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家破产 IMF 美国破产
记得十多年前,有个颇为戏剧性而且耐人寻味的故事,说一家保险公司的核心目的是确保自己某个top VIP客户的人身健康,不惜动用巨额的财力与人力。还有更为有趣的故事:负债累累的“负翁”,债权人居然不仅不向其追讨欠款,而且要为他提供资助,这些故事的合理性曾经让本人颇为费解。
最近从“次级债”引发的金融风暴让我们见识了类似故事的最高级演绎版本——国家破产。
先看冰岛:仅有32万人口的冰岛,10多年来金融业超常发展,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曾经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随着全球信贷危机来临,冰岛为经济异常发展付出代价,冰岛三大银行已全部被政府接管。冰岛外债现在超过1383亿美元,但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
冰岛总理盖尔·希尔马·哈尔德表示:冰岛将尽力避免国家破产。
为防止冰岛金融危机影响整个欧洲,英国政府表示将对英国储户在Icesave银行的所有存款提供担保;瑞典央行向冰岛第一大银行提供最多50亿瑞典克朗贷款。冰岛与俄罗斯借款40亿欧元的谈判也将于10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
巴基斯坦的情况并不比冰岛好。
据了解,巴基斯坦的外汇存底只剩81.4亿美元,创历史新低,由于高油价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巴基斯坦外汇存底在9个月内缩水67%,屋漏偏逢连夜雨,巴基斯坦卢比又频频贬值,至今已贬值21%,巴国通膨也高达25%。
巴基斯坦今年来股市市值蒸发超过1/3,最近标准普尔又调降巴基斯坦债信为最末等,再加上巴基斯坦即将有30亿美元的外债到期,看来巴基斯坦正处于破产边缘,或许会比冰岛更快垮台。消息称,9月才当选巴总统的扎尔达里打算下星期派特使团去美国借百亿美元,但美国如今都自顾不暇,要借到这笔钱估计相当难。
由此,媒体惊呼——这两个国家临近“破产”边缘,并重新提出了国家破产的概念。
早在2001年,作为较发达国家的阿根廷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破产。中产阶级在一夜之间沦落为赤贫,国家陷入动荡。
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早在2002年9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
但问题是:假如银行与大企业破产可以选择收归国有,但是如果“国家破产”了,又该收归谁有?
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
从国家破产,我们似乎不难得到如下几点启发:
1、冰岛破产直接说明了金融国家新容体系的脆弱:
按照IMF对“国家破产”的解释,为了回避国家主权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主权政府破产”的概念,即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不能偿还其应偿付的债务时,用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偿还其外债,不足的部分不予偿还,政府宣布解散,由其人民推举组成新一届政府,原政府主要组成人员不得再在政府中任职,债权人亦不得再向新政府要求偿付原未得到清偿的债务——听起来也算是一种“破产”,但更像是专为债务国逃避外债而设计的“金蝉脱壳”之计,缺乏对债权人的诚信意识。
主权政府破产是否是一种主权国家的“赖帐”行为,而且一旦这种“老赖”行径上升到一个主权国家。仅仅通过申请破产保护,换一个政府就可以轻易地赖掉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当一个国家的信誉都站不住脚,那么还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
难道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金融创新的努力方向?是我们所学习的“好榜样”以及可以信赖的师长吗?
2、冰岛“破产风波”告诉我们——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国之本,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我们与其关心冰岛这个国家“破产”本身,不如说是在破产之前,冰岛在到处化缘的时候,所遭遇的那些闭门羹,为什么呢?国家之间的联盟原本就是可共享收益但不是共同承担损失的关系,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北约和欧盟这些国家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钱给别人呢?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布雷顿森林会议诞生的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论关系的亲疏,世界银行、IMF都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助手。即使有力量也要先解美国的燃眉之急。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向了全方位的彻底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国家。甚至不惜牺牲农业、制造业等基础,而直接拥抱高端的服务业甚至金融服务业。甚至以IMF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之马首是瞻,时刻以对师长甚至圣贤的礼节聆听其解读与教诲,却不知——他们的意志正在通过这种权威的方式渗透进入到我们的骨髓。
为什么我们不能迷途知返,返朴归真呢?
3、那么冰岛的这个最适宜居住的国家的“泡泡”是怎么被吹起来的呢?
很明显,是金融创新,是吸纳别的国家的资金,而非发展自身实业方面的领域。
遭遇1987年经济危机之后的复苏过程中,美国一直在输出其引以为傲的美式民主和自由资本主义,并以近乎毒品式的刺激让全球都加入并追捧这两大“美国品牌”的阵营中。
——如今,这“两大品牌”正备受批判。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在碰到好的事情时,总是把结果想的过分美好;在面临伤害时,又总是习惯把伤害预期降到最低,甚至不去想它。
任何狂欢都是对体力的透支,都是在危险的边缘。人只有在狂欢的状态下才能够享受快感,但最大的快感来自享受,比如毒品所带来的刺激。但那种刺激只会追求越来越强烈,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快感都是在缩短的,所以就逐渐走向了死亡的边缘。
所谓监管不过是一丝理性的束缚,只有理性的保护下的狂欢才是安全的。
4、政策的支持是“安抚企业的心灵”之本。
前几天,各大央行联手降息。降息原本就是拉动内需、与国际社会风暴切断纽带的方式,主要国家联合降息其实是在自我保护。而中国降了27个基点,但其他国家都降了50个基点。降息之后,主要国家货币之间依然存在息差,而且人民币与其它货币之间的息差都在拉大。
经济运行规律从来都是国家给政策,企业遵循规范去合法地做生意。而“安抚企业的心灵”并不单纯是市场与消费者的事,更重要的是政策的支持。还是在9月21日文章中所提到的“在中国消费的主旋律在政府消费,或者是被国有银行、财政养育着的国有企业的采购”。
当我们忽视了政府采购的力量,连政府这个“亲娘”都不喜欢自己的子民,那才是整个国家的悲哀。
5、为什么作为金融风暴的核心的美国不会宣布破产。
1998年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打击是空前的,也导致普京为代表的俄新一代精英的反思。普京执政8年,俄罗斯恢复了元气并且对西方不再迷信。普京总理批评美国是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并非意气用事,只是指出事实。
为什么普京说“美国是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
美国政府救市计划获得国会通过后的美国已经成为这样一位世界公民:
首先是连续数十年的“双赤字”,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通过之后,美国财政赤字将超过1万亿美元。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80%;2007年美国全年的GDP是13万亿美元左右,赤字占据10%以上,接近经济持续低迷的并一直无法更好地复苏经济的日本水平。
根据2007年9月的统计,它的累计贸易赤字已高达6.44万亿美元,是其GDP的57%;累计个人负债已高达13.8万亿美元,是其国民收入的118%。
更重要的是民间百姓也没有储蓄的习惯,所赚来的钱中有70%都用来消费了,而且是那种寅吃卯粮式的信贷消费,即使有储蓄也仅仅是10%;美国的人口占世界比例不到5%,但资源的消耗量却超过了25%。总欠款60万亿美元的美国目前处于“裸奔”状态;在美国国家累积的巨额内外公、私债务上,总规模据说高达50万亿美元以上,即期应兑的规模也高达7--10万亿。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为什么美国这样的国家不仅不破产,而且可以更冠冕堂皇地加大对外欠债,甚至利息降低。就如一个已经负债累累的人,一旦他突然死亡或者是宣布破产,就会让数不清的政府、机构、当然更有数不清的人破产。
由此,我们似乎不难得到那个问题的答案,不论是北约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世界银行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利益核心的。甚至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在担心美国破产。
美国破产是一件很难以想象的事情。这大约就是本文开始所说的那些故事的原理与逻辑。
最后一点——
不要指望我们能够在“抄底”或者财务投资中会占到便宜,也不要指望美国会因为我们救了它而对我们感恩戴德。
这场危机之所以“百年一遇”,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已经成为整个发达国家集团,不管是G7、G13、还是G20整体性的系统危机,由于国际化的因素,更会从发达国家波及发展中国家,因此这场危机远没有到底部,骨牌将持续性地倒下去,我们为什么不“坐山观虎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力呢?!
其实,不管中国是否参与到救助美国的事情中去,美国都不会破产。不仅如此,而且美国在从死亡边缘缓过来之后,也不会由于中国曾经善良地为其输血而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美国依然对台进行军火贸易、美国防部发言人称“美方履行美《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提供武器。”“中方已经通知美方取消或推迟部分军事交流计划”,似乎中方取消或推迟部分军事交流计划是不正常的做法。
——真是无赖的强盗逻辑!
贾春宝
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