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对-经-济-学的思考



思考经济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从逻辑起点和逻辑分层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和非系统的角度进行,还可以从操作和伦理的角度进行。经济学是个理论系统,这点估计没有人会反对,但怎么分析、解剖这个系统就很不相同。有关经济学的文字很多,我们怎么处理这些文字又是很不相同。按照历史文献的顺序,我们可以看清楚经济学演变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可能会被误导,特别是当我们的思维产生定式之后。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准确描述它。说经济学是研究怎么有效配置资源的,多少夸大了经济学的作用。当我们说经济学是配置资源的时候,我们是否区别了资源和产品。资源应该不等于产品,如果资源等于产品的话,就不需要配置资源了。按照循环经济学的观点,资源如果属于环境要素,配置资源就是将环境要素配置到不同的产品里去。产品的分配属于另外的问题,它主要集中在各个层次人之间的分配问题。把环境要素(资源)配制到产品里去的核心是技术,没有技术我们生产不出相关的产品,就不存在资源的配置问题。

市场能不能配置资源,我们要搞清楚市场通过什么来配置资源,以及市场到底是什么。市场是以价格、货币作为分配手段来配置资源的,市场就是经济学里所说的分配,它的背后是人,有着理性人假设的人。货币、价格分配的是产品、是财富,它把产品、财富从一个人分配到另外的人,有经济学家把它叫交换。分配既包括环境要素(资源)分配到不同的产品里,也包括产品分配给不同的人。环境要素分配到产品里和产品分配给不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生产问题,另一个是分配问题。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分配和消费问题是非常有道理的。

现在的经济学,围绕着分配,给了它许多形形色色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理论,比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等。这些理论其实都很简单,可它们一旦披上了数学的外衣,就复杂了。经济学里有很多数学模型是误导性质的。任何经济现象都可以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工具就是数学。任何数学用来分析经济现象时,它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符合数学函数或者模型的要求。比如,只有部分符合初等函数的经济现象,如果用初等函数来描述,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不能反映非初等函数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起的作用就是误导,把经济研究引向错误的方向。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对-经-济-学的思考

经济学围绕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有不同的观点,到现在还没有经济学家能很好地解决价值的创造和决定的问题。比如什么是价值?价值由什么创造的,价值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有不同的派别。

必须指出的是:经济学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经济学的问题,还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当经济学研究和利益分配问题搅在一起时,经济学的研究就不仅仅是探索真理的问题,还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分配问题,这极大地阻碍经济学的发展。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循环论证、宏观经济学的同义反复,难道经济学家真的不知道?还是他们知道,就是舍不得放弃呢?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决定经济学的体系。如果我们把市场作为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我们自然会把市场解剖为供和求,同时也会把市场本身进行逻辑分层。其实供求也是可以进行逻辑分层的。比如有人供给10双皮鞋,有人需要10双皮鞋,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一、10双皮鞋是怎么来的;二、供给皮鞋的是人;三、卖皮鞋的目的是赚钱;四、皮鞋可以穿;五、买皮鞋的是人;六、买皮鞋的人的钱是那里来的。皮鞋是做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生产皮鞋的过程一方面是皮(环境要素)配置到鞋上的过程,它的核心是技术,没有做鞋的技术,鞋是做不出来的,另一方面,又是个分配过程,鞋老板得鞋,做鞋的工人得工资。问题又来了,鞋老板的钱是怎么来的。研究经济学,必须把货币搞清楚,因为在当今的世界,货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从集合人的角度看,供给永远等于需求,因为不管是卖鞋的还是买鞋的他们都是集合人的一部分,鞋子总是属于人的鞋子。

供给创造需求这个萨依定律是对的,供给创造需求不能推导出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既是个生产问题,更是个分配问题。凯恩斯说的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不成立。从集合人的角度看,既不会存在供给不足,也不会存在需求不足。有朋友要开始问我了,短缺经济和过剩经济不就是供给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吗?上面反映的是单个人或单个人的加总,它不代表集合的人。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人,这不排除其他学科以人为起点。人要生存,就必须和他存在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和环境的交换是通过产品来满足的,产品有些存在在自然界,如空气、阳光,另一部分是通过生产得到的。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产问题,也就是环境要素怎么配置到产品里去的问题。环境要素配置到产品里去的核心是技术,任何国家如果要提倡支柱产业的话,技术进步是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至于那些说汽车、房产是支柱产业的人,是对经济学的误解。产品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分配给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的需要就可以得到满足。我们用什么来分配产品,目前用的是货币、价格作为分配手段。市场经济是以货币、价格作为分配手段的一种经济,它的前提是私有制。市场可以把产品分配给不同的人,但市场不能配置资源,因为分配产品的手段和把环境要素配置到产品里去不是一回事。

把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连起来就是产品的循环运动,环境要素—产品—环境要素的运动。从逻辑分层来看,这是把产品和货币分开处理的必然。货币有自己的循环运动,它是影子货币—货币—影子货币的运动。

到目前为止的经济学,它们至少存在两个缺陷,第一没有把产品循环运动和货币循环运动分开来处理。它们用价值或者价格作为桥梁把产品和货币连接起来,这样可以进行他们的分析,但也掩盖了很多问题。第二没有把货币和货币的载体分开处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研究货币的人能说清楚货币的。

现在的年代是个变动的年代,这个年代是产生科学经济学的年代,我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一门真正的经济学将会产生,因为传统的经济学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方面,说服力越来越下降(边际效用递减),它要求新的经济学的产生。另外,经济实践也为新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人们对商品、货币、价格、就业、工资、利润、制度、资本、科技、环境等认识越来越深刻,这些都是新经济学出现的前兆。我同时也相信,新的经济学一定会出现在中国,因为中国是思想的发源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036.html

更多阅读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2012“千课万人”回来,我就想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他的组块教学法真的是常用常新、童叟皆宜,呵呵。但是,如何让这次的搬课更接地气,能给老师们更多的引领与启迪?我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保留了薛特的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 对中国有巨大贡献的人

顾颉刚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巨大贡献赵沛霖内容提要 顾颉刚先生除史学研究贡献外,也是神话学研究方面的拓荒者。他对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构建,对中国古代神话系统的独特把握,对神话本质特征的深刻揭示,以及在肯定神话历史化、揭示神话的

《像山那样思考》选自《沙乡年鉴》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

按:人类的智慧似乎是贫乏和主观的,我真怀疑我们人比一只小鸟懂多少哲学?<沙乡>给我很多启示,其中之一是,生态不能有漏洞,平衡不能失去,否则黯然无生气.松树和松鸡相加才是真正一幅完美的图画,是山的和谐旋律,是生命相互依存并能独自

声明:《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对-经-济-学的思考》为网友做你的第一夫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