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关键词:金融风暴 避难所 国际人才流动 金融开放
虽然美国通过了救市法案,甚至将最终额度从7000亿提高到9000亿美元,欧盟诸国也都在本国提供了数百亿欧元的流动性,而且做出了联动互保机制;但还是不能阻止金融机构的倒闭,随着主街(Mainstreet)银行倒闭,已经有15家银行关门,恐慌的人群挤兑现金更使得还有更多的银行境况风雨飘摇。
而在实体经济领域,新科全球首富巴菲特投资30亿美元抄底持有GE股份,汽车领域,福特与克莱斯勒谋求合并,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已经从投资银行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中间只是那些投资在股市中缩水的人,那些在金融动荡中由于裁员而失去工作的人,那些遭遇地产泡沫、高油价高粮价困扰的日子。
折扣商品受到百姓追捧,甚至为了省油连车都舍不得开了。以前在我们印象中“挥金如土”的老外,居然也有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时候。
就连跨国企业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通过股市融资的这个渠道已经失灵了,要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只能通过市场来要效益;因此,在国内的竞争自然就日趋白热化的时候,只好将市场朝外蔓延以获取生存的空间。而不可避免地就会把战火引到发展中国家,而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依然预期有10.1%的两位数增长的中国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战场。
——老外怎么了?老外也是人呀!老外也有害怕的时候。
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已经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或者通过上游资源的垄断,或者通过参股甚至收购,或者通过离岸公司间接控制中国的实体产业格局,让尽可能多的领域都流着外资的血。
有人说:既然已经有了血缘关系,就是亲人,至少不应该算是仇敌了吧!
其次比如在终端,虽然有数据证明家乐福是单店利润率最高的卖场,而且4月下旬也确实曾经有过抵制家乐福的苗头,却终于由于家乐福解决了数万中国人的就业问题而导致半途而废。
有人说:既然聘用了大量个中国人,那也算是为他们提供养家糊口的收入,甚至算是衣食父母了吧!
再以奶制品为例,三鹿奶粉事件使得大量的鲜奶被倒掉,大量的奶牛被杀掉,大量的奶农遭遇投资血本无归,几乎所有的国产乳制品都遭遇灭顶的信任危机。当中国的国产品都面临内外封杀而走投无路,当中国的消费者对国产品的食品安全都持不信任的态度,就给了国外的奶以可乘之机。甚至得势就涨价。同时消费者也甘愿付出更高价格去买东西。
国外的乳品企业在自己的国家推出低价奶(比如达能在欧洲推低价牛奶),在中国零售商场却在提价。
有人说:这是中国的乳品行业自身不检点,不能怪人家外资“阴谋论”。
再看人才流动领域。
全世界都在裁员的时候,却向中国出口他们的劳动力,从全世界各地涌入中国的“洋打工仔”怕会有百万之众。可以想象的是,他们不仅挤占了本来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就业岗位,而且他们的薪金比中国本土的人才身价都高得多;这刚好与中国所谓的产业升级换代,以及中国“开放”的姿态相对应。由此,这上百万的“洋打工仔”就名正言顺地被中国收留了——以专家的身份,以高昂的成本。
在收留了他们的同时,中国实际承担的绝对不仅仅是他们的薪金,而且包括房屋、能源、水电以及粮食等稀缺资源,不要忘记:当全世界的粮价、石油价格都在高位运行的时候,却要来中国消费中国的粮食和能源。
当然,我们可以有一个理由聊以自慰,就是他们是有外资背景,实际支付那些的都是海外资金,而不管是来短期考察与旅游的,还是长期来工作的,他们都是来给我们送钱来了,至少是来帮助我们“拉动内需”来了。
——真的如此吗?
难道我们忘记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古训了吗?
当ING的CEO在央视名牌栏目《对话》中侃侃而谈,表示他们不仅投入19亿的资金,而且投入了高管团队,带来了数十年的经验与知识,以及风险控制的体系,他们认为,这些都成为ING得到北京银行19.8%的股权的筹码。
而且放眼望去,在金融领域能够保持没有得到外资参股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已经是凤毛麟角。
当华尔街和金融城都觉得衍生品已经成为数字游戏的时候,却把这个作为创新,并作为无形资产输出到中国,成为得到中国的银行更高的股权的砝码。
我们所沿用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机制,销售的是他们的产品,沿用的是他们那套曾经被证明很保险的风险控制系统。甚至我们依然在对他们那套思维方式顶礼膜拜,希望发挥“英雄救美”的国际主义精神,助发达资本主义的体系挽狂澜于不倒。
我们还不能忽视的是: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来中国上市的大门也已经打开,当全世界的股市都遇到了崩盘的危机的时候,却来中国上市并圈中国老百姓的钱。
在10月初的文章中,本人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中国是世界的什么?
大约现在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在当前金融风暴之后,中国或许即将成为世界金融危机的诺亚方舟。
——中国真的会成为世界的避难所吗?
贾春宝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