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学有个基本主张:公众参与是社会政策的基石。昨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社会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细节决定成败。然而,当公众满腔热情地为了“参与”而认真阅读这份“征求意见稿”时,却发现面对的基本上都是隔着一层或几层窗户纸的“原则性”话语:要说不明白,好像也明白;但要说明白,又透着糊涂——通篇都沉浸在这样语境中,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不明白其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公众恐怕只好再次知难而退了。 按国际惯例,要让公众“参与”讨论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让公众明白:政府准备要干的是怎样的一件事?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投入多少资金?干好了人民群众可以得到怎样的好处?……这些问题需要用深入浅出的群众语言一一向公众交代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有讨论的基础。拿医改方案中具体的问题来举例,譬如所谓“农民工异地接续问题”。其实,从理论上说,医疗保险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现收现付,以支定收”的,简单地说,就是交一年、管一年。这样农民工的“接续问题”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到了哪个城市,就按这哪个城市的标准缴费和享受待遇。现在的问题是,按现行政策,退休以后个人就不交费了,这个问题难解决。好在还有个“个人账户”,现在这是个无用的政策设计。但这个账户可以转为积累着等到退休后使用,让农民工在工作转移时把“个人账户”带上,以后的问题就好办了。 现在,老百姓最关注的是“看病难、看病贵”,那么,就应该很有针对性地从“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方面,对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一一说明。并且应该解释清楚,为什么采取了这样的措施,看病就不难、不贵。要是在一些方面尚不能一蹴而就,那也负责任地应该作出说明,为什么要逐步到位,怎样逐步到位。有些方面有难处,也应该坦诚地告诉公众,并请他们一起来想法子。这才是政策征咨询应有的做法,也真正表达出期盼公众积极参与的诚意。 近年来,类似的“民主”也已经有过好几回,譬如“黄金周”和“带薪休假”的讨论。但是,事后总让人想起“叶公好龙”这个成语。给人的印象是:人民群众真正要来参与了,“叶公”本人倒是吓着了,总想糊弄一下过了关就万事大吉。而公众则只能对着三维立体的“画饼”,看着、看着也就算是饱了。 真诚地希望:这次医改征求意见,各方都应该是充满诚意的。这种诚意应该表现为:应该有“决定政策的人们”负责任地出来与公众对话,进行沟通。因为健康问题,或者说医疗卫生问题,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古今中外,但凡将社会经济风险作一排序,疾病风险都是独占鳌头,原因是疾病风险绝对是个人和家庭无法应对的。一个人、一个家庭要存多少钱才能算得上是未雨绸缪了呢,可以说永远没有把握。你不可能预测自己或家人会得什么病,要化多少钱。同时,疾病风险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但是,就社会整体而言,疾病风险在宏观上又是可以把握的。生病的总是少数,而且会趋向一个常数。所以可以用互助互济的社会保险的方式来应对。 现代社会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沟通和互动,政府和人民群众需要沟通和互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公众之间也需要沟通和互动。如果有一场全民参与的关于医改的大讨论,既可以让公众看到自己的权利可以怎样得到实现,也能看到政府和医疗服务机构的职责和困难。可以说,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肯定不能一蹴而就,所以,经过沟通和互动达成的社会共识可能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