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巴马在推销他的经济振兴计划时,号称这个计划到2010年底为止能够增加或拯救三百到四百万个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有90%是由私营企业创造的。
读到这一新闻,我先是一愣:大约一个月前,他还说他的计划会创造二百五十万工作呀!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就涨到了四百万?好象能创造多少工作,总统坐在白宫里拍拍脑袋就能定。据说奥巴马嘱咐他的助手:要大胆些!也许“大胆”的结果就是这个数字的猛增?我心里犯嘀咕,更多地想到的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为什么这么说?我把前后新闻一对,怀疑这些数字未必是根据什么经济现实算出来的,而是根据政治需要制造的。在奥巴马讲要创造二百五十万工作的时候,美国汽车三巨头正面临破产的危机。主流的估计是:如果这三巨头真破产,将导致二百五十万人失业。这怎么和奥巴马创造二百五十万工作的经济振兴计划如此契合?现在又谈创造三四百万个工作,新闻背景是:十二月的失业数字刚刚出来,美国人丢失了五十二万多个工作。2008年,美国丧失了二百六十万的工作,创了1945年以来的历史记录,失业率达到7.2%,为1993年1 月以来之最高。有专家预计,失业率早晚要超过两位数。这也就是说,美国人丢失的工作数量,将达到四百万上下。奥巴马这时提出增加三、四百万个工作,难道是个巧合?
也许我的想象力太丰富。让我们期望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可以立竿见影。不过,期望归期望,现实归现实。奥巴马的计划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三年内在再生能源领域创造五十万个工作。另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创造四十万个工作。在医疗领域又能创造二十万个工作。对后两项先暂且不论。其中再生能源一项,则有相当的风险。
要知道,再生能源和石油等传统能源之所以难以竞争,就在于其生产能源的价格太高。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再生能源已经便宜了很多,但去年原油价格涨到140美元一桶时,再生能源还是难以在价格上和传统能源竞争。当时得州的石油巨富T. Boone Pickens立志建造美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电视广告作得铺天盖地。他计划的一个根本预设,就是原油价格很快达到三百美元一桶。所以他算定,在这样的价码上,再生能源可以和传统能源在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比较乐观地说,当原油涨到二百美元以上一桶时,再生能源就不会显得贵了。
如今,原油价格跌到了四十美元一桶,是二百美元的四分之一。再生能源眼看就到手的价格均势,顷刻间无影无踪。T. Boone Pickens据说损失十几亿,不得不宣布推迟他的计划。现在他又跑到华盛顿游说,希望政府给他税收优惠。但是,什么样的价格优惠,才能扭转这种二百比四十的价格劣势呢?
不错,再生能源发展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基础设施问题,需要政府大量投入。比如,风力电厂也好,太阳能也好,都需要适当的电网传送,比如把有风地区的电力传给无风的地区,把家庭太阳能制造的过剩电力输送到别的家庭等等。另外,电动车也即将在美国上市。这种车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充电速度太慢,充六个小时才能跑一百英里,开车多的人两三天就得充一次,远程旅行则怕半路没电。在技术突破之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每个加油站都设立电瓶更换服务,在几分钟内用事先充好的电瓶把旧电瓶换下来,如同加油一样方便。这样,消费者才对电动车有信心。所有这些服务,都必须政府投入并创造优惠政策,否则就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再生能源因为没有足够的规模而无法建立庞大的基础服务设施,因为没有庞大的基础服务设施,再生能源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规模。试想,第一批电动车也许就几万辆。谁会为几万辆车在全国加油站都设置电瓶服务?但没有这种服务,消费者担心有急事无法花六小时充电,那么他们怎么会买这种车呢?
但是,政府除了履行这样的职责外,就不应该特别给再生能源以优惠,而是任其在市场上竞争。政府所应该作的,是在传统能源头上加征排放税。众所周知,传统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污染空气,有关的环境治理和医疗费用,传统能源的消费者并不支付。如果政府通过税收的手段使传统能源的消费者支付这些隐性成本,传统能源的价格就会上涨,结果是再生能源在价格上就可能获得竞争的机会。
可惜,在一个民主社会,老百姓的选票决定总统的政治命运。如今经济萧条,没有人愿意多付税。于是在奥巴马的计划里,充满了减税和优惠,排放税这种符合经济规律的举措却见不到。这样的计划会烧许多钱,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
1935年,美国在大萧条中挣扎了已经六年,离走出大萧条还有五年。这时在国会的听证会上,联储主席Marriner Eccles告诉议员:政府除了减低利率、减低资本的费用外,几乎已经无事可作,只能等着市场自然恢复。这是句老实的实话。如今的美国,也还是一样:政府降息,利率近零,除了再建一些基础设施外,也已经无能为力。但是,市场的生命力在这个黑暗时刻却比人们想象的旺盛,应该任其自动恢复。
不错,增加人们对经济的信心确实是总统的责任。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美国当今经济问题的根源,并非信心不足,而是信心过剩。人们总是抱有种种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才产生了泡沫。负责的政府,应该引导国民对现实有个冷静的估计。三四百万的工作是否能创造出来,特别是其中的90%是否能被私营经济所创造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最不信的就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