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 “粮食补贴”政策应该更趋合理



  近日里,媒体已经几次以类似“袁隆平称国家现有粮食补贴政策并不合理”这样的题目刊登了对袁先生的访谈。在《瞭望东方周刊》最近的报道中,面对记者的提问“现有的粮食补贴的方式需要改进?”袁先生回答道:“现有的粮食补贴政策,并不合理。一是补贴太少了,农民种粮的收益远远不及外出打工的收入,二是补贴的参照标准有问题:按土地面积补贴,种一亩地给多少钱,种好种坏一个样。”

  近年来,粮食直补政策的确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也被作为政府关注民生的德政广为宣传。但是,如果更加深入地去研究问题,可以发现,这项政策在设计上的确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是,粮食直补的对象是按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土地面积来落实的,因此,有可能真正为国家贡献粮食的农民却未能得到“粮食直补”——此话怎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有位在黑龙江农村工作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位种粮大户,承包了600多亩地,这一年,粮食大丰收,种粮大户挣了不少钱。一高兴,第二年就扩大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虽然还是大丰收,可到秋后一算账,收入上却是亏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扩大”的部分是别人的承包地,地租给他了,但“直补”却没有跟着来,于是他吃亏了。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 “粮食补贴”政策应该更趋合理
  还有一个故事,是自己亲身的经历:在北京坐出租车,与司机聊天,问起他的家计,答曰,家里承包的土地都租给安徽人种了,自己出来开出租,但“直补”仍然有份,司机跟我直夸“政策好”。

  恰好在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的前夕,到青海格尔木一家很现代化的化肥厂参观。当地的领导告诉我,化肥的价格马上就要放开,他们的日子就要好过了。因此,我常常有意无意地把“粮食直补”与农资价格放开联系在一起。窃以为,其实粮食直补是把原来给农资行业的财政补贴直接发给农民了,以此换来农资在市场化方面大大地进了一步。虽然这种简单化的联想遭到很多农业专家的反对,但我却始终解不开这个结。

  农资价格放开后,其涨价的幅度大大高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因为后者一直受到非市场因素的限制,谷贱伤农,种粮的农民吃了不少亏。袁先生说“补贴太少了”,对应上述分析,我举双手“挺”他。

  因此,我非常赞成袁先生的意见,“应该按农民卖给国家的粮食数量进行补贴,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这似乎是政策调整的一个基本方向。但是如果仅仅这样做,是否还有不妥的地方,因为种粮自己吃的农民似乎也应该得到补贴,原因是农资涨价了。鉴于此,提出这样的建议:其一,现行的以承包土地面积为基础的粮食直补政策可以不变,但鼓励甚至规定承包了土地又不种地的农民(很别扭的说法),必须把土地转包或出租给种地的农民,而且“直补”随打下的粮食走。其二,粮食补贴应该进一步增加,增加部分则“按农民卖给国家的粮食数量进行补贴”。

  最近,有农村政策专家披露,今年虽说灾害多多,但粮食大丰收已成定局。在如此国际环境下,能够有这样的利好消息,真是令人振奋。应该感谢中国的农民,更应该善待中国的农民,这也应该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465.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_cxy2560 对中国外交形势的看法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作为基层干部了解一些外交政策、知道

我国艺术品行业政策与行业规范介绍 介绍一件艺术品作文

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虽然是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但是国家政府通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更为我国艺术品市场营造了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体现了积极而有小的推动作用。2011年时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政府政策和行业

2016年最新财税政策 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众所周知,恰当的财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现阶段,对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和行业,我国应积极利用财税政策鼓励其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的良好互动。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考虑,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

2016年出口退税新政策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力研究

     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务规定,将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中已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种税收制度,其目的是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

声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研究 “粮食补贴”政策应该更趋合理》为网友王者之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