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经验谈 研究工作经验谈



在细致地看完宏观经济学后,发现曼昆实在是了不起,他那菜单成本和鞋底理论真的是太经典了。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认为他已经做到极致。我认为有三点:第一,他给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哈佛大学的学生讲课;第二,他编写了世界上都在使用的基础教材——《经济学原理》;第三:他在宏观经济学享有成就,自己一个人能带领一个学派(新凯恩斯学派)独占宏观经济学主流,而且在宏观经济学上有自己的原创东西。这三点足可以证明Mankiw是世界上伟大的经济学家。

十分喜欢 Mankiw的文字,太舒缓了,最近看了几遍关于他的学习经历的文章,拿给大家分享。

原文:N. Gregory Mankiw, My Rules of Thumb, The American Economist

译者:sen@豆瓣网
转载自:http://sunnyfisher.blog.sohu.com/

说明:很喜欢这篇文章,就译了出来,希望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几乎所有的人命、书名、术语和机构名称,以及一些细节,都采用了骆楠的译法。翻译本文纯属个人行为,请勿将译文作商业用途。

  

编辑给我布置的题目是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提起笔来,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人在公众面前自省时,很容易变得虚荣,而公开自己的虚荣心毕竟不是好事。我并不太清楚别人为什么要关心我的性情——可能除了与我为伍的同事、学生和家人,他们别无选择。

 

不过我个人很喜欢读别的经济学家写的这类文章。它们能在某些方面启发我,最起码能满足我内心深处的偷窥欲。所以我想,写一篇短文讲讲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无妨,至少还有娱人之用。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我在工作中遵循的六条原则,都是经验之谈。我写下这些文字的用意,主要在于描述自己的行为。并不是说我的工作方法一定对他人有重大价值,但或许有所裨益。如果有人发现这些经验确实有用,确实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那就再好不过了。

  

经验之一:跟从良师

  

我的教研技能学自四位卓越的经济学家。这点可能是由于我自身良好的职业规划,更有可能只是运气不错。

  

1977年的春天,我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新生,哈维8226;罗森(Harvey Rosen)教我们微观经济学原理。在我的印象中,哈维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讲课浅显易懂,内容又极其丰富。每堂课上他都会抛出大量新颖、深刻的见解,甚至让我感到应该学一辈子。不过当然了,我没有真这么做。微观经济学原理是我修过的所有课程中最为精彩的一门,后来的经济学课都显示出收益递减的性质。

大一暑假里,哈维雇我做他的研究助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为何要雇我。当时我只修过两门基础课,对经济学知之甚少,倒是懂一点电脑编程(我的研究助理对此感到惊讶,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样的人力资本早就过时了)。不管原因如何,总之哈维雇了我。事实证明这段经历是无价的。那个时候我几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跟哈维现学。在我看来,能在一整个夏天受教于最优秀的老师和学者,实在是无可比拟的学习经历。直到今天,我也没能再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学到如此之多的知识。

  

后来我的兴趣转向了宏观经济学。在普林斯顿念四年级时,我选修了艾伦8226;布林德(Alan Blinder)为研究生开设的宏观经济学。他也是一位极优秀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写学位论文。我试图在论文中解释实际工资的周期性变动,这个问题至少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来就一直困惑着宏观经济学家。后来艾伦选出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与我合著了一篇论文,并发表在《货币经济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上。更重要的是,我在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逐渐确信,要理解商业周期,商品市场的不完善至少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同等重要。在这一信念的引领下,我最终选择从事如今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1980年秋,我被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录取。当时拉里8226;萨默斯(Larry Summers)还是一位年轻的助理教授。他的积极热情、广博的学识,还有敏捷的思维,都深深吸引了我。那一年在学校里,我们相谈甚欢,第二年夏天在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时也是如此。1982年9月,马丁8226;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让拉里到经济顾问委员会(CEA)工作,拉里把我也带上了。彼时拉里已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经济学家,只不过尚未成名;我能在那段时间里与他亲密合作,实属幸运。

  

回到麻省理工学院以后,我又在斯坦利8226;费希尔(Stanley Fischer)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他也指导我们班的其他许多同学。斯坦利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堪称典范。授课时,不论主题多么繁复,他总能给出清晰、公正的讲解。提建议时,他总是鼓励学生以最严格的标准做最感兴趣的领域,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遗憾的是,我的那篇论文纯为了学位而写,和这些年来的许多论文一样,只是把一些关系不大的文章拼凑在了一起。论文的题目也极端乏味:论消费。

回忆这四位恩师——罗森、布林德、萨默斯和费希尔,我发现自己在这些年里养成的许多习惯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勤奋写作、偏向于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再有就是认真对待教学的态度。

  

我的这四位导师都乐于在学术界之外找到更多的听众。他们都曾在研究之余前往华盛顿担任政策性职务。他们中有三位编写过教科书,其中两位还写了不止一本。

  

跟从良师的好处显而易见。正如父母能决定你的个人前途,导师将决定你的学术前途。导师同父母一样赋予你价值。他们以行动而不是言语,间接教会你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他们与父母的主要区别只在于,父母是命中注定的,导师却是可以选择的。

(感:不记得是那位著名经济学说过,获诺贝尔奖的秘诀就是:跟随诺奖获得者们学习研究,这话一点不假,但不要过于功利,你跟随是因为你喜欢,你要做最好的研究,而不是要纯粹为了获奖。其次,也不要把选择的机会仅仅是放在读硕攻博上,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选择的)

  

经验之二:与人合作

  

我很幸运能与众多极有天赋的人合写论文。按大致的时间顺序来讲,我的合作者包括艾伦8226;布林德、布赖恩8226;布利耶、拉里8226;萨默斯、胡利奥8226;罗滕贝格、马修8226;夏皮罗、戴维8226;朗克尔、埃弗里8226;卡茨、鲍勃8226;巴尔斯基、史蒂夫8226;泽尔德斯、杰夫8226;迈伦、迈克8226;惠斯顿、约翰8226;坎贝尔、安迪8226;埃布尔、理查德8226;泽克豪泽、戴维8226;罗默、拉里8226;鲍尔、迈尔斯8226;金博尔、戴维8226;韦尔、奥利维尔8226;布兰查德、苏桑托8226;巴苏、罗伯特8226;巴罗、泽维尔8226;萨拉-i-马丁、鲍勃8226;霍尔、尼科8226;坎纳和道格8226;埃尔门多夫。这些合作者中,有的是我的导师,有的是我的同辈(大多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还有一些是我在哈佛的学生。这些年里,我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与他们一起完成的。

  

为什么这些合作者对我如此重要呢?亚当8226;斯密那个大头针厂的著名故事道出了其中一个原因。斯密发现,大头针厂之所以产量高,是因为实行了专业分工。与此类似,研究工作也是某种形式的生产。做研究需要多种技能:确定问题、建立模型、给出定理、收集数据、得出结论。少有经济学家能同时胜任所有领域,因此多位作者一起合作,往往比各自为政来得轻松。生产知识与生产大头针一样,也能依靠专业化提高生产率。(奇怪的是,亚当8226;斯密并没有像自己分析的那样,与别人合著《国富论》。)

与人合作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在工作中不必过于孤独。研究与写作都是寂寞的工作,很可能需要人长时间对着纸笔或电脑,无法与他人交流。有的人可能会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但我并不喜欢。与合作者进行讨论,能为工作平添几分乐趣。

  

与人合作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优秀的合作者能够帮助你不断进步。最为成功的合作能让每个人都从中获益。合作者能帮助你拓宽知识面,提高技能,也能暴露出你的偏见。即使在合作结束之后,这些宝贵的经验还能带到往后的研究中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合作者都在许多方面成为了我的老师。

(感:同高手下棋,棋艺才会越来越高。贤才之积聚,同样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绝对属于外部规模经济,亦即溢出效应)

经验之三:广泛涉猎

  

我的一生因兴趣广泛而受益。(或者也可以说,因不够专注而受苦。)我在童年时代有诸多爱好,收集过硬币、邮票、贝壳、岩石、大理石、棒球卡和竞选徽章,养过海龟、蛇、老鼠、鱼、蝾螈、变色龙、鸭子,还有考克斯班尼猎犬。高中时我下过棋、击过剑、航过海。不过这些爱好早已不了了之(但我还养了只名叫凯恩斯的博德犬)。

  

大学时代,我每个学期都会换好几次主修方向,一般是在物理、哲学、统计学、数学和经济学之间跳来跳去。大学毕业后,我的道路更是曲折多变。从前往后数,我在国会预算局渡过了一个夏天,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学了一年,在哈佛法学院学了一年,又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干了一个夏天,之后在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了一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念了第二年并取得博士学位,又在哈佛法学院学了一学期,接着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当了一学期讲师,教统计学和微观经济学。1985年,我终止了法律学习,做了哈佛经济系的助理教授,第一年里教经济学原理和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

  

 高考状元经验谈 研究工作经验谈
如今我已在哈佛工作了十余年,算是个奇迹。哈佛是工作的好地方,但我时不时会产生离开的冲动,总想做点别的什么事。我之所以留在这里,一大原因是哈佛跟国民经济研究局离得很近。每年国民经济研究局都会就各种主题召开许多会议,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经济学家前来参加。我在研究局里有一个办公室,感觉跟每过几天就换一所大学差不多。

  

广泛的兴趣(分散的注意力)也能解释我研究主题的多样化(不连贯)。我的研究涉及过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就宏观经济学而言,我发表的论文涵盖了价格调整、消费者行为、资产定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等题目。我甚至还跳出宏观经济学的范畴,研究过不完全计划生育下的人口出生率、对附加津贴的税收、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进入、住房需求的人口统计决定因素等。这些研究都是兴趣所致,并未受任何宏大计划的统领。

提出新的想法,是研究过程中最困难、最不受控制的一环。不过广泛的兴趣多少能降低这一步的难度。显然,广泛的兴趣能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这就好比矿工要找到金矿,最好是进行大范围挖掘,而不是流连在一小块地方上。此外,对某个题目的思考也能激发对其他题目的灵感。这一点尤其重要。譬如说,我就是在法学院参加垄断定价与反托拉斯政策的研讨班时,开始思考菜单成本和宏观价格调整问题的。你往往能在不经意间收获新的研究想法。

  

当然,广度也是有代价的,比如我在写开题报告时就颇伤脑筋。我总是想这么写:“我打算在未来几年中研究我感兴趣的任意课题,请出钱支持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研究经费的人都希望我至少凑出一份长期研究计划。

  

广度最大的代价在于缺乏深度。我的研究领域实在太多了,每个领域都无法做得像专注研究时那样深入。有时候我为此感到些恐慌。谨慎选择合作者能减轻这一问题,但也无法彻底解决它。我敢说,不论我研究的是哪个主题,总有人花过比我多得多的时间思考它。所谓倾一生之力以博一技之长,此话不无道理。

  

但我不会这样做。天性如此。 

 

(感:所有的学科,再往上走,都是哲学。所以,涉猎广泛的好处在于,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至于在某一方面碰上问题时候,可能从另一条路来加以解决。)

  

  

经验之四:分配时间

  

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的。过去我会应邀参加每个学校举办的研讨会,评议会议组织者送来的每一篇论文,审阅杂志编辑给我的每一篇论文,写系主任要求的每一封推荐信,参加院长指定的每一个委员会。

  

凡事都需适可而止。慢慢地,这类请求越来越多。在我到哈佛任教的几年之内,一味答应的成本已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我开始意识到,过多的职责会让人变得不负责任,因为它们会占用本应花在要事上的时间——教学和研究才是最重要的工作。现在,我会拒绝研讨会组织者、会议组织者、杂志编辑、系主任和院长他们提出的绝大多数要求。

  

我在分配时间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决定从事哪些研究项目。我几乎无法在任何一个项目结束之前预料到它的成败。即便是在完成论文之后,我也无法精确料到他人(譬如编辑和审稿人)的反应。因此,我的策略就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同时也适当考虑一下能否找到和我一样热情的优秀合作者。有时候,我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却发现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乏善可陈,那么我就会强迫自己忘掉沉没成本,转向另外的课题。

我还花了不少时间编写教科书。我写过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现已出到第二版。目前我正在写一本经济学原理的教材。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有时候别人会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那么让我稍微解释一下吧。

  

编写教材也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因此具有教学的各种利弊。主要的弊端是得占用时间,而时间是学者最重要的资源。

  

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写教材与授课一样,都值得投入时间。好处之一当然是可以挣钱。毕竟世界上没几个人能仅靠创造知识营生。大多数学者也会花时间传授知识,授课是其中一种方式,写教材则是另一种方式。迄今为止,我能靠向学生传授知识挣到足够的钱,因此不必为了混口饭吃去做有偿顾问之类的事。

  

显而易见,授课和写书最直接的好处在于,你能借此塑造学生的思维。经济学这门学科并不像牛顿力学和欧几里得几何那样简单明了。教授经济学时,你有很大的余地选择讲什么和怎么讲。你的选择将反应你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课堂里的老师和教科书的作者都负有这样的责任,只不过后者的受众更广。对希望将自己的理念传给下一代的经济学家而言,教科书是最为有效的工具。正是因为教科书对经济学发展方向的影响之大,许多频频在学术刊物上发文的作者也加入了编写教材的行列,比如萨缪尔森、鲍莫尔、布林德、斯蒂格利茨、巴罗、多恩布施、费希尔,等等等等。

  

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好处是,授课和写书能够激发研究灵感。每当你不得不向别人解释某个问题时,你都必须比平时思考得更全面、更彻底。口头解释和笔下解释皆是如此。备课和起草教材章节,都能暴露出你理解上的不足。当你试图弥补这些不足时,也许就能获得研究灵感。简而言之,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这两种生产活动相辅相成,这也是它们能在大学这一“企业”中并存的原因。

  

最后,编写教材还能提高写作技巧。这是我下一个要谈的问题。

(感:学会拒绝,学会经营自己,不要总是跟着别人走,做自己的主人!才有可能主导自己,有所作为)

  

经验之五:锤炼文笔

  

窃以为我的写作还算过得去。倒不是因为我天生就会写,而是决心与努力的结果。这点成就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我总是安慰自己说,事实上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经济学家往往会低估文笔的作用。我想其中的原因在于,我们喜欢把自己看成科学家。写文章就是为了表达科学真理,下笔时是仅做到通顺还是力求优美,并无伤大雅。既然如此,何必在意文笔呢?自然没有人会真的认可糟糕的写法,但整个学术界却在下意识地如此对待写作。正是这种态度,让经济学变得更加沉闷。

抛开同行们对写作的不良态度,优美的文笔对获得成功实在至为有益。众所周知,罗伯特8226;索罗和罗伯特8226;卢卡斯都是很重要的经济学家,同时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优美的文笔让他们更为声名显赫。

  

每当你坐下来写点经济学的文章时,都是在从事某种联合生产。每篇文章都有两种关键特征:形式与内容。对于文章的生产者而言,形式与内容是替代品。花越多时间剔掉被动语态,花越多时间把“which”改成“that”,能用在经济学问题上的工夫就越少。但你若想成为成功的生产者,就必须考虑一下消费者。对于文章的消费者而言,形式与内容是互补品。每当我看到索罗和卢卡斯的文章时,就有读下去的欲望,这不光是为了获得乐趣。形式与内容俱佳的文章,远比仅擅长一方面的文章有吸引力。要想成功兜售内容,你就必须注重形式。换句话说,要想拥有更多的读者,你就必须锤炼文笔。

  

写作与做木工一样,都是种手艺。有的人天生就有优势,但任何人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提高写作技巧的第一步是下定决心。之后的事情就跟学习别的技能一样了。通过阅读RATS指南,你能学会如何做回归;通过阅读文体方面的书籍,你也能学会如何写得更好。我经常向学生推荐斯图伦克和怀特的《文体入门》(The Elements of Style, Strunk and White),很多人居然从未听说过这本书。(你可以把这本书放在洗手间里,一有时间就随便打开读一读。)我还向学生推荐过威廉8226;津泽的《如何写好文章》(On Writing Well, William Zinsser),帮他们学写作;唐纳德8226;麦克洛斯基的《经济学修辞法》(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 Donald McCloskey),帮他们学说理。

  

要提高写作技巧还得不断练习。阅读RATS指南能让你知道如何做回归,但并不能让你轻松驾驭这项技能。你需要打开电脑,亲自动手试几次。你会看到自己犯的错误,意料之外的毛病,以及指南上遗漏的内容。写作也是如此。写得越多,就能写得越好。回顾我的学生时代,有一段记忆异常鲜明,那就是上(私立)高中时,我经常被迫写东西。总会有写作任务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当时我觉得学校的政策不可理喻,如今却对此深怀感激。正是这些训练让我现在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把文章写好是件很辛苦的事,需要你修改、修改、再修改。当你觉得已经改得不错了以后,还得再改一次。好的文章读起来有趣,写起来却并不轻松。(我曾问过约翰8226;肯尼斯8226;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如何才能写出广受欢迎的文章。他说诀窍就是不断修改。大约要改到第五稿,才能真正进入状态,写出人人爱读的东西来。)

  

幸运的是,现代科技让写作变得简单。我直接用Wordperfect软件写东西,不需要纸笔或是秘书,因此能写得更快。但凭借现代科技,人们也更容易生产出劣质文章来。往后好文章和坏文章的供给都会越来越高,坏文章的需求则会保持在较低水平,所以在均衡点上,生产劣质文章的回报并不高。

  

与此相反,好的文章将带来丰厚的回报。用优美的文笔写下你的观点,能为你赢得更多的读者,更仔细的聆听。此外,你还能从中获得满足感。作者在回首写作过程之时,当能感到愉悦,并看到自己出色地表达了观点。我并不喜欢写作本身,但乐于拥有写作的经历。

(感:知识容不得半点马虎,真正掌握,深刻领会。总是不求甚解,难成其就)

  

经验之六:从心所欲

  

很久之前我读过一本书,并从中学到了幸福的真谛:找到自己的爱好,继而找到愿意出钱支持这一爱好的人。

  

体悟这一真谛时,我还很年轻。当时我喜欢驾小帆船比赛,所以我的第一份暑期工就是去教航海。(我的老板每小时收15美元的学费,却只给我两块二毛五的最低工资。这是我的第一堂经济学课,见识到了何谓垄断性竞争。)不过我也知道,要遵循这一真谛,有时会遇到困难。那个时候的我,根本就想不出如何才能找到付钱给我,好让我一辈子都塞帆船的人,这让我多少染上些青春期忧郁症。还好长大以后我的兴趣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我在选择研究题目时,时刻牢记着幸福的真谛。编辑和会议组织者经常邀请我按他们的想法写一些特定的题目,大部分都被我拒绝了。(这篇文章属于为数不多的例外。)我知道,除非编辑给的题目符合我的兴趣,否则我不可能乐于动笔,也不太可能写出好东西来。我做研究的方法是,先确定想写的题目,再看看能否找到出版成果的人。如果我当前的兴趣恰好与某个会议组织者一致,那就再好不过了。参加会议是出版成果的便捷途径。同时,会议邀请也能帮我从脑海中众多研究项目里做出选择。但总的来说,题目是否让我感到兴奋,这才是我着手某项研究时最重要的考虑。

  

研究生开始写学位论文时,常常让我提一些战略性建议。哪些研究领域最为热门?哪些题目能帮他们在最好的大学谋得职位?我能够理解学生的这种行为,但是那些希望以研究为事业的人不应该这么问。我告诉学生要多考虑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了解点什么?我从这个世界观察到了什么,疑惑过什么?我为哪些题目兴奋不已?

  

需知道做研究不同于挖水沟。毫不喜欢挖沟的人也可能挖出很棒的水沟来。但是要把研究做好,就必须对将要研究的题目充满热情。唯有热情可以激发创造力。仅以事业有成为目标,并不能生出这样的热情来。

  

大多数人都是因痴迷于自己的专业才开始学术生涯的。正因为此,在各行各业中,教授对工作的满意度位居前列。教授们不但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还找到了愿意为此出钱的人。

(感:很多人做出成就,决不是什么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使然,而是出于纯粹对于真理的兴趣,伟大的发现往往是伟大的人士的兴趣使然,不经意间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所以要找准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认为值得奋斗的动力,这倒不一定是学术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353.html

更多阅读

学霸的极致,2014年高考状元的那些事儿 买状元学霸笔记有用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扬。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放榜季。最引人注目者当属高考状元。但今年状元似乎不见了。昨日午后上街的法制晚报,头版即是《文理头名全女生》,内版报道中也通篇不见状元二字,而是采用了“文科头名”与“理科头名”

2014高考状元 历年高考状元名单

2014年全国高考状元榜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北京状元榜姓名:孙一先分数:704分学校:清华附中经验:她热爱写作与戏剧,曾在清华附……[详细]姓名:刘倩莹分数:719分学校:北师大二附中经验:刘倩莹不属于刻苦型

2014高考状元笔记 高考状元历史纠错笔记整理 高考状元卖笔记

高考状元历史纠错笔记易错点 1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易错分析: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

2014高考状元榜:四川陕西湖南江西河北湖北浙江

2014高考状元榜:四川陕西湖南江西河北湖北浙江2014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各省市的高考状元,也相继出台。以下为部分地区高考状元金榜:2014四川理科状元:成都七中封凡 687分2014宁夏文科状元:石嘴山三中李昊辰 641分2014宁夏理科状元:银川一中

声明:《高考状元经验谈 研究工作经验谈》为网友得不到的就毁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