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韩德强对吴敬链的批判性文章《为什么说主流经济学家误导了改革?》,语言极其辛辣尖刻。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文。
虽然本人对主流经济学家同样持怀疑的态度,自认为是独立的非主流思想者,但还是不希望以侮辱、谩骂的方式进行攻击。
毕竟人各有志。我们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不能剥夺人家说话的权利,更不能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更何况,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且主流经济学家也都是在不同领域有独到建树的,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是在借鉴前人甚至是论敌的成就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在人家已经是在聚光灯下的明星,而自己还是默默无闻的草根,越是破口大骂的,就越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之嫌,这恐怕与在娱乐圈擅长对大片进行恶搞的胡戈、逮谁炮轰谁的宋祖德没有什么差别了。
大约思想者都是有高智商的人,不会不懂得通过炒作让自己扬名,通过扬名让自己身价倍增的道理。但在思想界,即使如此,想来也有值得谅解与合理之处。
毕竟主义的问题、方向的问题与道路的问题是立场的问题、是认识根源的问题,是来不得有丝毫商榷与让步的余地的。
理性地说,主流经济学家所发表的那些观点也未必就是他们自己的,更多的是官样文章,更确切地说是遭遇了“宫刑”而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那身份就是无形的枷锁,从这种角度而言,草根阶层比明星人物要幸运得多,非主流思想者比主流思想者也幸运得多。
名誉、饭碗、声望、话语权等等因素,以及德高望重的身份与地位,都成为束缚其说真话的绳索。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多篇文章中有所提到。
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与所罩的光环越多,行动就会越不自由;我们的思想外面包装的东西越多,语言和文字就会越受束缚。这就是成功的代价。
假如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得高了,有了话语权,也未必就会如我们现在一样,给所有人任意发言的机会。而那些希望享有言论自由的人,只好让其郁郁不得志。
主流学者一旦与言论管制的政府紧密结合,就会丧失其独立的学术观点,就会成为统治阶级压榨百姓的帮凶。这与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没有什么区别。而当一代政府执着于思维的局限,便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悲剧。
当我们始终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评价的时候,当我们成为别人所重视的市场,不管是在人才、商品、文化还是资本一股脑地倾泻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势必要为购买别人的东西支付费用;在得到更多劳动就业机会的同时任由别人榨取我们的剩余价值。
我们是在把历史当资源还是把历史当包袱?
当一味地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们是否在割断中华民族的历史脐带,当我们过于强调国际化,视野放开了之后,如何避免出现自惭形愧的民族虚无主义?
手拿剪刀剪断脐带的就是那些学富五车的主流经济学家。
成熟的中国应该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那要建立在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民族利益、历史资源的前提下。一个我行我素的国家,尊重他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同时也不受外界干扰。
主流学者应该是决策者的灵魂、是政府的智囊,需要对潜在的风险提前有所觉察,并提前防范,而不是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就临渊羡鱼,在受到损失之后再亡羊补牢。那种在事前不预警,在事后却在空放“马后炮”的人是很害人的。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先知先觉,但至少不要在被列强当枪使的时候,还在洋洋自得地做汉奸。
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需要更多地挖掘足以自豪,让世界趋之若鹜的东西。是通过农业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是通过礼乐与社会的和谐,更是通过哲学与自己的和谐。
当我们投入了市场的怀抱,就要从自己的精神家园中走出来,甚至不惜把曾经的精神家园焚烧成为废墟。“在百余年来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已经把维系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传统文化打得七零八落”。(1月5日《环球时报》《亨廷顿留给我们的历史难题》)(王达三)。
如果我们认为,一直恋恋于脐带营养就是没有断奶,就是长不大的恋母情结在作怪,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割断脐带,根除恋母情结的革命。
这种在国际化外衣下的行为,本质是信奉洋教义,给中国一个后娘的行为。是让中国人自绝后路的行为,确实是难以恭维的数典忘祖行为。
有兴趣的朋友,给主流经济学家与非主流民间学者做个简单排列,把他们之间的核心言论做个类比。这倒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