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 中国控烟要走正路 1



   中国在2008年经过了三桩大事的考验,都已过关斩将,出色表现。那便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抗灾救难,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圆满落幕和中国航天员的太空出舱。这些成就有一个共同性和基础点,这说明了中国政府的最高决策层一旦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就可以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团结的综合力量去开天辟地,克难创新,成就非凡。中国也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教兴国”的重要目标和理念,这都显示出中国已经拟定了长程计划和下定了最大决心,要和国际上先进的路道接轨,要朝富民强国、振兴中华的方向大步迈进。

   但,此时此刻,中国却无意中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领域,它可以调动全民的力量,它可以努力完成,它可以造福社会和繁荣国家,它又和中国已提出的上述的目标和理念呼应配合,这一工作便是:“全民控烟,志在必成”。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 中国控烟要走正路  1

   论烟齐开讲

博锐管理在线|www.aihuau.com|

   鉴于“真理愈辩愈明”和畅谈控烟必要的立场,我要针对《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12月1日 发表的三篇文章(它们披露了科研者、生产厂家和吸烟者围绕研究、生产和使用香烟的话题各表其态)做出反映,表达我个人的观点。

   中国工程院朱尊权院士接受采访,在《控烟 中国应走自己的路》一文里说,中国加入和实施“控烟框架公约”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用意,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话锋一转,他提出,“全面禁烟还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和“显然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要说明何以“全面禁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朱院士说:“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了6个世界第一”(注:还有两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第一”没有说出来,一是,烟害之大是世界第一;二是,每年中国因烟害而死亡约一百万人,人数之大又是世界第一),“即使我国采取非常有效的控烟措施……国内烟草消费量仍将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而与烟草相关的行业千百万职工就业和烟农致富的问题,也是采取控烟政策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也希望通过控烟,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全面禁烟的目的。但就目前而言,‘减害降焦’应该是我国唯一可行之路。”随后,朱院士提出了推动‘减害降焦’要克服的诸多困难,而在“难题之五”项下说道:“受‘吸烟有害健康’舆论导向的引导,目前国内在宣传报道上说吸烟有害而不提有益。”此访谈的结论是:“若真是那样(注:指‘减害降焦’等种种有关措施都能成功实现),卷烟少害或是利害相当,烟草或有可能摆脱尴尬的现状,一定才是积极的解决办法。”

   降焦非良方

   针对朱院士的说法,我要提出一些商榷意见如下:

   烟草的研究致力于“减害降焦”,是在做一桩有意义的控烟方面的工作。可是他所提出的,“中国全面禁烟与中国国情不符”的论点就不无偏差和缺乏科学依据了。首先我要说,中国应该实行禁烟的范围应是指“公共场所”,而不是指“公共场所”以外的地点。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或应该做到全国全面禁烟,那样的话就是将香烟归类为“毒品”,和海洛因、鸦片一样,不得公开销售和消费。但在指定公共场所里禁烟,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控烟先进国家共同提倡的控烟有效的必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要防止烟民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让身旁的非吸烟者受到二手烟害。再有,这也压缩了吸烟者的吸烟时间和地点,可以促使烟民少吸烟,或逐渐走上戒烟之路。例如,香港在2007年1月1日起扩大执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之后,前往医院和诊所欲获得戒烟帮助的烟民人数比以往增加了十倍,台湾于今年初加强“烟害防制法”实施也功效大显。

   中国在烟草方面保持了六个世界第一,而烟民源源不断,不论中国如何努力控烟,也无法下降中国烟草的消费量。朱院士之说,是更说明了中国努力控烟之必要。中国控烟是要加速、加紧、加强、加大,而不是因控烟难以奏效,就放弃不管了。朱院士又提出,中国大力控烟会影响中国烟草相关行业里职工的就业和烟农致富的现状。而这正是当前鼓吹烟草行业不能在中国控烟的号召下产生“削减职工就业”的不利影响的一贯说法,这和“烟农致富”—说同样是缺乏科学依据、误导民心和国家决策的陈词滥调。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控烟经济学专家的研究论述里,都一再强调和证明,控烟对社会全民就业的影响是徐缓渐进的,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烟农致富”之说更是荒诞无稽之论。(请参阅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的《中国烟草控制的经济研究》一书。该书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作序,美中两国的专家教授胡德伟和毛正中主编)

   最后落点是认为“减害降焦”应为中国控烟的重点,此论点早已为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否定。因为香烟是所有合法销售商品中唯一的产品,“只要消费者持续使用该产品长年不坠,就会走上提前送命的归宿”。所以最彻底的“减害”方法就是拒烟到底,戒烟从速,和烟草彻底告别。烟草以“降焦、清淡、有益……”等任何口实为号召都是误导苍生,不能取信。坚持主张这一观点的也正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控烟成效卓著的许多国家和机构。早年,烟草公司以香烟过滤嘴为卖点,一面大大提高了烟草的销售量,一面促使更多戒心大减的烟民加速走向死亡。如今,“减害降焦”之说又在故伎重施了。但由于世界上对烟害的了解已有长足进步,“降焦”之论的欺诈性和误导力已大大削减了。再有,相信“过滤嘴”和“降焦”产品的烟民,会在误存“安全感”的引导下增加吸烟量,或吸烟时尽量吸到烟尾,其结果更是增加受害,失去自控并逐步走向死亡。

   当然,烟民非吸烟不可,在尚未戒烟之前,能吸较低焦油和尼古丁含量的烟是比吸高含量的烟略胜一筹,对个人的健康损害较轻。但是,这种较低含量的烟也绝不能持久吸下去,正因为积少成多,日久天长,烟害对烟民身体的摧毁终必显现。因而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提到的基本论点,去烟害唯一可靠的方法便是彻底戒烟,与烟决断。再有,政府对“低焦”烟草制品的检测要正确可靠,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1697.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桑弘羊之问----中国两千年走不出的怪圈 桑弘羊变法

原文地址:桑弘羊之问----中国两千年走不出的怪圈作者:卢腾的天空公元前八十一年,大汉的朝堂上发生了一场划时代的辩论,辩论的一方是【大汉第一经济学家兼农业部部长】桑弘羊及农业部官员,另一方是全国顶尖的贤能多学之士。辩题是国企是否

中国体育为什么要走出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 体育

李娜2008年脱离“举国体制”而“单飞”,2011年创造历史,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的第一个单打冠军的人。对于我这个八十年代就力主突破“举国体制”的人来说,这样的突破为中国体育创造了一个

声明:《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 中国控烟要走正路 1》为网友平淡是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