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时候, 自己是喝啤酒的,但来到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后,就与啤酒"绝缘"了. 这里一般的商店都没有啤酒卖, 需要购买, 得上啤酒专营店. 离我最近的一家专营店, 有十几公里远. 象我这样因为不方便而被迫戒酒的, 不在少数. 因此常常想, 本身冬季时间很长, 长达半年, 加上人口又少, 全省人口才一千万, 购买又极不方便,更没有国内活力四射的啤酒促销小姐, 这里的啤酒行业如何营利. 想了几年, 都没想明白, 只是多了几根白头发
不仅我不明白, 多数当地人也不明白. 最近当地一家英文报纸, 连续推出了系列文章, 披露啤酒行业的内幕, 当地啤酒业利润的来源是操控价格, 比周围省份高20%左右. 在我们国内, 操控价格的方式往往是制定价格同盟. 但看了这个系列报道, 才知道价格同盟是多么初级, 同盟不仅常常会破裂, 而且容易受人指责
安大略省的啤酒制造商主要有三家, 一家的老板如今是美国人, 另一家是比利时人, 还有一家是日本人. 啤酒品牌的地域性很强, 消费者一般会首选本地品牌, 加拿大人也不例外. 加拿大是个没有国家经济战略和科技战略的国家, 导致加拿大的经济基本都控制在其他国家手中,汽车,石油等都是如此,啤酒业也一样.(插几句闲话, 甚至连加拿大的媒体也有类似的情形, 美国新闻比本地新闻要多得多, 加拿大电视台每天也定时转播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节目,很象我们的地方台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样子). 外资进入加拿大啤酒业的方式是通过收购当地品牌, 加上行业不设防,所以现在主要的三家啤酒商全部成了外资
安大略省的啤酒市场规模一年在160亿人民币左右, 利润相当丰厚. 三家啤酒制造商通过控制啤酒的经销权操控市场, 而不是直接控制价格. 并且将经销权的控制通过游说, 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换句话说, 未经他们三家同意, 在当地经销啤酒统统属于非法. 这样, 不仅成功地控制了价格, 也成功地控制了其他品牌的介入, 犹如中石油和中石化垄断了国内加油站一样. 垄断的本质就是妨碍竞争,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 在那里都不得人心. 但因为游说集团的巨大作用,尽管遭到非议, 政府仍无意修改法律
吕布韦曾经是个不错的商人, 后来经人点拨,天下生意才是大生意, 就去通过一系列运作, 做了秦国的相国. 相国是干什么的? 就是制定游戏规则的. 三大啤酒商是学到了"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