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第一章概括 《ERP项目管理散记》第一章(掌握主动——与其等死,不如找死)



一谈到ERP项目,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不容回避,那就是: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这句话在业界流传很久,影响很大,以至于几乎所有涉足ERP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据我后来了解,这句话大概是柳传志先生在总结联想ERP项目实施经验时讲的,从这句话诞生到现在的近十年时间里,有很多很多企业界同仁,也有很多很多ERP项目实施顾问,更有很多很多个项目,都在用其真实的经历验证或是反驳这个论点。

说上ERP是找死的道理是什么?如果这句话成立,为什么明知道上ERP是找死,还有那么多企业要上?这句话常让我想起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上讲的那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大概不上ERP就相当于“亡亦死”,与其不上ERP而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撞上去找死试试,所以上ERP就相当于“举大计”了,举大计还是有成功希望的。

上ERP就一定是找死吗?我们要分析一下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或者说支撑它的依据有哪些?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企业上ERP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和环境,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上ERP是找死说得也有道理,也确实有不少企业为此投入的数百万的巨资打了水漂。不过,时过境迁,今天的形势与往昔有了什么变化?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

首先,十年前我们是怎样做项目的,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做项目?在当时,国内企业管理还很不成熟、不规范,甚至计划经济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消退。当时的企业管理根本没有很多先进的理念,很多决策是盲目的,甚至是按上级计划简单执行,当时所谓的ERP理念与企业实际的管理距离也相差很远。现在的ERP实施过程有标准的实施方法论指点,整个过程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哪些作业,每个作业中甲方应该做什么,乙方应该做什么,应该有哪些阶段性成果以及如何检验这些成果等都有了非常具体的规定。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内掀起项目管理热潮,各行各业项目管理的意识和水平都大有提高,ERP实施领域也不例外。

其次,ERP是空降到国内的,就像当年的马列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一样,有一个被大家学习和接受的过程。ERP的概念是IT企业率先在国内推广的,并且有“ERP”这三个英文字母的洋称呼,也使其一开始就戴上了高科技的神秘面纱,企业界人士也因此误以为ERP是庞然大物,并没有把它和企业业务、事务紧密联系起来,这也是我们当年走弯路的主要原因。直到2007年,用友公司提出“懂业务,就懂ERP”的口号,才拉近了ERP和企业管理事务的距离。我前不久拜访了一个早在2003年就认识了的客户,听这位老总讲,他20岁时就开始在工厂做计划员兼采购,那时候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厂里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只能整天拿着一个算盘,算来算去。然后按订单排生产计划,再查库存量,核定库存空缺,再下采购订单。每天要花几个小时算账,算完就在小本子上记下,拟好订单后,采购人员就照单抓药,该采购的采购,该领料的领料。当时他就想能否借助什么工具来替他完成这些工作。2003年,他在我们的邀请下做了一次ERP沙盘模拟后,才知道自己一直想要的工具就是ERP,只不过起了个神乎其神的名字而已。后来他说,其实20年前他就懂得ERP,所以ERP本质上是业务。

第三,还要有政府的大力推动。当年我们国家的CMIS工程、863计划,都是政府投入巨大的资金帮助一些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虽然这些企业最后没有几个非常成功的,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理念普及和人才培养的作用,当然,负面的教训就是使得一些企业过早地尝到了ERP实施失败的经历,成了惊弓之鸟,以至于当年投巨资上ERP失败的企业,至今仍没有勇气面对失败,重新选型实施。“十五”期间,我们国家就已经提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战略。这些年来,各级政府机构,如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局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等都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组织企业学习培训,树立了不少示范企业,政府的导向作用对推动ERP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www.aihuau.com|

第四,从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企业内部运营管控体系才是应对国际竞争的法宝!但在十年前,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一点。

 湘行散记第一章概括 《ERP项目管理散记》第一章(掌握主动——与其等死,不如找死)
最后,就是实施ERP的人员基础,十年前企业上的ERP普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一代实施ERP的人都是企业中的IT大腕,使得企业的ERP系统只有少数人能够操作和维护。另外,当时的IT从业人员比较浮躁,第一代从事ERP实施的人后来很快就被进入中国的外企挖走,当时的ERP项目失败与企业关键人员流失有很大关系。前几年,我在一个企业讲ERP的时候,这个企业的老总说: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一点,担心ERP实施成功了,培养了一批人,这些人走了,ERP又坍塌了。因为他们企业以前的项目就是因为这个失败的,当时从事该领域的人员特别少,而且非常浮躁,搞IT的又好找工作,都能拿高薪,所以一不如意就辞职。现在中国的很多大中城市,电脑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中国网民数量也已经超过一亿,电脑的普及为企业信息化奠定了很好的人才基础。

在以上五个因素的作用下,如今的形势已经不再是上ERP找死了,反倒是不上ERP等死成了大家的共识。尤其是入世六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上ERP没法面对国际化竞争。

现在的ERP普及到了什么程度?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最近几个月遇到的案例。有一位企业老总,他买了我们的ERP,我闲聊中问他:“你为什么想起要上ERP?”他说:“坦率地讲,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想清楚为什么要买ERP,但是我周围的企业,我的同行企业、上下游企业都上了ERP,以我多年做企业的经验,隐约觉得我的企业不能在这方面落后,就像您家的小孩到了六七岁还没上学,尽管不识字的家长不完全理解孩子为什么要上学,但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学,咱们的孩子就要上学。”可见在政府、供应商的大力推动下,ERP普及已经深入人心。还有一家企业之所以找我们买ERP软件,是因为他是国内一家知名制造企业的原配件提供商,这家知名制造企业就要求他说:“你要是再不上ERP,就停止给我们供货!”所以,很多事情就是大势所趋,周围的环境可能逼着你来上ERP。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采掘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当低。他们的一把手上了EMBA,在EMBA课堂上参与了一个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案例讨论。这个老总后来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在EMBA班上,我有很多次讨论都显得出类拔萃,突然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跟傻子似的,觉得自己跟其他同学差距很大,坐不到一个班里。回来以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得上信息化!”可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国际的竞争、上下游企业,甚至高校的管理课堂,都在探讨信息化管理的话题,不上信息化几乎是等于与世隔绝!

前几年,业界都在讲,信息化是一个是非题而不是一个选择题。不少企业领导者还存在上ERP就是找死的心理阴影,同时,也存在不上ERP就是等死的竞争压力和推动力。现在看来,上ERP是必然,就像一位老总讲的:“你不上,竞争对手上,你的客户要求你上。”不用ERP武装自己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像当年大清朝用木船土炮和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垒一样!

最后还借用柳传志先生的话来说明主动找死比坐着等死要好得多。他在谈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说道:“如果联想没有经过ERP的整合,没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措施,还是个比较老旧的企业,那么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双方(指和IBM)是没法磨合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232.html

更多阅读

冯仑微博 《冯仑管理日志》2月15日不动即动,不争即争

一个人在一生中要学会放弃,学会不动、不争,不动即动,不争即争。这是最高的境界。——摘自《冯仑箴言》万通要真正做强做大,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招摇,不陷入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避免不能承受之重,心怀远大。这样,万通的社会生态环境

声明:《湘行散记第一章概括 《ERP项目管理散记》第一章(掌握主动——与其等死,不如找死)》为网友让你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