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大金融梦



系列专题:马明哲事件

“河上有桥,为什么我要像一位盲人一样冒着被冲走的危险过河?如果我可以多付一点钱,比如通行费,为什么不走河上的桥呢?”——马明哲语

马明哲的前三十年是一个被时代命运抛来抛去、常在别人打牌时看书的年轻人,只是当他一脚踏入金融界,保险圈子里的人说他是“是神,不是人”。

民间盛传马明哲曾是深圳蛇口工业区主要筹建者袁庚的车夫。1986年,招商局集团迎来百年华诞之际,马明哲惊喜地在招商局的历史长河中发现了我国第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的身影——1886年招商局曾在上海成立了名为“仁济和”的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他的一句“一百年后我们重操旧业好不好?”,让袁庚对这个“车夫”刮目相看。

在当时的中国语境下,保险机构更像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公司,国内也仅有人保一家,即便有个别企业家,他们可能会想到月球上面开一个高尔夫球场,也绝然不敢想象,在中国能被批准开一家银行或者保险公司。

不得不提的是,袁庚在相当意义上承担了邓公特区改革探路的急先锋角色。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最早是先有蛇口工业区后有深圳特区。

在袁庚的授意与帮助下,马明哲硬是将执照跑了下来,事就这样成了。1988年3月21日,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平安保险”正式挂牌成立。马明哲也被破格任命为总经理。

aihuau.com

1993年,国务院明确对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而马明哲则看到国际金融业的流行趋势是由分业走向混业,于是他提出了金融集团化的产业设想。鉴于与监管主调大相径庭,马明哲另辟西径,向监管部门报备了集团控股模式:由一个集团公司(或控股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产、寿子公司和投资子公司,由集团控股公司对业务、财务、投资、人事、计划和风险内控等重大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分业模式。

“如果监管部门不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批的话,我们就一直拖。”“拖”的成本很高,监管部门明确规定,在平安分业没有完成之前,不审批平安新的分支机构。马明哲则坚持“不可为,而为之”。他求见监管部门的领导,成天在外面磕头作揖,为了等一个领导说上几句话,几个小时站在街上等,等到半夜,即便提出“只谈五分钟”,依然遭对方拒绝。

 马明哲:大金融梦
大金融梦想的实质则是,平安保险在全国拥有3700多万名个人客户、200万名公司客户以及20多万名销售人员。如何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实现“一个客户多个产品”?

“比如一家企业本来是我们银行的客户,要进口设备,要买保险,为什么不通过平安银行买平安保险呢?我们可以给双向优惠啊。再比如一家企业要上市,平安银行可以为其做上市前融资,也可介绍到平安证券做辅导和保荐,同样可以双向优惠。”平安银行一支行行长说。

平安集团自2001年就已开始尝试在平安产、寿险公司之间开展相互代理业务,推行交叉销售。为更大促进综合开拓业务的发展,平安集团于2005年1月设立综合开拓部,集团综合开拓部定位为产品方的总代理,各子公司则为“产品方”。

“再过五年,等平安的这个销售服务体系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之后,我相信你们将见到一个全新的平安保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2523.html

更多阅读

马明哲:一个客户贡献利润300元

系列专题:马明哲事件 得益于投资收益以及承保利润、综合金融平台,包括执行新会计准则,去年的中国平安[45.31 1.18%]交出了一张这样的成绩单:以每股收益1.89元,位居三大上市保险公司之首。马明哲表示,目前每个平安客户对公司的利润贡献

马明哲:我拿6000万年薪是应该的

系列专题:马明哲事件对外界对自己6000多万元年薪的质疑,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近日回应:“我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酬。我不是完全为了收入从事这份工作,20年来把平安带入世界500强,是我最大的荣耀。”此番言论一出,举国关注。  马

马明哲:2008年度最牛高薪掌门人

系列专题:马明哲事件2008年是值得我们认真记取、认真回味的一年,也是留给我们极大精神财富的一年。中国经济领域、金融领域、资本市场领域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也激起了太多的情感;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也可能留下一丝遗憾。回顾是为了进步

马明哲:爱心兼济天下

系列专题:马明哲事件2009年,中国平安八度蝉联“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五度当选“2009年度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四度蝉联“最具责任感企业”、并首次获评“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同时,荣膺2009年“中国最具和谐竞争力上市公司”

声明:《马明哲:大金融梦》为网友记忆里那片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