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打击金融工业寡头事件的始末



2007年4月,身在英国的别列佐夫斯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表示已经“收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身边的人,他要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推翻普京政权,并恢复俄罗斯的民主进程。而在这时,他同在英国的同胞阿布拉西莫维奇正在为他的球队失去冠军而懊恼不已。这个与足球解下不解之缘的流亡俄罗斯巨头,在世人面前似乎只和足球有关系,例如,最近一年多来,他和切尔西主教练穆里尼奥的关系成为全球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其实,阿布拉西莫维奇和别列佐夫斯基一样,都曾是俄罗斯风云一时的人物,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阿布拉西莫维奇明白,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盲目对抗俄罗斯当局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这两人是俄罗斯金融工业寡头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崛起和衰败与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

    俄罗斯金融工业寡头的崛起

    在20世纪末期,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独立,经济私有化成为这个地区的一个狂潮,在短短数年内,原苏联发展几十年的成果就几乎被少数人瓜分完毕。俄罗斯的经济私有化是以证券私有化的形式进行的,其实质就是 “内部人”控制企业,逐渐取代传统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内部人虽然实际控制了企业并排斥外部人的进入,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并不能获得足够资金用于企业重组。同时,计划经济的解体,也使这些企业经理阶层失去了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企业经理阶层就必须另寻“靠山”。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大工业企业和金融企业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融合:大工业企业通过金融企业获得了充足的资金,并获得了新的“靠山”,而金融企业则参与到了企业私有化改革过程之中。这样,金融工业集团这一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就在俄罗斯诞生了。

    金融工业集团形成后,就迅速席卷全国经济,并在1996—1997年间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宰力量。从数量方面看,金融工业集团的数量激增。1993年全国只有1个金融工业集团;而1994年就增加到7个;1995年达到了27个;1996年这一数字为46个,包括700多家企业和组织;而到1997年其数量已经超过60个,参加的企业达1000余家,金融信贷机构90多个。从金融工业集团的影响力角度看,其对俄罗斯全国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重要的行业如能源、矿产、银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都由金融工业集团控制。

    伴随着金融工业集团同时崛起的是一批拥有大量财富的金融工业寡头。其中,有七个人最为有名,他们分别是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斯摩棱斯基、马尔金、维诺格拉多夫和弗里德曼,在俄罗斯被称为“七大寡头”。这几个人在短短几年内,聚敛了大批财富,迅速加入到亿万富翁的行列。例如,别列佐夫斯基从1993年起担任全俄汽车联盟总经理,从汽车销售起家,很快建立起一个包括石油、民用航空、豪华汽车和银行业的商业帝国,其财富总额也迅速增加。在199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最富有200人的排行榜中,他位列第97位,他的财富估计为30亿美元,有人甚至估计他的财产总额超过40亿英磅。霍尔多科夫斯基的财富增长额更是惊人,作为一个没有家庭背景的人,他从一个小官员起家,在1992—1993年迅速将十几家经济实体收购,进而发迹起来,其财产额1997年达到24亿美元,2003年上升到83亿美元,而2004年5月《福布斯》杂志发布的数字表明他的财产额已经达到了152亿美元,成为俄罗斯的首富。

事实上,金融工业集团之所以能够迅速形成并扩展,与当时俄罗斯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为了迅速推进市场化改革以及获得更多政治支持,当时的叶利钦政权为金融工业集团大开方便之门。1993年12月5日,叶利钦颁布了第2096号总统令,鼓励创建金融工业集团。从这条法令开始,叶利钦政府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陆续签发了多条促进金融工业集团发展的法令。每一次法令的签署,都会导致金融工业集团对国有财产的大幅度侵蚀,而其本身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金融工业寡头对俄罗斯的影响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在短短几年内就迅速从无到有,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而金融工业寡头则聚敛了巨额财富,他们的影响力也不断渗透到政治领域。这一切都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的迅速崛起,其实质就是少数人迅速掌握了大量资本和财富,这一过程伴随着俄罗斯国内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在寡头们忙着侵吞国家财产、身价倍增的时候,广大的俄罗斯平民正经历着一场灾难,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许多国民一辈子的积蓄几乎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这些人连基本的生产用品都得不到保障,面包店、商店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可以说,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进程,就是一场多数人利益受损而只有少数人得利的过程,是多数人的噩梦。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社会秩序迅速陷入混乱的状态,各种暴力犯罪迅速增加,这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很多财富神话都与不正当手段相联系,而俄罗斯金融寡头形成的过程正是与严重的腐败紧密相关。俄罗斯寡头的巨额财富,几乎全部来源于原先国有财富的转移,即寡头们就是通过侵吞国有财产才迅速致富的。寡头的财产额越高,说明他侵吞的国有资产数量越大,对共同利益的犯罪程度就越大。同时,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兴起,伴随的是大量的营私舞弊现象,腐败成为当时俄罗斯的一种社会文化和潜规则,以至于当时国外的学者和商人普遍认为,腐败现象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切都对俄罗斯的社会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一般而言,社会财富差距较大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并不算很大,但是如果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迅速获取财富的话,社会的容忍力就比较低,最终对一个国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俄罗斯高收入阶层的发家历史几乎没有几个是清白的,据调查61%以上的经济精英是从原来的苏维埃官员中产生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高收入者都是利用权力而获得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社会秩序依然能保持稳定,国民无动于衷,才是天方夜潭。

俄罗斯的金融工业寡头并不满足于巨额的财富,还不断利用其影响力,干涉政治,影响政府政策,保护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每个金融寡头都多多少少和政坛的顶尖人物保持一定的联系。例如,别列佐夫斯基在叶利钦当政期间,就很快与叶利钦的小女儿拉上关系,并最终成为叶利钦家庭最亲近的人,坐上了总统家族金融顾问的宝座,这为他谋取了很多的好处。同时这些寡头还不断利用自己掌握的金钱和媒体,左右选举,以便能够从中渔利。例如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和波塔宁等寡头就为叶利钦竞选连任总统出了很多力,而普京之所以能够当上总统,背后也有寡头的大力支持。一些寡头甚至不甘居于幕后,而走向前台,直接掌握政权。例如,波塔宁在叶利钦连任成功后,被任命为负责经济改革事务的第一副总理,一下成为重权在握的高官。寡头大量参与政治,最终导致俄罗斯国内政治权力异化,歪曲了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使政府的政策导向偏向于少数富人,而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理论上说,伴随资本大量集中而产生的大企业具备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特点,因为大企业更有能力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有一定好处。但是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兴起,带给俄罗斯经济的更多是负面影响。例如,由于资本集中主要分布在银行及各类资源性行业,使国内生产和流通严重脱节,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最终导致宏观经济严重失衡,使原来并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更加趋于畸形,妨碍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金融工业寡头所获取的大量资本并没有用于国内经济建设,而是大量转移到国外。俄罗斯中央银行的统计表明,仅仅1992—1996年间,国内至少有600到800亿美元被转移到国外。而实际上,这一官方公布的数字大大低估了财富转移的程度,实际数字可能至少要比它高1倍以上。资本的大量转移导致俄罗斯国内经济发展后进乏力,大大恶化了国内经济发展形势。

 

普京:严厉打击金融工业寡头的总统

 俄罗斯:打击金融工业寡头事件的始末

虽然普京的上台与金融工业寡头的支持有重要关系,但是他却并不甘于受这些寡头的摆布,任由他人分享自己的权力。同时,金融寡头们在俄罗斯国内已经成为万夫所指的对象,一心要提高民望的普京在内心深处也对这些寡头没有什么好感。虽然刚上台的时候,迫于这些寡头们的影响力,以及自己根基未稳的原因,普京并没有对他们有什么过火的举动,但是随着条件的成熟,普京就开始拿寡头们大开杀戒。

其实,早在普京下手之前,俄罗斯的金融工业寡头已经受到199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而遭受惨重的损失,其经济实力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些寡头们依然掌握大量资源,其对政治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其实早在2000年普京刚上台的时候,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寡头们不对国家政权指手画脚,那么他将不再追究寡头们在私有化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但是一些寡头将这些警告置之不理,他们依然如同对叶利钦一样对待普京,试图控制政策走向,甚至敢于和政府唱反调。例如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发了大财后依然不满足,他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他旗下的的尤科斯更是在外交事务、能源分布问题上屡屡与普京政府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政府政策的效果,危害全国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普京是不能再忍了,他要拿几个出头的人物开刀,而“七大寡头”首当其冲。

2000年6月,俄罗斯总检察院指控古辛斯基侵吞国有资产并将其逮捕,古辛斯基成为“七大寡头”中最早受到处理和并被逮捕的人。但是仅仅被关了三天后,古辛斯基就被取保候审,之后便溜之大吉。2002年1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别列佐夫斯基与车臣非法武装有染,同年10月检察院以诈骗罪逮捕了他及其同伙,别列佐夫斯基被迫流亡英国,而俄罗斯当即发出全球通缉令。跑到英国后,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曾被英国以相同罪名提出提诉,好不容易才逃过一劫。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检察机关以霍多尔科夫斯基涉嫌巨额逃税、欺诈等多项经济罪名而突然将其拘捕,最终他被判9年监禁,成为大寡头中最倒霉的一个。

    然而,应该看到,虽然普京打击寡头在客观上顺应了民意,广大民众对他的举动大声叫好,但是普京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要真正对寡头的行为进行清算。他打击寡头的目的在于阻止寡头对政治的干涉,维持政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他自身的角度看就是要把自己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由于金融工业集团在俄罗斯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随着能源和各类矿产资源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金融工业集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普京并不敢完全得罪这些人,而是采用打击诸如别列佐夫斯基这样和政府作对的出头鸟,而对那些比较低调、不随便干涉政治的人则采取了安抚政策。事实上,很多寡头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保全自己。例如,阿列克佩罗夫即使在普京上台后,依然过得自由自在,原因就是他掌握了处世的三大原则:低调耐得住寂寞、听话并遵守规则、爱公司和国家。当然,低调是指政治上低调,在其他方面依然可以高调,奢华的生活也依然可以保持。例如,后来居上的寡头阿布拉西莫维奇依然过着豪华的生活,花巨资购买了豪华飞机和游艇供自己享受,并投入巨资购买了英超球队切尔西,导致他在世界的知名度骤然提高。但是他从来不对俄罗斯政府说三道四,因此他虽然人在英国,但是依然和俄罗斯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普京打击金融寡头的措施,虽然有利于政府独立于金融工业寡头,为政府向人民提供服务创造了条件,最终有利于俄罗斯广大平民的利益。但是应该看到,鉴于金融工业集团涉及面错综复杂,牵涉到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面对“生米煮成熟饭”的局面,普京并没有勇气彻底清算金融寡头的历史,彻底剥夺他们的财产,做到“还富于民”。因此,普京对金融工业寡头的打击绝对不像他在媒体中所表现的那么坚决,他是要有限打击,点到为止,意在为寡头的行动范围设立界限,却不是要真正处理他们,而老百姓并不能从这些行动中得到原本应该属于全民的财富,也不能根本改变俄罗斯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形式。当然,普京之所以选择这么做,与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实条件有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727.html

更多阅读

叶檀:国泰君安高薪事件的核心是贫弱的竞争力

  国泰君安的高薪,似乎是有关人士对于自己挺过2008年熊市的奖赏,这对于正在紧缩中煎熬的投资者、消费者是巨大的刺激。      要认识清楚这一事件,我们必须从源头说起。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所报道的人均百万年薪,国泰

金融危机下:中国服装创牌缺的是时间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之下,欧美人开始变得节俭起来,但在在国外的奢侈品品牌专卖店里,却总能找到中国人的身影。如今,中国人开始不断出击,希望以“嫁接”的方式收购国外成熟品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金融危机打击之下,中

杨柳勇:美国金融大危机带来的教训

毫无疑问,这是百年一遇的onmouseover="kwE(event,0, this)" onmousemove=kwM(0) onmouseout=kwL(event,this) onclick=kwC(event,0)>金融大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反思是:中国金融业应该如何在变革中创新,来处理风险与融资的关

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企业的机遇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一片衰退之中,全球众多著名企业陷入灾难之中,收入下降,利润下降,亏损甚至倒闭。企业纷纷采取裁员、降薪、关闭亏损企业等措施来自救。政府采取各种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为经济

第44节:识别支配事件的模式(1)

系列专题:《21世纪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  第6章  自然的模板:  识别支配事件的模式  许多年以前,我在缅因州一次早春出游的途中,目睹了一次悲惨的意外事故。我们一行人划独木舟来到一座小水坝,决定推舟上岸,准备搬着独木舟绕过

声明:《俄罗斯:打击金融工业寡头事件的始末》为网友献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