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2009年4月19日,我在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第三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讲《精细管理工程》课的时候,谈到了本人首倡的“岗位主人翁”和“岗位将军”的问题,也谈到我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观点:倡导大学毕业生做“岗位主人翁”和“岗位将军”,不倡导大学毕业生做“企业将军”,换句话说,就是不赞成让大批大学毕业生去创业。
所谓创业,我认为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根据本人对创业的理解和解释,不难看出,创业须具备四大要素:
1、创业离不开主体——人。
2、创业离不开信息、资源、机会、技术、平台、载体、财富、价值等客体。
3、创业离不开主体将各种客体进行整合和加工,转化成为新的社会财富、价值。
4、创业离不开某种追求或目标及其实现。
创业离不开上述四大要素,说明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很多创业,只会有理想的开始,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很多创业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创业。
现在,由于很多大学在办学观念、教书育人等方面,存在与社会脱节的较大问题,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导致几百万的大学生,后脚毕业、离开大学校门,前脚就迈入失业的大军里。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毕业的大学生走创业之路,一些大学也是对大学生鼓吹创业多么多么好,鼓动大学生走创业之路。
结合本人大学毕业后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16年工作经历,以及近10年来为众多企业提供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品牌推广等咨询、培训服务的经历,我对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 95%是持反对态度的。
我在海尔集团、清华大学总裁班等很多场合讲《管理创新》课或《精细管理工程》课的时候,常讲到:“如果把国内所有大学里教企业管理的教授拉出来,给每位教授一个企业,让他们创业,不出三年,其中80%的都将倒闭!”
对于我的这一论断,几乎得到了所有学员的认同,这也是一个不用验证的社会现实问题。
既然大学教企业管理的教授,80%的管不好企业,创业难成,那么,大学鼓动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去创业,那必然有95%以上的成功不了。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创业,并能成功的,有没有呢?有,但是,那是少之又少的;就像摸彩票一样,成功的几率小得很。
我认为:
政府让大学生创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大批大学生如果都创业去了,那么,政府“保就业”的责任和压力就相应减轻了。
大学让大学生去创业,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我国的奥数比赛,奥数比赛对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来讲,是一种摧残;让大学生去创业,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摧残。
目前,社会能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有限得很,有限的村官也难容纳下大批的大学生,大学生创业又不是众多大学生能走的路,那么,面对我国几百万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探索、研究,在欠发达地区、艰苦环境中的国有企业里和机关事业单位里,在近二、三年内,试行一种政策,即:让达到一定工龄的职工,提前三或五年退休,以腾出大量岗位,为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
如果能在一定阶段里试行这种政策,我认为,将会带来以下四大好处:
1、能大大促进几百万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解决。
2、能促进欠发达地区人口素质的快速提升。
3、能促进大学毕业生在艰苦环境和岗位里健康成长。
4、让长期在艰苦环境工作并透支健康的职工得到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