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扩内需”可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封闭,不断走向开放型经济。因而,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之高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不过,比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好处的同时,中国的出口企业也不得不直接面对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冲击。

  现在,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国际市场需求形势也很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一再萎缩。相对来说,2008年末的形势是“急转”,而2009年初的形势却要用“直下”来形容。据海关统计,出口贸易在2008年11月和12月同比分别减少2.2%和2.8%,下降幅度比较有限,而在2009年1月和2月,出口贸易额则同比分别减少17.5%和25.7%,下降幅度令人惊诧。

  据了解,现阶段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订单,轻则导致出口企业开工不足,被迫裁员,而重则导致出口企业破产倒闭。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就有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关门大吉,特别是沿海地区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企业倒闭的问题最严重。

  应当看到,任何金融危机都不可能没有结束的日子,因而,现阶段的出口规模下降应当是暂时的。可是,一旦出口企业倒闭之风形成气候,出口规模的下降就有可能长期化。果真如此,纵然国际市场需求形势有朝一日复苏,只要出口企业在供应能力上缺位,出口贸易就很难景气再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使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最小化,当务之急并不是硬要将出口规模做上去,而是要将出口成品生产能力保住。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现阶段的最佳策略就是要做到“留得青山在”,使相关出口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依然得以生存。

  应当看到,经过前些年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出口企业素质不错。俗话说:否极泰来。只要国际市场需求形势好转,这些出口企业依然能够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届时,“留得青山在”就会发展成为“不怕没柴烧”。

  就如同要留得青山在就必须浇水施肥一样,要确保出口企业的生存也离不开足够的市场空间。既然外销市场受阻,那么,出口企业要想“留得青山在”,最现实的考虑就是“出口转内销”。可是,国内市场也有一个容量限制,竞争也同样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提出要“扩内需”,无疑为出口企业“出口转内销”打开一扇大门。

  不可否认,“出口转内销”对许多出口企业来说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其中也不乏站在国际市场竞争高度考虑问题。在当今国际市场,虽然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出口增长也比较快,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条件像中国那样也搞“出口转内销”。日本、韩国的居民购买力虽然比较高,但毕竟人口规模有限,一些商品的市场饱和度也比较高,在其国内市场容易遇到“没人买”的问题,因而也难以大量承接“出口转内销”。与此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人口基数虽然比较大,但人均收入水平有限,“出口转内销”在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很可能会遇到“买不起”的问题。就如同下围棋一样,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正是因为在“出口转内销”方面做起来要相对容易一些,中国的这口气要比许多国家长许多。

  事实上,一旦各种救市措施发挥作用,国际市场需求形势迟早要好转。届时,能够捷足先得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必然享有占先优势。现在看来,通过“扩内需”来为国内市场带来增量需求,有利于确保出口企业能够在今天“留得青山在”,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确保了这些出口企业在明天“不怕没柴烧”。

  要想借助于“扩内需”来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出发点虽然好,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一定要讲求条件适宜。实际上,“扩内需”这个概念很大,如买房子是“扩内需”,下饭馆也是“扩内需”,甚至搞旅游还是“扩内需”。可是,这种“扩内需”的机会很难为出口企业所用。所以说,真正能够兼顾到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的“扩内需”领域相对有限。从目前来看,针对汽车、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行业的“扩内需”就很有可能兼顾到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的需要。

  应当看到,如果缺乏相应的引导,即使是在汽车、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行业“扩内需”,也不一定等同于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许多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并非“在位者”,而是“后进者”,要在国内市场占优一席之地必须要抢人家的地盘,难度可想而知。应当承认,如果在国内市场真刀真枪展开争夺,作为“后进者”的出口企业要比“在位者”吃亏很多,如在营销渠道、客户认知度、售后服务等方面就很可能矮别人半头。不可否认,近些年来中国出口贸易之所以增长比较快,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出口企业从事贴牌生产,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国家侧重于贴牌生产。可是,按照国内现行的工商管理规定,如果没有商标品牌,某些类别的商品是无法在特定商业场所摆上柜台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近一段时间,许多“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只能够出现在尾货市场及其一些摊位上。

  现在看来,既然“扩内需”可为国内市场带来需求的增量,那么,就有一个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国家不出手加以适当干预,“扩内需”就不大可能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总的来说,“出口转内销”并不等于纯粹意义上的“内销”,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支持上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倾斜。

 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扩内需”可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
  所幸的是,迄今为止,中国骨干出口企业在市场营销战略上基本能够体现出对国内外市场同等重视,这些企业属于外销与内销“两栖型”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并不是白手起家,更多体现为内销数量的变化。对于这部分出口企业,尽可以放心,“扩内需”在很大程度上能为这些骨干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现在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专门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怎么办?由于在国内市场没有根基,这些企业很难利用“扩内需”的机会“留得青山在”。依笔者之见,在“扩内需”过程中,如果要对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体现出一定政策倾斜,那么,倾斜的重点应当面向正在着手“出口转内销”的中小企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633.html

更多阅读

扩大内需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扩大内需的措施

索额图老早就想写一篇如何扩大内需的文章。刚才用“如何扩大内需”搜了一下,浏览了十多篇稿子,老索不禁无语!中国贫困的不单是无业低收入阶层,还有经济学。我看了2008年5月政府公布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也就是四万亿工程。“这十项促

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 除夕守岁

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王浩骅守岁,指的是人们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俗称“熬年”。一、守岁的讲究除夕晚上,全世界的华人,都有守岁的

扩大内需是什么意思 扩内需的陕西路径

     “消费作用的提升不能以牺牲投资为代价,而是要保持投资的增长。”针对陕西的实际情况,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海燕建议。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相关问题回答记

扩大内需的措施 扩内需西安路径

   对于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和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题的西部来说,投资拉动经济转型、现代化建设是发展第一位的因素。  “抓投资、强三产、促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内需。”西安市市长董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西安2013年

声明:《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扩内需”可为出口企业留得青山在》为网友我是有证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