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2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经济萧条的周期又一次循环而至。经济寒潮以令人惊恐的威力在全球发作。中国人把危机理解为危险和机会并存。狄更斯也用同样的语言描述大萧条:“这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被誉为最黑暗的时代。在这场危机中,无论是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亦或腰缠万贯的大亨,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都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但与此同时,好莱坞开始崛起,之后的80年,好莱坞风靡全球,成长为世界电影业无可撼动的霸主。

  1929年,一本叫《商业周刊》的杂志诞生,如今它已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商业类杂志。

  “二战”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诞生了继可口可乐之后的又一个美国神话——芭比娃娃。

  首富比尔·盖茨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潘石屹从现代城发家,若干年后,他建起了他的SOHO帝国,成为中国的房产大鳄。

  同样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所有企业都缩减开支,雅戈尔却利用房地产低潮、资产价格低迷的契机,在全中国商业街的黄金地段开设门店,门店总数迅速超过3000家。

  当下,在股市一片哀鸿声中,盛大却屡次超出华尔街最好的预期。2008年第四季度营收增长了42.1%,这已经是盛大连续12个季度保持增长。

  这是最坏的年代,经济下滑难以遏制;这也是最好的年代,一部分勇敢且有洞察力的企业家开始探寻萧条年代逆势而上的反周期之道。

  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一路高歌,仿佛只会迎头向上,从不疲软,然而一旦遇到危机,毫无准备的企业主们便开始崩溃了。

  紧缩的资金链、缩水的市场让企业主惶恐地按兵不动,惟恐动即有伤。不少经济学家也号召在经济萧条期保存实力,冬天到了,企业应该冬眠。

  消极是迈向失败的第一步,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面对危机首先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主动进攻的姿态。因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机会也是给那些有信心的人。

  古谚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即使冬天,也不应只是冬眠,要强身健体还可冬泳,要有所斩获,甚至应该冬猎。

  经济的周期性仅昭示了经济发展是个曲折的过程,而反周期现象则说明了经济发展是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反周期运动是企业群体的集中进化,是经济发展的巨大跨越。

  正如冷饮店要开在冬天:冬天是冷饮销售的淡季。

  唯其如此:稀稀落落的客人,上升缓慢的营业额才能建立良好的服务规范,锻练员工的意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赚钱难、钱难赚的艰辛,使各个部门渡过磨合期,真正合作默契。当盛夏——销售旺季来临的时候,冷饮店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去,立于不败之地。

  一支没有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队伍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而正如英国谚语所说:技能和信心加在一起才是一支无往而不胜的军队。

  “稳中求变”不再靠谱

  企业外部形势的剧烈变化,实际上已经导致找不到脚下的“石头”了,也就是说“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企业未来的变革发展已经很难有效

  □ 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

  “企业顺利时看不到、想不到、做不到的事,现在都可以看到、想到、也可以做到。”这就是“冬天”赋予企业的巨大变革机遇,也就是说,危机恰恰可能是变革的机遇!

  对于中国企业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提升、转型、变革的目标定位及内在驱动力的问题。回顾我们企业的变革实践,不难发现存在大量的变革“烂尾楼工程”、“豆腐渣工程”。因为变革的目标不明、路径不清、变术不当,这方面我们承担了相当大的代价。在这个“冬天”里,要切实有效地推进企业变革,尽可能地避免变革成为“扭秧歌”,即呈现出“进三步退两步”的状况。

  企业在进行变革的决策时,往往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循序渐进式的,还是一步到位式的?前者就是通常所谓的改良式,后者便是所谓的革命式。在中国企业变革的实践中,选择循序渐进式变革的比重非常大,选择这种路径进行变革的最大理由是“稳中求变”,追求稳扎稳打,不断深化改革的成效,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变革的整体目标。

  但是这种“稳中求变”式的变革路径选择却不总是有效的,“稳中求变”的前提是企业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否则,众多的变革措施只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此外,这种变革模式往往会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状况,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常常会把企业需要改变的问题内核掩埋起来。与此同时,这种模式的变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正,因此往往会导致企业的运行系统愈加复杂,不断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的企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平台、新的起点、新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形势,对于中国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稳中求变”式的变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面对新的竞争态势,对于变革的推进必须能有效地统筹和定位两种路径对于所在企业的适合性。

  企业外部形势的剧烈变化,实际上已经导致找不到脚下的“石头”了,也就是说“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企业未来的变革发展已经很难有效。无论是在这个“冬天”,还是下一个“春天”,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变革思维的调整问题。

  体现为“扭秧歌”状态的“稳中求变”式改革在很多时候,姿态虽然优雅,但终究不符合企业必须迅速发展的“硬道理”。从企业家精神角度看,“成功来源于有效地突破自己,把握未知,而非更好地完善已知”。因此,中国的企业家在习惯于“稳中求变”式变革的同时,对于“创造性破坏”式的变革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也能够有勇气去选择和推行。

  对于危机,中西方都有思辨层面的思考,中国人讲危机是“危险”加“机会”,西方人讲危机是“十字路口的选择”。如今的危机,也将为中国企业的升华提供重大机遇!当然这种机遇,只给真正的企业家、富有变革精神的企业家,而不是“裸泳”的那部分人。在经济“冬天”里推行有效地变革犹如土壤在冬季里施肥、人在冬令进补!

  新的商品咒语应是“产消合一”

  让顾客变成雇员, 让娱乐变成自乐, 让网站变成交易所, 让制造变成DIY,新模式创造新财富

  □ 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思卓

  世界在变,商业模式也在变,昨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商业模式,今天已经成为破产判决书里的罪证。那些往日在财富之门久扣不开的人,一定是还不知开门的咒语已经变了。新的开门密钥是什么?就是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所说的,那个咒语不再是“芝麻开门”,而是“产消合一”。

  “产消合一”(Prosumer)是“生产者+消费者”“Producer”与“Consumer”这两个英文单词的组合。就是指生产者即为消费者,或消费者即为生产者的经济现象。

  挪威社会学家斯坦·林根有一个浅显的解释:“当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家中的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市场和家庭的一系列活动的产品。市场上的活动就是农业、渔业、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零售,家里的贡献是采购、洗菜、切菜、烹饪、摆桌子、吃完饭之后洗盘子。”家里所有未经计算过的活动其实也都是生产,林根的结论是:“假如没有家庭生活的贡献,物质生活水平还不及原来的一半。对于国家经济来说,家庭的贡献和市场的贡献一样大。”

  当前金融危机下,产消合一是一种最高明的商业模式,许多企业已经先时而变了,我们还没有学会应变的人,不妨加以借鉴。

  产消合一:让顾客变成雇员。

  自助餐、自助游、自助超市、自动取款机,越来越多的企业绞尽脑汁,把原来需要雇员来做的事转嫁给顾客。2002年一年,美国利用自动取款机让顾客取款,就替代了20万雇员的工作。超市这方面值得各行业借鉴:理货和促销环节上推给厂商代表,挑选环节下放给消费者,自己只做两件事,收货与收款。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2
  产消合一:让娱乐变成自乐。

  美国最早的一个产消合一电视节目叫“笑笑笑”,内容全部是家庭幽默片,来源则是观众自己。观众自己拍好家庭幽默镜头,然后送到电视台。而为了激发这些产消合一者参与,电视台每年都会颁发一个非常大奖,年度大奖可以得到25万美元。于是,全美国的人都把最幽默的片子送到电视台,电视台不出一分钱,得到了全美国最好的节目,坐享广告之利。

  产消合一:让网站变成交易所。

  互联网是产消合一的大森林。互联网之所以拥有海量内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资源项目。从Napster到Skype,从Google到eBay,都是利益于开发不计报酬的“产消合一”者。

  美国“广告博人(Adbrite)”网站,通过小链接的方式在网站和博客上做广告,六年间已经发展到上万个稳定广告客户。

  产消合一:制造变成DIY。

  零售业为介入产消合一服务,美国家居装修制DIY材料商场的销售总额达2000亿美元。更上游的制造业为 “自己做”(DIY)的消费者开发各类工具和材料,德国的DIY企业营业达到330亿美元。

  房地产DIY。外国流行的自助建房,农村的互助建房,本质上都是产消合一。深圳首例房地产DIY“合作建房”2006年,以林立人为首的深圳81名合作建房者成功地通过拍卖仅以603万元的价格获得了位于沙井街道的两栋宿舍楼的产权。改造后均价只有1623/平方米。而周边商品房楼盘,均价都在6000元/平方米以上。

  研究历史学也好,研究未来学也好,皆非研究昨天和明天,而是在研究当下如何应变,一定再学会以变制变,在变中求得新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594.html

更多阅读

当今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应对 当今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应对自4月10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以来,两个月时间中国周边的很多问题开始由隐性质变到显性,出现了集中的爆发期: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钓鱼岛)事件、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事件,无一不是触及

中国成长企业5020工程 开放性成长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放松管制、经济全球化和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三大因素加剧竞争的强度,影响和推动各行业的发展,“开放性成长”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理念影响全球企业的商业思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主角还是配角,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是制造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2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经济萧条的周期又一次循环而至。经济寒潮以令人惊恐的威力在全球发作。中国人把危机理解为危险和机会并存。狄更斯也用同样的语言描述大萧条:“这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被

声明:《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变局2》为网友婳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