿大媒体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石油集团加强海外资产收购带来机遇;他的公司将并购目标主要设定在那些财务出现困难的企业中。另外,中石化和中石油也都对非洲、俄罗斯以及其他地区中等以下市值的企业感兴趣。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许多内生因素也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良好契机,诸如中国目前巨额的外汇储备需要找到安全长久的投资渠道;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改变在国际分工链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的现实;国企改善公司治理和加快改革步伐同时也事关中国竞争力的大跨越……2月份中石油集团网站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正在考虑设立一个基金以支持企业海外考察和并购,并将为寻求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补贴和其他形式的金融支持。这些都在客观上使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处于难得珍贵的“时间之窗”。

  2009年以来最令人瞩目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当属中国铝业收购力拓集团以及中国五矿集团出价收购澳洲矿业公司Oz Minerals的两宗案例。作为中国的第三大原铝生产商,中国铝业斥资195亿美元收购伦敦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其中72亿美元用于认购力拓集团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可在7年的转股期限满后选择转股)。一旦转股行权之后,中铝公司在力拓集团整体持股比例将由目前的9%增至约18%。有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铝业全面收购力拓集团将是毋庸置疑的。

  在中国,人们倾向于将本土企业海外投资的行为导向归为两类:一类是财务性投资,即那些为了获得高投资回报而进行的投资并购行为;另一类是战略性投资,即那些寄望于增加对产业链的控制力、获得更大发言权的投资行为(投资回报率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我相信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行为属于后一类——通过长期的战略性投资,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矿产、金属、燃料以及其他重要自然资源的长期供应。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曾有过通过收购海外资产、特别是在能源部门的硬资产来提高其经济地位的历史。历史惊人地相似,中国企业目前的海外投资行为最大的不同只是在于需求规模更大、支付能力更强。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拥有充裕的现金,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非常可观(约有1.95万亿美元)。中国获得资源的长期目标没有改变,而中国企业拥有其他国家公司可能无法企及的融资渠道。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间之窗
  可能有人会以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完全是政府主导而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因此对于中国私营经济部门的真正影响将非常有限。不过我们已经开始在海外并购的企业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私营企业家的身影。例如,来自中国义乌的女企业家周晓光,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服装饰品生产企业新光集团。她最近在接受加拿大全国性报纸《环球邮报》采访时表示,经济危机是一个契机,使她的公司找到良好的并购对象、进入新的市场,并向产业链高端提升,实现从服装饰品的生产商到设计商、零售者的转型。最近她已和奥地利的奢侈品品牌施华洛世奇水晶达成品牌联盟,在欧美、俄罗斯、南美洲和中东地区等开拓销售渠道,并展开对一家美国本土服装饰品制造商(该公司目前的市值已跌去5/6)的收购进程。正如周女士所言,经济危机为中国企业——包括私营部门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超越低技术和廉价劳动力模式而走向成熟的机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031.html

更多阅读

海外赤子的爱国之情郑一鸣 赤子之心 爱国

海外赤子的爱国之情——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601中英文小学275班郑一鸣指导老师邱霞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爱,是令人感动的。这篇文章,便表达了这种对祖国的热烈的爱。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

内外贸融合 转型升级 文化融合是中国企业成功转型的基础

    在世界经济放缓的宏观环境下,经过高速发展的许多中国企业面临转型的课题,但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由于对转型准备不足,导致大幅度的绩效下滑。转型的确是中国企业一个很难跨越的障碍,如何成功的实现企业转型软着陆,是中国每一个企业家

魏炜: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商业模式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应该是懂得整合资源,更好地运用交易伙伴已有的资源能力,跟交易伙伴一起成长,合作共赢。 冯翀翀|文 随着近几年整个世界被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依靠创新,不断地蜕变成长。而在经济学

国际品牌服装:海外厂商的营销之道

  经济危机时期,难道产品只能靠降价、打折来吸引对未来充满忧虑的消费者吗?一些海外厂商的营销之道值得借鉴。  研究集团尼尔森(Nielsen)于2008年9月至10月对52个国家的2.6万人进行了调查,其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攒

严介和:产能过剩是中国企业最严重的疑难杂症

华佗CEO论箭组委会秘书长、首席专家严介和在“中国企业领袖三峡行”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目前最严重的疑难杂症就是“产能过剩”。这一病症与目前仍在持续发展的国际金融危机关系不大,“事实上中国没有危机,只是红得发

声明:《中资企业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间之窗》为网友暧昧因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