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社会学,包括经济学,都有一个常态现状的认识误区的问题。对于现状的认识、对于现有理论的认识,往往局限了人们的思维的扩展。就比如说,经济发展,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是科学的发展?按GDP来看增长速度是现在的一个主要分析指标,而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唯GDP是行不通的。但是GDP不失为是一个重要反映指标,那么是不是就必须维持较高的GDP增速才能维持经济的正常发展呢?中国的现状,之前的经验说必须至少保持在7%以上才能维持中国正常的发展态势,不然就会出问题,是不是就不能改变?
从经济的泡沫效应分析理论来分析,我认为只要能够保持正常的经济循环,产能不要出现大的波动,所谓的GDP即使处于1%上下应该都可以算是正常的发展状态。很高的GDP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包括巨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由于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即使是没有高的GDP 的增长,社会也无时不刻在发生转变,如果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效行为,也就是产品高质量,社会运作低成本,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变化影响也是很深刻的。当然这种理想状态,当前还做不到。但是有一点,现在的各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深受西方传统经济学的有效需求的理论影响,是一种提倡消费从而也出现种种浪费和破坏的一种病态的经济发展观。比如,政府雇人一边挖渠一边填埋以达到劳动分配,还可以计算GDP的理论,怎么看是怎么别扭,这是正常的科学理论吗?
再看看日本最近所谓的“低迷”的十五年,如果不折腾,日本照样算是正常的发展态势,日本的正常经济发展受影响了?日本的技术不进步了?日本的企业不能维持日本的正常发展需要了?都不是。反而是日本没有这方面的认识,长期想要刺激所谓的经济的发展采取的一些政策,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很不利。比如长期的零利率政策,导致相应的经济活动的外移,比如日本的太太炒汇现象,日本的全球外向投资比重加大,境外经济活动增加等等,这相应影响了本土的产能的维持。同时巨量的虚拟资本的外向运作,也使得日本对于本次经济危机的必然深度陷入。日本的多次财政刺激,使得日本目前赤字数字庞大。而实际上,日本的本土经济的规模应该是有限的,寻求无限的经济发展的规模膨胀无异于缘木求鱼。
回头看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经济规模应该说还相对处于不足的境况,但是这不是说中国的产能规模还差老远,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导致整个产能大头向外,是在为发达国家打工的成分居多。这次危机如果调整到位,中国的分配制度如果设置合理,中国实现了大经济循环,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即使是1%也可能是科学的,保八保七便没有什么宏观调控的意义了。这个调整其实也不是很难,两三年的过渡应该就能实现。主要就是将公有权益向全民确权,以权益分红(也称社会分红)方式成为社会分配的主要方式,形成经济循环的消费起点,构建真正的大循环经济结构。这样的循环发展,两三年的适应调整之后稳定下来,只要产能不出现大的波动,即使是很低的增速也是可以实现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经济的正常发展,之后国民可以集中精力追求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快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运作规模不可能无限膨胀,到了经济发达状态,相应的规模的稳定是合理的,到了这种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就决定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了。中国离发达还有一段路程,而当前的科技水平应该说足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之后,估计经济速度还不会很快下降下来,但是逐步的下降是必然的。这个其实没有必要太过关注了,关键是整个经济的正常循环运作应该维护好,产能的适应调整应该规划好。要实现较快的发展,主要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进一步拓展。比如当前整个社会正朝高度信息化方向发展,中国及时推动3G应该是一个值得看好的取向。不过当前全世界面对网络社会还没有较好的制度调整和适应,主要是网络内容的所谓知识产权限制的问题,不调整适应的话,3G、4G都没有出路。中国情况可能好点,建议尽快推出网络开放式版权制度,放弃网络外知识产权在网络的维权做法,争取实现网络开放版权的流量或点击量或者其他形式的版权报酬的制度设计,这应该是3G以及将来的4G网络的生命线。如果中国在3G 成功的话,中国在4G的超越将使中国立于现代化的前列。
如果经济发达之后,经济规模的适度稳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相对低位都是正常的,这时候,虚拟经济的发展将是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威胁。虚拟经济要尽力避免超越实体经济太多,也应该有一个适当的稳定的运作机制的保障才行。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虚拟经济是活跃经济活动,加速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不能将虚拟经济实体化,也就是虚拟投资银行活动必须与商业银行活动彻底分开,必须确保虚拟经济的波动不要拖垮实体经济,避免人类终极经济危机的出现。有句话先说在这里,要始终记住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
200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