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应对金融危机——(2)当前危机发展的轨迹:次贷危机à金融危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2)当前危机发展的轨迹:次贷危机à金融危机à实体危机。

博锐管理在线|www.aihuau.com|

当前的这场危机是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刮起的。

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人的老大心态、“911”之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的文化和消费价值观,这几个因素让美国人觉得自己很富有,觉得钱太多了(尽管不是真多,而是负债),于是很多本无力支付名车豪宅的美国老百姓从银行得到贷款,住上奢华的大房子。因为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银行和信贷公司认为,如果次级抵押贷款的归还出了困难,那借款人只需要出售房屋或重新抵押再融资就行了。随着这种现象增多,房价在2-3年内涨了几成。银行、信贷公司、买房者的“相互默契配合”推动了房地产的繁荣。于是我们看到了美国2004年到2006年的那样房产盛世。

但事实上,这种低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倚重虚拟化的发展模式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泡沫。美联储开始连续17次加息,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住房市场持续降温,这时候借款人就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了,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时,泡沫破灭了,危机发生了。借款人开始拒付银行贷款,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多,同时贷款的机构也无法通过收回抵押的房子,难以用再出售的方法弥补放贷的损失。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由此发行的次贷债券也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造成了亏损。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次贷危机的飓风刮起来了。

在2008年9月,次贷危机又打开了美国金融产业的潘多拉魔盆,在此推动下,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然后又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并蔓延至各国——这是这场危机的活动轨迹。总的来说,这场危机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的思维、政治格局变化的刺激、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人的老大心态、美国政府的低利率、美元贬值的驱动、“911”之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发行过度、美国大量发行金融衍生品、经济过分地虚拟化、美国的文化和消费价值观、美国的高负债、监管不力、救市的迟缓、美国的次贷危机等多种因素驱动的。

可以说,这次金融风暴:

爆发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

正在摧毁经济的核心系统——金融;

动摇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

挑战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灵魂——自由竞争;

打击了市场的支撑点——消费信心;

 全球应对金融危机——(2)当前危机发展的轨迹:次贷危机à金融危

  另外,网络化、虚拟化、全球化加速了危机影响的蔓延,造成了世界恐慌;从虚拟经济波及到实体经济,影响范围加大,形成了恶性循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097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全球应对金融危机——(2)当前危机发展的轨迹:次贷危机à金融危》为网友别妥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