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目标是自由:华盛顿逻辑



来源:经济教育基金会(FEE)2009-1-30    

美国政府将要从国外(大部分是从中国)借款8190亿美元或更多[如果他们会给美国借款的话,但也可能不会 (参见《中国对美国债券失去兴趣》注[1]],并把这笔钱以数百种不同的方式装到人们的口袋里,或支付工人工资以填补亏空,或提高失业救济金,或扩大医疗保险,或改善住房,或扩大国家艺术基金会,以及诸如此类的措施。这将使我们美国所有人更为富有。但没有华盛顿特区的那些人我们该做什么? [即从事经济研究和经济教育的人该做什么?]

首先要了解事情背后的理论。所谓的“刺激”思想背后的理论是凯恩斯主义原则,即经济萧条源于总需求不足。我们没有购买足够的东西——或者是因为我们没钱,或者是我们担心未来——这样就减少了就业和收入,而这又进一步降低了需求、就业和收入。经济呈螺旋式下降。

如果让这理论继续下去,即政府借用或创造资金,并把资金给予那些有可能消费的人们,如穷人和失业者(而不是那些有可能把钱存起来的更为富足的人) ,经济就能恢复,也就是说,失业率将下降,闲置资源将被利用起来。获得这份赠品(资金)的人将推动经济复苏,他们通过购买商品,提高出售者的收入,而这些出售者紧接着又购买商品,增加另外一些出售者的收入,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将刺激投资。这样,经济螺旋就是上升的。有人告诉我们,政府以这种方式开支的每一个美元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将超过1美元,GDP在上升。但是,当金钱仅仅是留在私人手中,或者说,通过减税措施,效果就……几乎没有。这显然是因为这笔钱将被储存起来,在这个故事中储蓄是魔鬼的创造物。无支出、无消费意味着收入剥夺。如果消费疲软,没有人会投资储蓄。……

  别只站在那里——去花钱!

就政府应该怎样支出“刺激性”资金,一直有很大的争论。但这对于一个好的凯恩斯主义者来说一定会感到沮丧,因为如何花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花钱,而且是迅速地花钱。长期以来我以为凯恩斯的理论与此相比应有更细微的差别,但我错了。最近,我听了罗素.罗伯茨(Russell Roberts)和华盛顿大学凯恩斯主义者史蒂夫.法茨利(Steve Fazzari)间的播客对话。对话中,法茨利说,付钱让人们挖坑和填坑,同任何其他支出项目一样有效。他强调,这一点实际就是增加总需求。(不信的话,你自己听 注[2])

这些天总需求明显地减少。我们购买的不像往常那样多。这种情况并不意外。当房价下跌,许多人削减其开支。例如,因为他们没有房屋抵押贷款以满足其他消费,或其按揭供款飞涨而无法再融资。随着不利影响波及到持有按揭证券的机构,人们开始担心未来、遏制支出,这种情况又进一步波及其他,从而导致更多的抑制,等等。

问题是我们如何做。主流观点(体现在“刺激”一揽子计划中)是,是什么造成了需求崩溃这一点无关紧要­——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来恢复和提升需求,以及房地产价值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更明智的方法是理解事情的本质,这样才能说明其原因,而不仅仅是看到表面症状。

    固着于宏观

正如经济学家马里奥.里佐 (Mario Rizzo,注[3])指出的,固着于宏观让我们忽略了重要的东西,即微观政策和行动。换句话说,由于政府计划,“有太多的资源进入住房市场”。这种解决方法不是需求管理,它通过政府开支或计划,把房价提高到旧有的不可承受的、政府诱导的水平。相反,“市场应该允许平衡”。也就是说,住房价格必须找到反映经济现实的那一水平,而这反过来将揭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价值,以及持有或为之保险的金融机构的条件。只有当市场理清这一点,资本结构和价格才能以符合实际情况和消费者偏好的方式重构,才能使经济恢复。

对于政府,禁令应该是:不伤害。不幸的是,损害是政府做得最好的。正如罗杰.加里森(Roger Garrison)所说,它是一个纯粹的宏观不稳定的生产者。它产生伤害的方法之一是创造一种不确定的环境。它会将银行国有化?它将购买有毒资产?它将帮助某公司脱离困境?好了,它这星期没这样做,但下周又如何?将税收提高或降低?如何偿还债务?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不利于长期规划。那些坚持认为民营经济不能使自己再生的人,应更多地注意促使那一自我应验预言成真的多种方式(注[4])。别给企业家和投资者留下怀疑或蔑视你的理由。

政府借款不会在经济中注入资金,它已经摆在那里了。但它能够而且确实在减少私人投资的可用资产量。政府的借用,会使一个经济体服务于政治家而不是消费者。这就是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揭示的“破窗谬误”(Broken Window Fallacy,注[5])。此外,由于美联储通过继续扩大货币供应量将负债货币化,这将会启动伴随通货膨胀的所有邪恶:投资和价格扭曲、财富转移以及计算上的混乱。任何复苏的短期假象都将以新的危机为代价。

也就是说,期望政治家注意到健全的经济理论是不现实的,政治家往往注意的是短期效益。公众多年来一直接受教导——政府是经济的管家。如果经济增速放慢,我们总是期望“领导者”做点什么。能兼具理解力和勇气去抵制住这一期望的政治家如同多多鸟一样稀缺。

如果我们打算改变政治家们对经济的看法,我们会首先要改变公众的思想。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须从某一处开始。

 

    作者谢尔登·里奇曼(Sheldon Richman)是《自由人》(The Freeman)杂志编辑,是《简明经济学百科全书》中“法西斯主义”(Fascism)”词条的作者。

 [译]目标是自由:华盛顿逻辑

 

原文链接 The Goal Is Freedom: Washington Logic

http://fee.org/uncategorized/the-goal-is-freedom-washington-logic/

 

译文注释:

[1] 中国已经购买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但是当全球经济下滑加重之后,中国购买美国债券的胃口开始下降(两周以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表现出一系列明显迹象)。

China Losing Taste for Debt From U.S. The New York Times.2009-1-8.

http://www.nytimes.com/2009/01/08/business/worldbusiness/08yuan.html?_r=1

汉译:中国对美国债券失去兴趣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rhino/23862?tag_related

[2] Fazzari on Keynesian Economics.

http://www.econtalk.org/archives/2009/01/fazzari_on_keyn.html

[3] 马里奥.里佐(Mario Rizzo),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其相关言论参见

  http://www.ssrc.org/calhoun/2008/09/30/bailouts/#comment-66

[4] 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心理学上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由Rosenthal及Jacobson提出,系指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期望,将会影响个人或他人行为,而导致预先的心理期望在个人或他人往后的行为中验证。简单的说,你的预期会让最后结果受到影响而可能成真。在教育情境上,教师对学生的教师期待,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而影响学生各方面的行为表现。

[5] “破窗谬误”(Broken Window Fallacy),是法国人巴斯夏(Bastiat)在他的文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Ce qu‘on voit et ce qu‘on ne voit pas)中提出的,他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说明那些看不见的成本。故事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小孩打破了商店的窗户,商店的老板就要去买玻璃,这样玻璃店的人就有活干了;玻璃店的人又需要买面包,这样面包店人就也有活干了;如此往复,打碎了一块玻璃似乎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打碎玻璃其实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919.html

更多阅读

胡适:“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胡适:“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病中得冬秀书》)“五四”时期最早接受和传播新文化的人,一方面,对封建婚姻观念和传统旧道德进行猛然抨击;另一方面又屈从于封建礼教的束缚。陈独秀为遂母意娶高大众;李大钊遵父命娶赵纫兰;鲁迅接受母亲赐

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是什么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是什么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就是内部控制评价需要达到的目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取决于促使内部控制评价产生的不同方面的需求: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既可以为了满足审计方面的需要,也可以是出于管理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是出于对

注重目标的实效:要成交量不要拜访量

     注重目标的实效:要成交量不要拜访量  任何一个销售人员在做业务之前都会制定不同销售目标,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等等。但是,当你紧盯这些目标的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它的实效性?换句话说,就是制定的目标要达到

艾宝俊: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公共企业

  本刊讯 1月20日,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在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的陪同下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市长热线”节目,围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这一话题与广大市民对话交流。艾宝俊认为,上海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市场

声明:《[译]目标是自由:华盛顿逻辑》为网友行善积德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