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投资 高成长VS 高风险



  ⊙ 张智芳/ 文

  许多高成长企业的财务战略无法对企业整体战略进行纠正,进而逐步使企业陷入高风险的困局。那么,如何破解高成长中如影随形的高风险魔咒呢?

  最近几年,高成长企业因财务危机一夜之间倒下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战略缺失或失当往往是最本质的祸根。如果高成长企业的财务总监沦落为“账房先生”, 缺乏明确的财务战略,那么高成长的背后潜伏的必然是高风险。

  财务危机警示

  总结危机企业的案例发现,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类:

  盲目扩张,短债长用。2008 年10月底,浙江纵横集团陷入了财务危机。自2003 年开始,该公司从银行贷款投入资金密集型项目,涉及的主要是钢铁、电力、房地产和化纤等投资期长的行业项目,而贷款都是流动资金贷款。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银行紧缩银根造成了纵横集团的财务危机,而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导致了部分投资项目的亏损。据当地政府调查,纵横集团的资不抵债数额在20 亿以上。

  急于赶超,费用失控。2004 年10月,艺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力图赶超旅游电子商务的领跑者携程网。艺龙认为首先要在收入增速上超过对手,毕竟艺龙的基数小。为此,艺龙在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上仿效携程网,大手笔投入市场费用,造成了巨额亏损,2005年其营业利润为-4623 万。到了2006年四季度,艺龙被迫削减市场费用以减少亏损。而削减市场费用后,增速又不敌携程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007 年底,艺龙的营业收入为携程网的四分之一,市值只有携程网的十分之一左右。截至2009 年1 月30 日,携程网的市值为14 亿美元,而艺龙网的市值仅为1.71 亿美元。

  孤注一掷,狂赌上市。上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但是如果为了上市刻意剑走偏锋,往往适得其反。2003年,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一匹黑马,就是顺驰。顺驰的掌门人喊出了“三年之内超万科”的口号,其商业模式就是敢于高价拿地、快速交楼。由于摊子铺得太大,资金、管理没有跟上,顺驰在2005年仅回款80 亿元。同时,非但没有实现200 亿的销售目标,而且低于2004年100 亿元的销售额。2004 年9 月,顺驰就号称完成了上市的聆讯,但是最终无疾而终。2006 年3 月,顺驰集团将55%的股权以低价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从以上实例不难看出,高成长企业出现财务问题,根本原因是战略出现问题。高成长企业最容易走入的战略误区主要有三种:

  1. 做大做强的欲望膨胀。做大容易做强难,最后往往是大而不强。大而不强的财务表现就是资产负债庞大,但现金流被无效资产和负债吞噬。

  2. 追求市场份额,认为市场份额的扩大自然带来盈利和现金流的增长,甚至为了市场份额不惜与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导者打消耗战,最终亏损累累,难以为继。

  3. 冒然进入新行业,想在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的行业里挣“快钱”,最后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企业的整体战略决定了财务战略,财务战略需要对企业战略进行必要的修正。然而,受公司发展阶段和企业治理结构的限制,许多高成长企业中的财务部门往往无法影响核心决策,财务战略也无法对企业整体战略的失误进行修正,而是盲目附和,最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出现问题想要“踩刹车”的时候,往往已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

  破解成长魔咒

  高风险与高成长如影随形,那么如何破解高成长的魔咒呢?

  首先,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确保决策程序的有效执行,避免创始人、大股东的意志过度地影响企业的发展。

  其次,企业的领导人要对高成长有清醒的认识。高速增长未必是高成长,有时候为了健康发展,要敢于牺牲速度。企业要选择适当的成长模式,不能把高成长作为战略目标来追求,更不可脱离企业的基础,制定高成长的目标。

  第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和决算制度。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的头脑中要有对流动性的高度警觉,要对公司的发展规划独立地提出专业的意见。

  在具体的财务战略上,高成长企业要把握以下原则:

  1. 变革时代现金为王。在今天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只有现金充足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高成长企业多数规模不大,没有上市,融资渠道狭窄。任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安全边际。如果把资金安全寄托在贷款、资产价格上升后变现或上市融资上,最终会走上绝路。在资产配置上,长期资产投资要配以长期负债,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消耗现金流的资产和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配置要合理,要做到景气周期匹配、现金流互补。对于不符合财务战略的项目,财务总监要敢于否决。

  2. 促进企业增长方式的变革。实践证明,财务战略是可以对企业的增长方式产生积极影响的。以惠普公司为例,在早期,惠普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财务铁律:发展完全依靠内部积累。由于没有外部金融负债,惠普公司选择项目非常谨慎,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却降低了破产风险。因此,财务战略必须要对内深挖潜力,集聚财务资源,同时,迫使企业领导人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上,避免陷入增长的狂热。

  3. 具备应对不测的方案和资源储备。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的时候,要对各种危机进行估计,预留资源,预设方案,避免因个别计划执行的不顺利,而对全盘计划造成冲击。顺驰的财务危机就是因狂赌上市融资,没有制定第二套备选方案造成的。如果考虑到上市可能失败,那么企业就会谨慎拿地。

 高风险投资 高成长VS 高风险
  4. 考虑经济周期和宏观政策的影响。制定财务战略要考虑经济周期和宏观政策的影响,顺势而为,要留有余地或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如果把财务战略理解为铁律,不懂得权变,难免不合时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240.html

更多阅读

上外高翻 VS 北外高翻 学姐的英语学习历程

上外学姐的英语学习历程 作者: 张小希CATTI张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学生,以高分考入上外高翻学员会议口译专业。她同时报考了北外高翻和上外高翻——口译学习者心中的圣地啊!看完她的这篇经验总结+感想之后,大家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上

国家投融资政策 第十届中博会高成长中小企业投融资论坛探策

     中小企业喜迎普惠金融时代  当前,融资难仍是中小微企业最苦恼的一大难题,主要体现在资金难、产品少、落地难、融资贵。  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拓宽高成长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对于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

江苏省高成长性企业 高成长企业如何用人?

     高成长企业竞争的背后,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创新与市场的源泉,也是管理系统的中枢。因此,高成长企业一定要重视人才,以人才为中心。一般说来,高成长企业都具有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高速成长的企业

高回报理财风险 商铺投资高收益高回报背后的风险控制

 商铺投资高收益、高回报的背后,必然存在相应的风险。如:投资住宅年回报率低于商铺,但前者出租稳定,后者受商户经营、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业态定位更为复杂化和系统化,因而具有一定的经营风险。   商铺投资,是一种比银行利息回报率高,比

声明:《高风险投资 高成长VS 高风险》为网友折翼天使不孤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