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成因 试论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应取的对策(一)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社会中繁荣与萧条轮替成为引人注目的总体经济现象。当前由美国2007年底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科学分析危机的成因,提出解决的途径,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头等重要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成因的基本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而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则是产过剩的危机在信贷金融领域上的表现。因此,要认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首先要对其生产过剩原因进行系统的历史分析。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只会因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有生产不足,而不可能产生因有效需求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同自然经济不同,在商品市场经济中,人们生产的不是一般的产品,而是商品。商品是一种二重物,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出售给人家用,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实现体现一般人类劳动的价值。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商品生产者生产出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取得同其价值等价的货币,才算实现其中的价值,如果卖不出去,那么它就是无用的没有意义的多余物。 因此可以说,在商品市场经济中,生产商品卖不出去的危机的可能性,在简单的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流通中就已经存在了。进而,随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这种可能性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简单商品经济仅仅提供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而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马克思)。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危机爆发所需要的“一系列关系”也就逐步开始形成。如果说,在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简单商品交换中,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必须出售换成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用这货币再去购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其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目的还是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而在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资本流通中,价值和价值增殖本身就成了生产经营者资本家的根本目的,其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或G—W’—G’),是为卖而买。 应该说,为了扩大再生产,任何社会都要进行积累,因此把货币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增加资本,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是把这一职能由资本家来执行。如果包括劳动和资本在内的参与商品交换的各方,不只是名义的而是实际上也都是完全平等的,按价值进行的。那么市场经济这种各自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就不会造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根本冲突,而只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机制本身的调节就能够使供求之间达到平衡。 一般来说,在手工业时代,参与交换的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交换基本是等价的,即使是劳动和资本之间,也是如此。劳动者的工资等于劳动力的价值,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消费的需要,其剩余则用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和相关的费用。在这时,生产过剩危机还没有发展成为必然。然而,到了机器大工业时代,主要作为资本载物的机器等生产手段成了决定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因而在劳动和资本关系中,资本成了强者,劳动成了弱者。在这种情况下, 资本为了求得自身利益——利润的最大化,除了通过改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还会以压低工人的工资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等牺牲 劳动者利益的手段来达到。这种现象使生产扩大和工人消费水平降低并存,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异化与扭曲,随着资本主义积累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为资本所占有,而出现劳动者的贫困化。 还有,不等价的交换,不只表现在劳动和资本之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还发展到不同资本之间,各方面力量强大的大资本,往往成了垄断者,从而出现了大小资本之间的不等价值交换。 劳资之间,大小资本之间的不平等交换,使得社会收入分配出现严重的不公平,不平等,出现了社会人群贫富的两极分化。而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贫富差别的扩大,就必然造成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 为什么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贫富差别的扩大会造成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呢? 首先,消费需求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就是说,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也在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低于收入的增加。这样,一定的国民收入,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造成有效需求下降。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虽随收入的降低而增加,但因缺乏购买能力,造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 其次,投资需求决定于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水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资越少。然而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这一规律决定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而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又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一利息率越来越接近,从而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所以,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公,贫富差别的扩大,就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相对于国民收入的供给来说都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其市场自发起作用,有效需求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不足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可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是由于需求不足,而需求不足是由于贫富差别的扩大,贫富差别的扩大则是由于劳资之间、大小资本之间的不平等交换、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间分配的不公,这种不公又根源于资本对劳动、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垄断和支配,也就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最后,这种由资本支配劳动,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关系,归根到底又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和性质所决定的。 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由此决定的需求不足则是危机为产生的直接原因。然而,马克思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 “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而信用的膨胀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规模的膨胀。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二者的规模同时扩大。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以及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进一步要求扩大信贷规模,制造出虚假的市场繁荣”。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速度却非常缓慢,“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 那么,资本主义的借贷信用规模是怎样扩大并会发展成为金融危机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资本主义借贷同资本主义前的高利贷两者借款目的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前借款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开支,应付意外之需,而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借款目的是为了用别人的钱赚钱。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无论是办工厂、商店,还是开银行,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利润,但是受自有资本的限制,所能获取的利润是有限的。为了以有限的自有资本获取更多的利润,赚更多的钱,人们普遍采用杠杆操作,以自己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去借比自有资产大若干倍的资金用于投资,从而让取得的利润比之于自身资产而言,也相应的扩大若干倍。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不只借钱投资,同时也借钱消费,即“超前消费”,先借钱,再挣钱还。特别是像住房这类长期的但需要费用比较大的物品,多是采用这种形式来实现的。 由于人们可以借款投资和消费,没钱可以先借钱,而再挣钱归还。这样,需求就可以大大扩大了。需求扩大,商品价格也就上升;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从而就推动生产的扩大。而生产的扩大又反过来,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二者的规模同时扩大。 其次,金融创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资金支持和稳定的环境。 今天,一般贷款活动是由银行进行的。而银行经营目的也是为了赚钱谋利。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同样采用杠杆操作。即以自身资产为抵押去借比自有资产大若干倍的资金用于投资。如前所说,由此取得的利润比之于只靠自身资产投资而言,也相应的扩大若干倍。但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同样会使亏损也扩大若干倍。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而是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掉期)。 虽然,保险需要向保险机构(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但是如果不违约,扣除一定保险费,还能净赚相当可观利润。如果有违约,则有保险来赔。所以对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而保险机构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一家拿,比如说5亿的保险金,总计就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因此 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交易,从而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保险机构发现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但是这400亿,是分期给的,比如说,要10年才能拿到,而且有风险。因此,保险机构开始想办法脱手,办法是重新包装一下,把这些CDS设计成金融债券出售。假定每个CDS合同设计为按2亿价格债券,100个总共就是200个亿。这样100个购买者以后就可以赚400亿—200亿=200亿。虽然对保险机构来说比400亿少了200亿,但由此可以立即得到200亿的现金,而且没有风险,因此也是对大家有利,也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这类金融债券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有的人买到金融债券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按220亿出售,赚取20亿。而接手的购买者,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从此以后,这些金融债券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金融债券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0多万亿美元。 上面这一套通过证券债券形式发展起来的经济称虚拟经济,它自身不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但促进直接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资金支持;股权置换、控股收购等产权交易方式的创新,为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便利渠道,促进上市公司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最后,虚假的市场繁荣导致危机的发生。 金融创新唤醒了大量沉睡的资金,让人们可以通过借款,来扩大投资和消费,从而大大扩大了需求。需求扩大,商品价格也就上升;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从而就推动生产的扩大。而生产的扩大又反过来,引起信用规模的膨胀。信用规模的膨胀又提供了更多的贷款资金,扩大了需求,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二者的规模同时扩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但是,这种“透支消费”与“透支经济”,虽然暂时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从而掩盖了本国的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可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它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支撑“今天”,把当下的危机延迟到未来爆发罢了。事实上,在由此引起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生产时,许多产品就已是超出了现实的需求,出现了过剩,只是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罢了。如房地产,通过这样的办法,把房价抬上去了,房价越高,房地产商所赚的利润越多,建房就越多,看上去很是繁荣,而实际上是有价无市,大量的房子已经是闲置着,卖不出去。所以,这种依靠透支未来而取得的繁荣,是一种带着水份的繁荣——虚假繁荣。 即使这种依靠透支未来而取得的繁荣,是一种虚假繁荣,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所投资生产的商品价格上涨,利润可以增加的情况下,一般按时还贷是不成问题的。然由于透支未来的需求是有限的,加上商品供给的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不可能一直上升以至不可避免要下降的。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特别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与利息率提高,更会导致纯利润率的下降以至出现亏损。当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时候,以至于没有“未来”可以透支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而其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美国的“透支消费”、“监管缺位”、 “政策失误”、“低估风险”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弊端等因素所造成的。当然信贷违约首先发生在资信条件较差的次级贷款,这也是事实。但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只是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一个发展环节,一种表现,其深刻根源还是在于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因此。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至于把成因简单归结为“监管缺位”、 “政策失误”、“低估风险”等工作上失误,而不是从制度上找原因,那就更是有失深刻的。 (未完,待续)
更多阅读
转载 试论顾城的《一代人》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
原文地址:试论顾城的《一代人》作者:梦回唐朝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在于,它曾以独树一帜的美学原则回应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思想解放大潮,以它迥异于政治写作的诗歌话语和令人耳目一新的
试论《编辑部的故事》的策略与得失 组策略编辑器
《编辑部的故事》在当年颇热了一阵。尽管在艺术上人们对它褒贬不一,但起码在受观众青睐这一层面上,它是成功的。甚至是轰动一时的。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编辑部的故事》播出时的“盛况”:据有关报载,该剧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先后在全国
试论学科课程的“十化”教学策略 学科德育精品课程
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优化学科教学和提升教学技能?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对此,我们总希望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或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基于这样的目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听课评课实践中,总结出学科教学的“
论文:试论园林景观的设计法则
试论园林景观的设计法则山水清音摘要:景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园林景观设计除了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环境条件外,还应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通常有“比例与尺度、对
试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精神胜利法的特征
阿Q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评论得最多的一部小说。在国外,他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在国内,一代一代的读者都欢迎它,阿Q的名字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阿Q正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