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在全球各国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正日益凸显,一些富甲一方的亿万富豪因不堪投资失败和巨额债务而走上绝路,他们都曾成功挺过多次股市震荡或事业低谷。
文/张川
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年全球大流感后,随着和平来临,世界经济逐渐恢复增长,其中美国发展尤为迅速。1921年,美国工业指数为67,而1929年该指数已经达到119点,制造业保持了超过6%的增长速度。 在1920年代,人们普遍相信,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攒越多,过去经历的苦难被抛在脑后,人们投身于蓬勃发展的经济,享受起日益丰盛的物质生活。 望不到头的繁荣 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21年,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道琼斯指数从1921年的75点到1929年顶峰时的381点,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3%。同时,《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60多点起步,攀升到1929年9月近470点的历史最高点。 当时,股票交易盛行“保证金”制度,即用少量的钱例如1美元,就可以买入价值10美元的股票。许多人把闲钱交给股票经纪人买成股票,随着股价上涨和盈利增加,又筹措更多的钱进入股市,整个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了股票。 1926年秋,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首先破裂了。在短暂的沉寂后,大量资金蜂拥至股市。1928年开始,股市摆脱大幅震荡走势,开始了疯狂的上涨。投资人整天把股票经纪人的办公室挤得满满的,大家宁可呆在屋里观察股价的变动,也不愿去上班。 尽管在1927年,已经有人认为股市存在泡沫,但是面对持续上涨的股市,最终连睿智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出生在1906年的历史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其著作《大萧条时代:1929-1941》中写道, “1929年10月中旬,展现在一个中产阶级普通美国人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繁荣兴旺的远景。” 但是美国的噩梦很快开始了。1929年9月26日,英格兰银行宣布:为停止黄金外流和保护英镑在国际汇兑中的地位,将再贴现率和银行利率提高6.5%;9月30日,伦敦又从纽约撤回数亿美元,从而诱发了美国股市大幅度下跌。 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突发崩盘。当天的股票成交量达1289万股。股票价格下降之快,连场内的自动行情收录机都赶不上!这一天,有11名金融家相继自杀。在摩根财团联合其他银行业巨头护盘后,市场出现短暂的回稳,媒体纷纷报道股市最糟的时期已告结束,并大力赞扬银行家的英勇行为。 但是几天后,股市继续大幅下跌,当年的新闻报道称:交易所内的情况只能用惊慌加狂乱来形容,喊叫抛售之声不绝于耳。一名面容憔瘁、眼布血丝的交易员受访时说,他这次必死无疑,因为他根本无法偿还银行的债务。他透露,他和其他许许多多的股票交易员一样,代顾客买进股票时,顾客只支付40%左右的股票票面价值,所余部分先由他向银行贷款支付。现在他不但全副身家财产将付诸一炬,还得承担银行庞大的索款。 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亿美元,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大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萧条的一代 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年9月的1/6。股灾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形成恶性循环,并从美国波及到了整个世界,形成了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年代。 胡佛总统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对经济的“不干预”导致危机进一步深化。他在竞选演说中曾许诺说要让“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要让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显然成了一张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 在“大萧条”中,企业破产l09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作为19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衰退更是明显。到1933年3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 大萧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失去工作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经济和精神痛苦,而且失业者的家庭也因此变得不稳定。据1932年9月《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的人无法维持生计。这一时期出生的儿童身材矮小,后来被称作“萧条的一代”。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当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 危机期间,一方面普通美国人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另一方面资本家生产过剩,商品积压,为了维持产品的价格,他们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1929年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化国家。由于生产相对过剩,而消费不足,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到1933年时世界贸易进入低谷,只有1929年贸易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贸易摩擦加剧,英美日等国纷纷宣布本国放弃“金本位”,在贸易战中通过降价实现对别国市场的抢占。经济萧条,以及不断加剧的经济冲突,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