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帮翘楚:逆市增长的经商智慧》第二篇 晋商:诚信与和谐(会



会用人,懂用人

  用人,这是一个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一个人再有能力,单凭一己之力也难以支撑并扩大一个企业。这个时候,找到可用之人,并懂得如何激发可用之人的潜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身边笼络一些能用的人,将是这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也是创造利益的先决条件。

  在乔致庸身边,有不少成绩非凡、声明远播的得力助手。这些人没有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证书,没有留洋海外的经验,有的人甚至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但乔致庸却发现了他们身上的可用之处,并把他们当作了商号一宝。可以这么说,这些人才几乎都是乔致庸破格录用的。

  马荀,一个典型的文盲,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在他成为复盛西粮店的大掌柜前,不过是复盛西字号下一个小粮店的小掌柜。马荀当小掌柜的时候,小粮店年年盈利,可是复盛西总店却在年年亏损,小掌柜那些小盈利都贴了进去。马荀不甘,凭什么我年年赚的钱都要贴给总店,这总店到底是怎么经营的。一气之下,小掌柜找到了乔致庸大东家,为自己鸣不平。乔致庸一听,觉得此人说的在理,是个人才,于是破格让马荀经营的小粮店另立炉灶,让马荀按照自己的经营方式去打理。小掌柜就这样变成了大掌柜,小粮店也变成了大粮店。

 《商帮翘楚:逆市增长的经商智慧》第二篇 晋商:诚信与和谐(会
博锐管理在线|www.aihuau.com|

  在马荀接手后,复盛西粮店扭亏为盈,并成为乔家商号一大聚宝盆。说实话,在商界里读过书,能写会算的人一抓一大把,可乔致庸却敢用一个大字不识的人来当大掌柜,实在够胆量。事实证明,乔致庸没有看错人,他就是善于在沙里淘金。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在如今就是能力重于学历。当然,学历也很重要,但是那些能力高的人往往比只有学历没有能力的人进步得更快。至于怎样辨别人才,这就需要管理者仔细斟酌。

  马公甫,乔致庸破格提拔的另一个人才。不得不承认,在用人上,乔致庸慧眼如炬。马马公甫是乔家在包头商号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伙计,不过他为人精明,做事勤奋,颇得商号掌柜的喜欢。有一次,商号掌柜派马公甫前往祁县向乔致庸汇报商号的经营情况。就是这一次机会,让马公甫出尽了风头,他把包头商号的经营情况有条不紊地汇报给乔致庸,并在汇报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让乔致庸眼前一亮。只此一次,马公甫便平步青云,成了包头复盛公号的大掌柜。在马公甫的管理下,不仅复盛公有了起色,包头整个“复”字号商号都活跃了起来。乔致庸的用人技术堪称一流,他敢于同传统的条条框框博弈,用革新而且公正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只有一视同仁,才能发现真正的可用之才。

  在乔致庸破格提拔的人才里,除了文盲和小伙计,还有一个外来人。这个外来人名叫阎维藩,原先是平遥“蔚”字号在福州分号的经理。这人本来跟乔家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却做了一件事让乔致庸好生佩服。这件事当时在山西也十分有名,阎维藩为一个下级官吏支付了十万里两白银令其升为将军。这样的胆识可不是常人能有的,正是如此,才引起了乔致庸的极大兴趣。不久之后,阎维藩跟“蔚”字号闹翻了,要辞职回乡。乔致庸听闻后立即派儿子将阎维藩接到乔家,并受上宾之礼遇。

  就这样,阎维藩被乔致庸聘为大德恒票号的总管事。为了报答乔致庸的知遇之恩,阎维藩兢兢业业,总算不负众望将大德恒管理成票号界数一数二的大票号。乔致庸雇佣阎维藩的故事,在整个山西商界被传为佳话,听闻者无不夸赞乔大东家慧眼识英才的伯乐意识。

  还有一位人才,在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和辛亥革命造成的金融风暴里,在诸多票号都倒闭的逆潮里,他不仅帮助乔家安然度过,还让票号业绩翻了几番。这个人就是大德通票号的总管事,高钰。高钰原来也是一个小伙计,由于胆识过人、才华出众而被乔致庸破格提拔。对于乔致庸来说,人才没有三六九等,只要是有本事给商号盈利的人就都可以坐上商号的第一把交椅。

  乔致庸会用人,才得以在其他商家都纷纷落马的情况下岿然不动。商场上的较量,考验的不是大东家一个人的能力,而是考验着整个团队的能力。孤掌难鸣,只有将手掌握成拳头才能对抗浮沉。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不仅要会用人,更要懂用人,如何挖掘部下的能力,如何让部下心甘情愿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都需要管理者有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式。

  乔家在这方面,应该称得上出色。乔致庸在员工的待遇方面有一个诀窍,那就是身股制。当然,身股制并非乔致庸所创,在明朝时期,晋商就创造了这种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所谓身股制,指的是商号伙计除了按月领取的伙食费、工资和衣物外,还可以按照一定业绩领到商号的分红。在商号时间久的,级别高的可以领到相对较多的分红。晋商将盈利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按照股份分给了各东家,其余的便按照身股制分给员工。身股制是一种对员工有利的制度,员工不承担经营风险,商号赚了大家分钱,商号赔了则全由大东家担着。有了身股制,员工们更加乐于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晋商之所以驰骋商界,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提高了山西商号的竞争力。

  乔家的身股制跟晋商传统的身股制有所不同。晋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身股制一向是低于银股制的,这也是东家们为了让自己承担的风险小一些,盈利分红多一些。可乔家却恰好相反,复盛公商号的身股比银股高出三股,大德通票号的身股比银股多出四股。对于大德通来说,每年盈利的一半多都要分给员工。乔家对员工这样的厚待,也可以说是晋商史上的一朵奇葩了。

  现代企业家需要学的不仅仅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单单是分红制,而是乔家用人之术的精神和意识。乔致庸很明确地知道一点,生意是要靠各阶层员工一起做的,只有让员工感到自己的辛苦有所值,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付出。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做到这点,很多人都认为给员工多一些,自己就会少一些。可恰恰相反,给员工多一些,自己才能赚得更多。当员工认为为企业盈利就是在为自己创收的时候,工作自然卖力许多,也更乐意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优势,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可用之才。

  看看复盛公号,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都是日进斗金,在包头一带昌盛了150年。在那工作的每个员工每年都能拿到丰厚的报酬,以及分红。大德通票号自从把身股涨过银股之后,盈利比从前增加了28倍。虽然分给员工的红利多了,但是乔家大东家所能赚到的钱也多了。当员工的利益跟商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员工就在为自己工作,他们用更多的付出来换取丰厚的分红,何乐不为。

  用人,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如何让人才愿意为自己服务,需要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人是事业的根基,是办实事的前提。要想让企业一本万利,而且在商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会用人、懂用人。筛选人才要有广阔的视角,不能局限在某个范围内。要知道,很多可用之人并非都有高等学历,并非都有过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这就需要管理者能放宽自己的筛选范围。

  人才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千差万别,有的可能像马荀一样没有什么学识,也有的可能像高钰一样不过是个基层员工,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德、有能。当他们投入工作的时候,不管职位高低都能做好自己的本分,而且也在想方设法为公司谋利。在现代社会中,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德能兼小的人在高位,德能兼大的人却在基层。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大材小用或是小材大用,到头来都会耽误大事。要想突破这样的局限,就必须把眼界放宽。

揽入了人才,就要懂得用人才。人才不是摆在那里看的,而是要给他一定的动力让他运转起来的。如何运转才能让员工觉得物有所值,这就是一项管理技能。把公司的利益变成员工的利益,这才能出奇制胜。

乔致庸的逆市增长智慧:抓住机遇,坚守诚信,擅长于用人之术。

一个好的企业家总是能在陈旧的事物中找出新的机遇,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要在逆市增长,这种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的智慧和勇气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这比拥有一笔可观的创业基金还要重要。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善于抓住机遇和借助机遇,会让整个企业得到发展,而且事半功倍。社会在不断变化,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而在这些纷繁的变化中正蕴藏着无限的机遇。机遇是致富的前提,在致富之后,机遇便是保持财富的法宝。换句话所,要想让一个企业长久存在,就要对经济潮流的方向有所把握。每一次经济潮流以及每一次新事物出现都会带来新的机遇,只有率先抓住新机遇才能在商场博弈中立足不败。

乔致庸作为一个管理者,作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商人,抓住了每一次能让乔家获利的机遇。这对于现代商人来说,值得借鉴和学习。如何在市场大潮中发现机遇,如何将机遇变成利润,如何培养员工的相关能力,这都是一门需要仔细研究的功课。

信誉其实是企业越做越大的本钱,在追“利”之外更要重“名”。好的名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免费的广告,老话说的好,“金碑银碑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口碑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在商场博弈中旗开得胜的保障。古来晋商之间无论如何恶斗,都不会失去诚信的底线,他们的聪明正在于此。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能够站对立场,视声明如生命,这才使晋商能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帮。

用人,这是一个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一个人再有能力,单凭一己之力也难以支撑并扩大一个企业。这个时候,找到可用之人,并懂得如何激发可用之人的潜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身边笼络一些能用的人,将是这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也是创造利益的先决条件。

乔致庸会用人,才得以在其他商家都纷纷落马的情况下岿然不动。商场上的较量,考验的不是大东家一个人的能力,而是考验着整个团队的能力。孤掌难鸣,只有将手掌握成拳头才能对抗浮沉。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不仅要会用人,更要懂用人。如何让人才愿意为自己服务,需要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人是事业的根基,是办实事的前提。要想让企业一本万利,而且在商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会用人、懂用人。筛选人才要有广阔的视角,不能局限在某个范围内。人才不是摆在那里看的,而是要给他一定的动力让他运转起来的。如何运转才能让员工觉得物有所值,这就是一项管理技能。把公司的利益变成员工的利益,这才能出奇制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1425.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商帮翘楚:逆市增长的经商智慧》第二篇 晋商:诚信与和谐(会》为网友迟夏饮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