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收缩期,竞争性行业需要通过减少投资渡过难关,来减缓通缩压力。如果持续性通缩来临,企业利润会继续缩水,从而使经济回升夭折,甚至陷入更大的困境
王小广
相对于2008年年底,2009年前两个月的投资增长明显回暖,其最大特点是出现“两重天”现象:与政府作用强的领域投资增长就高,而与政府作用弱的领域投资增长就弱。“两重天”现象显现 政府日前强力干预投资终于显现了成效。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的高增长。 2009年1~2月,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4486亿元,同比增长35.6%,比城镇规模以上的投资增长高9.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54.7%,即拉动14.5个百分点。 二是中央项目增长快于地方项目。前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1070亿元,同比增长40.3%,快于地方项目15.2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对于扩大投资,中央政府的作用更强。 三是高耗能行业投资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84亿元,同比增长59.6%;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631亿元,增长20.6%;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284亿元,增长58.7%;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31亿元,增长47.2%。 这些行业均是高耗能行业,而这与该行业的国有比重较高有关,也与一些预期变化有关,即不少企业预期房地产市场将回暖。当然,一部分是与铁路工程等行业投资加快关联,前两个月铁路运输业投资343亿元,增长210.1%。 四是内资增长快,外资增长低迷。内资企业投资9063亿元,同比增长30.7%;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完成513亿元和662亿元,分别增长1.1%和2.1%。 房地产投资大幅滑坡 然而,投资增长的“两重天”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两重天”现象表明我国政府对投资干预的作用极大,同时也说明市场的走势是继续向下的,即政府是逆市场的,而大部分市场性行业或企业是顺市场的。与政府关系较弱的行业、企业投资的弱增长,说明市场仍然相当低迷。 其次,尽管中央项目投资目前增长快于地方,但由于地方对投资额的相互攀比,使投资冲动更强,估计“两会”后,地方的投资很快会“大干快上”,其增长率有可能超过中央项目投资。 再次,高耗能行业的率先反弹,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道路艰难,地方政府及相关调控管理部门能否严格按照技术准入门槛、环保节能要求上项目值得怀疑。 不过,“两重天”现象也有例外:与地方政府关系极大的房地产投资,却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 因为影响房地产投资的是政府政策,而不是直接投资。房地产行业70%的投资是非国有的,政府投资的直接影响力较小。而现在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回落是市场在起作用,即需求的持续萎缩导致投资增长放缓。 “两重天”对经济有好有坏 投资增长的“两重天”现象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显著。其可以稳定投资,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内需增长;还可以稳定整体经济的增长,从而避免经济下滑过多的风险。 随着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实,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这不仅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且为未来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一轮的经济增长,煤电油运紧张是一个突出矛盾,而此次的投资计划更多地增加了这方面的投资,如铁路投资的高增长,将会在未来大大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 另外,对民生的投资增长也会提高消费者的信心,但也要重视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一些高耗能行业在刚过去的经济繁荣中,产能大幅增长,投资继续大幅增长,将会加大产能过剩的压力。不仅如此,在投资高增长的环境中,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很大,而且使落后的企业躲避了市场的淘汰。 另一方面,一些市场灵敏的企业可能产生误判,认为投资的短期回升(特别在政府强力干预下的回升)是经济全面回升的信号,忽视了真实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盲目地加大投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不少竞争性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增加投资对短期经济的好转有利,但会使明后年的经济面临更大困境。 若扩大投资,会导致原先产能过剩的行业继续增加投资,那么,明后两年将会真的发生通缩。目前物价增长由负转正,是正常的价格调整,是件好事。 笔者认为,在经济收缩期,竞争性行业需要通过减少投资渡过难关,来减缓通缩压力。如果持续性通缩来临,企业利润会继续缩水,从而使经济回升夭折,甚至陷入更大的困境。中国经济的此次调整,不仅是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国内生产过剩导致的一种中期性调整,只有扩大消费和需求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