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装备制造业 深度解析《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



 《中国投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国家将给予哪些支持?据悉《规划》编制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重点领域和项目?

  陈建国: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规划》编制的主线条之一,在《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推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集中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制造、试验、检测能力;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和产学研结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等。

  此外,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和《若干意见》精神,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给予支持,深入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

  加大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是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扩大内需政策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和任务,也是积极扩大装备市场需求、保持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增长、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科学确定支持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范围和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我们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咨询单位、科研机构等,对当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系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支持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项目,包括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节能节材减排改造,企业兼并重组后内部资源整合,建设区域性的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4大基础工艺中心,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等项目;制订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产品目标》,选择了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内有较大需求,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和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支持这些装备开展自主化。

  

  多个领域迎来利好

  《中国投资》:有分析人士表示,该《规划》将使基础配套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您怎么看?《规划》对此有哪些实质性利好?

  陈建国: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装备自主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相比之下,基础配套产品的发展相对滞后,越来越跟不上整机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装备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短板”和制约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比如为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轴承、液气密元件、模具、齿轮、弹簧、粉末冶金制品、紧固件等基础件,泵、阀、风机等通用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等测控部件,质量和可靠性不强,品种规格不全;关键特种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等。为扭转基础配套行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提高基础配套水平和能力,《规划》把基础配套产品的发展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将基础配套水平得到提高作为规划目标之一。提出通过装备自主化,带动基础配套产品发展。依托整机产品配套需求,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重点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4大配套产品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政策措施方面,包括将基础配套产品作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的产品,加大对重点基础配套企业的投入力度,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向基础零部件、加工辅具等领域,发展一批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企业,健全产业配套体系等。

  《中国投资》: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对于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提高整体水平有较大作用,下一步国家将有怎样的鼓励措施?

  陈建国:从全球经济发展历程看,工业化初期,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题;而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服务业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是提高工业化水平和竞争力、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途径。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也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机械工业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等诸多矛盾,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生产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运行质量效率难以提高,已经成为机械工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当前我国机械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规划》审时度势,将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延伸扩展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等业务,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我们将结合服务业发展工作,加强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实施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大对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现代制造商服务业发展。

  

  发展综合性企业集团

  《中国投资》:《规划》表示,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于该产业大型企业的联合重组,有哪些初步意向?具体有哪些支持措施?

  陈建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都拥有一批大型综合性跨国装备制造商企业集团,如通用电气、西门子、三菱等,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做大做强,也必须有一批综合性企业集团作为支撑。但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低,加工能力强、研发能力弱,引进技术多、自主产权少,制造产值高、服务收入低,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单机制造能力强、系统集成能力弱,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弱等问题,尚不具备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为此,《规划》提出要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重点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逐步形成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兼并重组方面,有关政策措施包括,制定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对重组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长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银行贷款等给以支持;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等。

  《中国投资》:标准之争是更加高端的竞争。《规划》在对加快完善产品标准体系方面,有怎样的部署?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深度解析《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
  陈建国:未来国与国之间产业的竞争,将从产品、技术的竞争逐步升级为标准的竞争。提高标准水平,增强标准的控制能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规划》提出,要加快制(修)订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发展新产品,淘汰落后产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产业联动促升级

  《中国投资》:强调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是10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亮点之一。装备制造业如何做好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合和配合,从而加快实现本产业的调整升级?

  陈建国:一方面,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自身,都是装备产品的用户产业。物流业的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离不开轨道交通装备、港口装卸设备、机床专用设备、物料搬运装备、工程机械等装备产品,先进装备是物流现代化的保障和支撑。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各行业调整转型、优化升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就谈不上先进的产业,这是各方面的共识。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需求,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推动力量。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与各行业的技术、工艺、流程密切相关,自主创新的产品也必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验证、改进和不断完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离不开各行业用户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可以说,装备制造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重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国家实施积极的扩大内需政策,加快产业调整转型和升级,对先进装备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此,《规划》提出要抓住机遇,以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工程和项目为依托,以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设备为重点,推进装备自主化,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各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物质装备保障。《规划》充分考虑了产业之间的联动和配合,这也是《规划》的亮点之一。

  《中国投资》:您对于未来3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如何看待?

  陈建国:目前,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也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规划》紧紧围绕扩大内需形成的市场,抓住有利机遇,提出依托10大领域重点工程和9大产业重点工程和项目,推进装备自主化,振兴装备制造业。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消费需求逐步复苏,各领域、各行业投资稳定,势必带动装备制造产品需求,保持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规划》中提出的3年目标,也正是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后提出的。我认为,《规划》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533.html

更多阅读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全文 山东省会城市经济圈

《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全文2013年8月前 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的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声明:《振兴装备制造业 深度解析《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为网友邈姒迋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