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执政期间 如何看待格林斯潘执政美联储期间的“错误”(11月2日)



关键词:金融风暴  格林斯潘  美国人的消费投资与理财

 

美国的金融风暴成为时下对国际社会影响最大的事件,世人无不为那些在风暴中失去工作人以及由于还不起房屋贷款而破产的家庭而牵肠挂肚,亦无不为那些毁灭的资产损失而扼腕叹息,并纷纷计算由此引发的国际性的金融动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衰退所造成的或有损失。而由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体系变革更是令美国之外的国家神往。

是悲情还是泄愤?是危险还是机遇?

理性地探讨危机的元凶已经成为好事者所追求的目标。美国人甚至全地球的人都恨不得把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从神坛拉下来,并打入地狱。

但本人认为,任何人——特别是美国人,把这一切损失的罪责都归结到格林斯潘身上是不仗义的。

 

首先,美国所倡导的理财观念就是靠借别人的钱,借未来的钱来度日的。一个美联储主席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微乎其微。

 奥巴马执政期间 如何看待格林斯潘执政美联储期间的“错误”(11月2日)

专家说,美国的金融风暴所引发的骨牌持续倒下的元凶是高达25倍的按揭贷款以及30倍的信贷杠杆,因为原本持有资产的人并没有与所获得资源等值对价的资金支撑,他们95%以上的钱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那些资产增值了还好说,但假如亏钱了,怕损失的也是从借钱者的那部分开始,不管是代人理财还是代人投资,先亏自己的再亏客户的,到所亏损部分已经到达客户所不能承受的低线,客户就可以宣布“不玩了”,这都是不用说的规则。

而操盘手所亏损的就不单纯是那些钱了,更重要的是信任的丧失,操盘手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再信任他的客户之后,生存就成了问题。

美国所倡导的理财观念就是靠借别人的钱,借未来的钱来度日的。以单人对抗整个国家由来已久的消费与投资理财习惯,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微乎其微。

 

其次,货币政策仅仅是压倒美国式的金融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全部。

其实投资本来就有风险,保证金制度原本就是累卵,利率则是一个平台,利率越高,倾斜的角度越高。继任者伯纳克坚定地执行格林斯潘方面,将美联储的基本利率提高到5.25%,以借款为主的保证金、体现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的新型理财观念,在基本利率杠杆的作用下被放大了。综合性的投资渠道、国际一体化的自觉选择以及网络经济的传播速度,这些因素裹挟着。格林斯潘的罪责充其量是失察,是没有为这一行为多加几道绳索。

但实际是那种持续低利率下的累卵之危,当这种累卵在平面的情况下尚且保持平衡的情况下,那么美国连续将基本利率提高到5.25%这一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就是其后的元凶,相信假如美国不转而执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的话,也就不会导致次级债,更不会由此引发更大的经济危机。

美联储所制订的货币政策成为压倒美国式的理财逻辑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格林斯潘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是美国特殊阶段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再朝前推导一步,为什么美国会执行如此长的时间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呢?

当然有人会说那是格林斯潘高估了市场自我调节的自觉性,而放弃了美联储的监管职能。这是他自己都承认的错误,虽然其贵为美联储主席,但本人感觉其在制订政策的时候也是颇有些无奈的。

前文所提到的美国式的理财观念以及华尔街的压力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所处的大环境。

1、当时美国在军事上执行穷兵黩武的国策,对科威特、伊拉克、巴以等地区用兵而耗费巨大的国力;

2、在经济上需要应对刚刚崛起的日本的竞争,美国为了躲避来自广场协议之前日本强大起来的锋芒,而故意弱化美元策略;

3、在大的国际环境上,美国在冷战和两极对抗结束之后的绝佳时机,以美元执行对那些发展中国家资源与龙头企业的收购、兼并与参股重组,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时候的疯狂掠夺的需求。而且在格林斯潘在任的那些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对曾经的“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等新兴国家与地区的大力扶植,这些都是投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更加清晰地证明是正确的决策。

4、弱势美元策略,一方面诱使其他国家认识到持有美国国债的稳定的升值空间。进而加大美国国债对外销售的效果。同时也推高了美国储备最多的黄金的价格,即使不从将近1000美元/盎司的价格计算,就按照当前的730多美元/盎司计算,跟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约定的35美元/盎司相比,也增长了31倍之多,而且,黄金作为保值增值做安全的硬通货,升值是显而易见的大趋势,至少印度恒定的市场需求与中国潜在的巨大需求,都足以支撑美元的价格继续走高。

这两方面都使得美国即使经历的是“二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都是有惊无险的。

 

因此,美国人把格林斯潘从神坛打入地狱的做法是不理性、也不仗义的行为。

虽然那最终会动摇美国在60年前奠定的金融霸主的位置,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华尔街领跑国际金融60年,显然已经累了,皇帝都可以轮流坐,美国暂时歇歇又有什么妨碍呢!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对格林斯潘顶礼膜拜甚至感恩戴德,毕竟中国在最近20年内让步中所即将遭受的损失,要留待以后才能够越看越清晰。

 

贾春宝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768.html

更多阅读

若木:对《审判格林斯潘》一书的批判

两天前,总算把《批判格林斯潘》一书看完了。这本书是堆在床头众多打开以后一直没有读完的书之一。书买来了总是要看的,否则就浪费了——我是一个痛恨浪费的人。同时,我怀疑自己患有轻微的自我强迫症,看电影看书都必须要看全,否则心里特别

格林斯潘:从财神到垫脚石

“过去,我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获得赞誉;现在,我又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受到责骂。”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卸任后仍未能摆脱外界对他的关注。 政治世界总是十分残酷,从神坛到审判台只有一步之遥。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曾被奉为世界

巴曙松:从格林斯潘不作为谈起

 格林斯潘从美联储主席卸任,仿佛一位名动江湖的剑客的退隐,给波澜起伏的金融市场以无限的回味与反思。在18年的江湖历险中,格林斯潘越来越成为传说,成为典故。   2005年11月,我有机会到位于华盛顿的美联储总部考察,在与多个业务部门会

奥巴马退休后干什么 格林斯潘退休后干什么?

美国《华尔街日报》25日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即将于本月底离任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未来计划开办一家名为“格林斯潘合伙人”的咨询公司。   美联储当天宣布,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米歇尔·史密斯也将和格林斯潘

声明:《奥巴马执政期间 如何看待格林斯潘执政美联储期间的“错误”(11月2日)》为网友长相依长相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