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了,残奥也要结束了,北京的道路交通管制也快结束了。网上很多关心北京问题的网友们在讨论奥运后北京的交通如何管制的问题了。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周正宇也出来解答:车辆单双号限制措施9月20日结束。目前有很多呼声,包括赞成的及其他方面的反应。赛时交通特别政策,给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政府正在研究是否继续沿用?
我觉得,不论奥运解禁后北京道路上的车辆会不会发生“井喷”,把一个临时的措施,简单地进行类比,就推广成为一个永久的措施,是欠妥当的。
实行单双号的措施,肯定能减少路面交通的拥堵,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单双号制是以损害车辆拥有人开车出行为代价的。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强制措施,不会引起人们过度的反应。但是,一旦把它变成一个永久性的措施,诸如合理性的问题、合法性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地冒出来。最简单的一点,大家买车的时候,并没有单双号的限制。政府现在单方面变更出行限制,是明显的不合理。这不是简单的养路费减半的问题。因为,购买车辆的人并不是以少交养路费为目的,而是以出行为目的。单双日制度侵害了他们开车出行的权利。更何况,政府收取养路费本来就是缺乏法律依据的,早就该免除。
奥运期间北京的城市道路通畅了许多,但是这不仅仅是限制单双号的结果,政府机关封存了大量的公车,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外地进京的车辆和人员的减少,进京流动人口的减少、暑假外出旅游等也都对缓解交通的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单双号的限制,作为一项临时性的措施,又有奥运概念的支撑,人们都会采取宽容的态度来将就。但是,一旦把它变成永久的举措,人们便不会永远将就。于是,我们看到将是车辆的猛增。比如公车,领导们显然不能满足一天有车一天没车生活;工作更不可能一天做,一天不做。于是,新的公车将会大量的增加。而对于一些富裕的家庭,也不会满足一天有车一天没车的状况而购置第二辆车。而北京市警方已经为购买第二辆车上牌子提供了方便:已有一辆车,若另外购买一辆车上牌时,车主可向车管所民警申请与已有车辆号牌尾数单双互补的号牌,以方便单双号期间出行。现在车子便宜,相信有不少家庭购买第二辆车子的意愿马上就会变成现实,以应对永久的单双号措施。于是乎,我们推崇的实行单双号的永久措施,离开它限行的目标就越来越远了。到头来,马路上的车辆不见少,但停车的车位却更加紧张。而公车的增加更会加大财政的支出。这决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有人说:北京在奥运期间对机动车限行后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赛会期间空气质量全部达标。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大幅度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及二氧化硫浓度降幅达60%以上。我不否认限制机动车出行可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但是,把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全部归功于机动车的限制措施也是有失偏颇的。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在奥运期间,不仅是北京市,甚至河北、天津都对在建的建筑工地,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实行了严格的停工停产的限制措施。这些都对改变北京的空气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的很多官员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却总是不接受“鲧”治水的教训,只懂得水来土掩。“疏”与“堵”是大禹和鲧治水的本质区别。
就环保问题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对于环境的治理也应该采取疏导的方式,而不能采取“堵”的方法。对机动车实行限行的措施就是一种“堵”的态度。就像洪水一样,长期“堵”的结果必然导致泛滥。环保,关系到我们全体百姓自身的切实利益,在全社会倡导环保,鼓励人们过环保的生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倡导环保,政府部门应该身体力行。
就拿限制机动车这个事情来说,我们首先就应该从限制公务用车入手,不仅要限制公务车的出行,同时还要限制购买公务车。公务用车不仅在使用频率上远远高于私家车(一辆公务车大约相当于六辆私家车),而公务车的一切支出都是在侵蚀着纳税人的利益。公务车的大量存在,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腐败。所以,依我之见,不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从道路通畅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有必要去大量限制公务用车的购买和使用。当砍掉80%北京市的公务用车以后,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快捷的交通和蔚蓝的天空,社会还能减少腐败。在限制车辆的问题上,如果政府带了头,我们还愁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吗?
“疏”还是“堵”,这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