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之路研究院 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4



     第一个方面,是系统分析了世界经济现代化300年的历史进程,从1700年到2001年,包括对经济现代化的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观念、经济现代化的路径、经济现代化的方法等六个方面,然后总结归纳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26个事实和14个启示。这是它第一个结果。

      第二个结果,是建立了经济现代化的评价模型,它完成了在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131个国家过去52年,就是从1950-2002年,经济现代化的水平评价,它发现在2002年的时候,已经有24个国家完成了经典的经济现代化,其中有18个国家已经进入到第二次经济现代化,同时有100多个国家还在搞第一次经济现代化,就是工业化,还有14个国家还处在农业经济,同时有些少数民族还是原始经济。就是世界发展非常不平衡。

      第三,它总结归纳了经典经济现代化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经济现代化理论。经典经济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这200年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刻画。广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从18世纪到21世纪400年经济现代化理论的一个系统刻画。

      第四,它完成了新中国52年经济现代化的评价和我国34个地区经济现代化的评价,对世界有数,对自己也要有数。

      第五,它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包括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基本目标,基本任务,它的监测体系,它的经济质量监测,经济结构监测等一套做法和一套方案。

      第六,它同时完成了2002年世界和中国的综合现代化评价,包括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现代化评价。

      2005的报告,对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一个贡献就是提出来一个广义经济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关于两个方面内容的具体内涵,我请网友登陆中国网,或者是中国现代化网,网上有这份报告的电子版,中国网的网址是www.china.org.cn,中国现代化网的网址是www.modernization.com.cn。

  主持人:

 中国丝绸之路研究院 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4
      现在可以说,谈到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机遇和挑战并存,在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中,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来,两会期间,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能源短缺等都作为重点讨论。牵扯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具体而言,对这些很宏观的东西其实已经显示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在北京前两天,已经供暖停止了,各小区的告示说明,是因为煤的供应紧缺。所以说,从国家层面来说,从个人生活来说,似乎跟您的这种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或者是运河发展战略,在内涵上都有一定的联系,请问这种联系是一种必然还是偶然的巧合?

  何传启:

      这个问题既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可以说这种联系是必然的。我们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因为在我们的研究中间,我们始终强调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建设性,我们研究的结果和建议,对中国现代化都有积极的意义,这是一方面。与此同时,我国的领导人都认识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就是说国家有需求,我们有研究,这个联系自然就发生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从毛主席开始,我国历代领导人都强调,人类文明的一切伟大成就,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向世界学习,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我们从事的现代化研究,我们研究的对象正好就是世界,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131个国家,基本覆盖全球人口的99%;我们研究的时间跨度是400年,18世纪到21世纪,刚好是两次现代化;研究的方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像您说的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可以重复和检验;我们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人类文明和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相对客观的,是可以重复和可以检验的。这样一来,中国的政策和我们的建议出现某种联系它是必然的。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处于重要的工业化阶段,对物质和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这时候经济中出现一些问题,就需要有新的对策,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社会也在迅速转型,一个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第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第三是从国内型经济向全球型经济转型。在这三个转型的过程中间,各种经济矛盾,各种社会矛盾都会浮出水面,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和科学界和中国的思想界都需要寻求新的对策,而我们的研究就为这种寻求新的对策,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资料,基本数据,基本信息。所以联系就发生了。

  主持人:

      现在创新体系、知识经济等是非常时髦的东西,我记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你的著作中对这些概念都有很好的阐述,所以很多人说何先生的理论很时髦,但是仔细看一下,透过时髦的东西下面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特别是也为国家提出了一些很具体的建议,比如说我看到去年3月份,你以课题组的名义提出"建议成立国家地区开发署",您提的这个建议来自政府方面的反响如何?

  何传启:

      正如你刚才说的,我们的研究工作,以事实为基础,用数据来说话,同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如2005的报告研究经济现代化,一共是79万字,包括430多张图表,包含世界300多年的经济数据,非常系统,它的结论只有六页纸。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对我们研究工作的反响还是比较积极的。过去我们关于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而现在我们转入现代化的研究,同样受到了关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

      比如说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提出一个运河战略,您刚才也反复提到,这个运河战略是强调知识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第一个阶段是知识化为主,工业化为辅,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化工业化并重,第三个阶段就是知识化为主,要协调发展。后来国家提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种所谓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提出,按贡献分配是知识经济的分配模式,并系统阐述了按贡献分配理论,我们有一本书叫《分配革命》,它系统研究了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早期的分配理论、分配理念和分配模式,系统总结提出按贡献分配。我很高兴的看到,在后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就明确提出,中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模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包括按贡献分配。

      第三,就是您刚才提的,现代化报告2004提出成立国家地区开发署,全国政协委员郭传杰同志,专门提出一个政协提案,中编委认为,这个建议具有重大建设性,由于涉及到国家地区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需要逐步研究落实。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有什么?有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国务院东北工业基地振兴办公室,也许将来还有什么中部崛起办公室。既然有这么多机构,为什么不能把它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国家地方开发署,这不是一种更加有效和合理的选择吗?

      我们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里面提出了十个建议,我们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

  主持人:

      很明显,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典型的学科交叉的东西,从您的背景来说,您是做基础科学,现在你做了整个现代化研究。应该说,在你出身的地方,自然科学界给予了很好的回应,在每年的报告中,中科院的院长,科技部的部长都亲自为此做序,很多自然科学界的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我不知道另外一半,社会学界他们的反响如何,有批评么,或者是肯定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310.html

更多阅读

M2C:中国家电企业的突围之路

2010年7月24日,盘古(pangoo)CEO陈文辉宣布:“盘古正式进入内地市场,并将采用全新的DIY电视产品和M2C销售模式,突破中国平板电视价格战僵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购买、使用体验。”这家注册于香港,崛起于欧美的液晶电视制造商,凭借M2C

流放之路巨坑超越联盟 中国大学生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创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大学生的选择。在国家提倡创新的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也越走越宽,更加多元。    22岁的大四学生郑达就读于外交学院,这所学校被许多人称为“中国外

丝绸之路传奇 电视剧 “星爷”品牌塑造的传奇之路

    看的笑出眼泪来,然后再含着眼泪看着发笑,这是很多人对于周星驰电影的共同反应!    几十年的香港电影,造就了太多的明星。而且不同的明星性格和角色各异,就像一位品牌大师亲手塑造了不同个性和形象的品牌一样。这其中,周星驰又

声明:《中国丝绸之路研究院 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4》为网友亽閒跌撞一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