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 分级诊疗关系 中国医改“诊疗”报告 6



(二)只有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才能形成一条低成本、高成效的医疗之路

“简便廉验”的中医无疑是我国在医疗领域所具有的巨大的资源优势,在西方众多的国家已经在由西医所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及其医疗体制中备受高成本、高诊疗费用的高负担长期煎熬的时候,我们国家只有充分发挥自己所具有的医疗资源优势,才能有效地解决所面临的与西方国家同样的医疗困境,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成效的新型医疗之路。这就需要我们的医政管理部门在充分了解中医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发生规律之后,大力发挥中医的各种优势,切切实实地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改 分级诊疗关系 中国医改“诊疗”报告 6

1、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利用中医自医自救的作用

由于中医药知识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直观类比,学习者可以直接在自然环境中对中医药理论进行感性的认知,这就使得中医药知识易学易掌握。由于中医的诊断不使用仪器设备,使用的药物都是来自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这就使得中医治疗能够因地制宜。中医的这种“简便”的特征使其能够得到有效地普及,便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继而患病以后能够自医自救,即使有些在西医看来是大病也能在中医这里得到简便有效的治疗,不用去医院花费高昂的诊疗费用。比如对于胆肾结石的治疗,西医一般是让病人住院接受手术,这就会花费病人较多的诊疗费用,而一些农村地区流传的中医验方则用一种植物药就能治愈,就是地榆的根茎,这些病人自己到田间地头上采挖一些服用,根本就不用去医院。

我们知道利用中医自医自救的现象在古代一直存在着,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在儒家孝道的作用下往往都能自学岐黄之术,由于中医与儒家和道家文化有着同根同源的联系,这就使得他们在精通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很容易把握中医理论,继而对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历史上有部分中医学家就是这样炼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利用西医自医自救是不可想象的,这是因为西医的运用需要在实验室和临床里进行特别专业的训练。

因此,我国的医政管理部门要在中医药理论知识普及方面多做工作,借鉴建国初期的医疗经验,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掌握一些中医知识,在自己或者亲戚朋友患病以后可以就地取材就地治疗。

2、要充分发挥中医教育低成本投资的优势

西医在近代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的,就像其他自然科学知识一样,西医的理论也是研究人员将还原思维作用于人体和自然而建构出来的,它符合理性的抽象特征,具有显著的可重复性,继而具有公共性。西医知识的这种抽象的公共特征为其学院式的规模化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既然西医知识是在实验室里建构出来的,那么西医的规模化传播也必须有着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设施作为辅助的培训工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去学习和把握在实验室里建构出来的知识。无论是规模化的培训还是大量的辅助培训设施,都需要巨量的投资。因此,西医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学院式教育是建立在巨量教育成本基础上的。

中医的教育则不是这样,中医是在上古六经文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环境里生发出来的,与各个文化部门同根同源。一个学者只要具备扎实的古典文化根基,就能很快领悟中医经典,并能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地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古代的医家多是在民间自发而成的,有的是科举不中或者厌弃科举之后自学而成,有的则是拜师学艺而成,这些都属民间的自发行为。因此,古代的医疗资源根本不需要国家进行有计划的大量投资。如今,我国学着西医的院校模式来培养中医人才,并从政策上否定了那些自学和师承而成的民间中医,这不仅明显提高了中医的教育成本,也浪费了大量的民间中医资源。由于中医院校教育西化严重,投入与产出极不对称,大量的投资没有培养出应有的众多的中医家来,多数毕业的中医学生因为体制的原因被迫改行,这是很令人痛心的。

因此,我们国家的医政管理部门在搞好中医学院教育的同时,要革除那些效仿西医的体制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和民间中医教育“零成本”的优势,让那些自学或者师承的民间中医人才能够自发地发挥其救死扶伤的社会功能,同时鼓励更多的民间志士去自学中医,以保证我国有着充足的中医资源。

3、要充分发挥中医诊疗低成本投资的优势

我们知道西医不仅在教育投资上是巨量的,而且在诊疗的成本投资上也是非常之大。西医的诊断依靠的是仪器和设备,西医的药物是用有着昂贵研发费用的生物化学制剂,西医的治疗一般需要病人进行或短或长的住院治疗,西医专业化分工的诊疗特征决定了西医资源的形成必须要进行规模化投资,即一个现代的西医医院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以及药物的投入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国家在西医资源的投资上是巨大的。

与西医相比,大量中医资源的形成只需要很少的投资就可以完成。古代的中医家一般是在自己家里为病人进行诊治的,他们既不需要仪器设备,也不需要病人住院治疗,可以因时因地对病人进行诊治。简便易行的特征使得个体诊所成为中医最合适的存在形态,而这些个体诊所也是自发出现的,他们不需要政府进行一分钱的投资。但自从西医传进中国后,我国政府效仿西医院建立了大量的中医医院,这些中医医院由于西化严重,在仪器设备和相关设施的投资上已经与西医医院相差无几。就像中医院校的高投入低产出一样,西化的中医院也是高投资低成效,在国民医疗体系中没有发挥出中医应有的优势。非但如此,中国政府为了保持医院的垄断地位,极力限制全国各地中医个体诊所的开办,这就进一步遏制了中医资源优势的发挥。

因此,我们国家的医政管理部门在搞好中医院改革的同时,还要废除那些限制民间中医开办诊所的限制,为这些民间自发形成中医的优势资源个体诊所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保证这些民间个体中医诊所在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的同时,也能充分展现自己应有的救死扶伤的社会功能。

4、要充分发挥中医未病先防的养生保健功能

我们知道西医只能针对已经发生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当疾病已经形成的时候再去诊治,虽然“亡羊补牢”时不尚晚,但这不仅要耗费大量的诊疗资源,还会增加广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而病人的疾病最终要社会来买单。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始终保持健康呢?这就要涉及到中医的优势。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未病先防的思想贯穿在中医理论的始终,具体体现在中医养生理论之中。从《黄帝内经素问》的文章排序来看,开始几篇中就系统地论述了中医的养生观。诸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首先指出了纵欲竭精对身体的危害,认为一个人如果纵欲无度,必然会导致真散正虚,肌体容易遭受邪气侵袭,继而患病和减少自己的寿命;《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则从自然变化的角度要求人们遵循四时和阴阳变化的规律,达到趋吉避凶、养生尽年,提出了“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以及“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知已乱治未乱”的重要理论。

虽然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是以提倡人们寡欲自然的行为方式而表现出来的,但它还包括了众多的行为方式,具体有气功(导引、呼吸吐呐)、太极拳、按摩、药膳、书法(主观上用于健身)等等,即凡是人们自觉的按着中医理论的指导进行的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包括在中医的养生文化领域里。

我们国家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医养生保健文化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健康,还能大大地减轻国民医疗的负担。因此,国家的医政管理部门应该在国民之中大力宣扬中医的养生保健文化,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产业来建设,这将是利国利民的千秋伟业。

中医的存在是我国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资源优势所在,我们国家应在西医已经给人类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危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中医的简便廉验以及治未病的优势,不断地弘扬中医文化,壮大中医诊疗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看病难”也可解决“看病贵”的医疗民生问题,进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成效的新型医疗之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32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富豪特别报告:问题富豪平均40岁出问题

中国富豪特别报告:问题富豪平均40岁出问题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1月18日14:06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月18日下午消息,胡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富豪特别报告”显示,12年里榜上的“问题富豪”只有24位,占上榜

数字精灵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解读 驱动精灵2012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解读2012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此次蓝皮书发布得到了诸多教育专家、学者、关心高等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2015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营养学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调查(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T·Colin Campell phD(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Thomas M CampellⅡ张宇晖 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康乃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颠峰之作吉林文史出版社担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知乎

本书是06年9月份上市的。对于关注自身健康的人来说,这本书可是太棒了。之所以说它好,用全国政协委员陈君石的话说,这本书是可靠,可信,可用,可读。书中提出了很多石破天惊的说法,比如牛奶里含有的某种成分会促进癌症的发展。多食用动物性蛋

声明:《医改 分级诊疗关系 中国医改“诊疗”报告 6》为网友相逢万绪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