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3



     到长江下游的时候,比如说在江苏的南部,苏南,城市已经连片,它具有工业社会的性质。从南京、常州、无锡到苏州,它的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已经形成,工业社会的特点已经基本具备。

      再往下走,就到长江的入海口,就是上海。上海在干什么?正在发展新经济,它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工业占GDP的比例是持续下降,从70%多降到40%多,这是一种典型的非工业化。同时上海将纺织工业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转移到周边地区。他自己在发展什么呢?发展金融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社会的曙光已经出现。

      我们把长江流域的四个阶段连起来看看,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的典型代表,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都有,就像是人类文明的长河,从长江的上游奔腾而下,走云南过武汉,经南京到上海,然后走入大海。我们把这个现象就叫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是第二次现代化。很显然,目前长江流域是两次现代化并存。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其他理论解释不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不仅能够解释长江流域的现象,也能预示长江流域的未来,而且为国家和长江流域地区制定现代化战略提供了一种理论选择。很显然,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同,他们合适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模式也应该有所差距,不能一刀切。这个理论的意义就非常明显,这是以长江流域为例。

      我们再去讲讲这个理论对于个人考虑的时候,它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说它关系到我们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个话很抽象,我不妨以我自己为例,来说说我是怎么转变的。我本人是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位于武汉市的东北方向,在木兰山脚下的一个小农庄里面。虽然我们村庄离武汉市有70公里的路程,但是我16岁上大学以前我没有去过武汉。根据传说,我们木兰山就是我们国家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乡,目前山上有花木兰的雕像,每年参观人流很多。每年从武汉市来的男男女女游玩的时候,我们村的孩子非常羡慕,就梦想我们能不能过城市的生活,我们能不能自由的来来去去。向往城市生活,就是我们小时候一个梦想。他让我们整个生活发生了转变,从农村生活到城市生活,城市生活以后还有生活质量提高,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么一个过程。目前我们城市人口仅占40%,我们60%的人生活在农村里面,我们还8亿人生活在农村里面,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是第一个含义。1979年我考上武汉大学生物系,大学四年里头,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差距。1983年我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来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以后,我就发现北京和武汉还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说,哪怕你进入城市以后,并不意味着你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如果生活质量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里发达国家水平是指60年代而言的那种水平,还不能算第一次现代化,因为60年代发达国家人均的收入是1200多美元,相当于现在的6000多美元,因为它有个通货膨胀率。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城市完成经典现代化。第一个阶段的巨大变化。

      再看看第二阶段。1992年我正好第一次出国,到美国参加国际农业科技会议,来到美国中部的一个州,叫艾奥瓦州,这个州的现代化水平并不高,它有9%的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它现代化水平在美国50个州里面排30多名,中等偏下水平的州。会议中间,我们自己去参观美国的一些农场,美国的一些小镇,自由参观。我们到了一片小镇以后,看美国农村的小镇,它自然如画的风景,别具风格的建筑和商店,联想到我们武汉市的脏乱差,反差非常之大,当时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感受,就是非常震惊。武汉是中国的一个大城市,尽管是这样,它与美国农村一个小镇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也就是说,目前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了第一次现代化,远远超过了工业社会。1993年,我再次来到美国,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工作,从美国中部农业州到美国首都,我在中国,也是从中国的中部武汉到北京,两者非常相似。到了美国以后,当时美国政府正好提出一个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美国人率先向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过渡。我就很感兴趣了,美国人现代化水平到底有多高?于是就进行系统比较研究,我才真正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两个数据说一下,1990年美国人均收入是当年中国的70多倍,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80多倍,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完成工业化,90年代它已经进入到知识社会时期,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化还没有完成。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从城市社会向信息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就是第二次现代化。作为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首先要成为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人,否则你就没有竞争力;然后还要成为适应知识社会需要的人,否则你就没有国际竞争力。所以现代化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否则你很难参与全球的经济竞争,你也很难享受发达国家人民所享受的生活质量。

  主持人:

      你们的现代化研究,从2001到2005年一共出了五本,他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还是逻辑上有什么联系,每本书中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海量的数据,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几页纸,这个过程是怎么得来的,能不能告诉我们报告"出炉"的整个过程?

  何传启:

      现代化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个年度系列报告,它每年有一个研究主题,在每年开头的时候,现代化中心的中国现代化战略课题组的成员们就会花半年的时间,独立进行不同专题的研究。到年中的时候,会选择某个专题作为下年度报告的主题,然后提出这个主题报告的结构和分工,主题报告的结构和初稿形成以后,要进行多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修改稿出来以后,要送给课题组的顾问们,请我们的顾问提出指导意见和修改的要求。在大家都基本认可以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现代化报告已经出了五本,这五本报告应该说是相互关联的。我们2001年报告的主题是现代化与评价,它引入了两次现代化的概念,建立了现代化的评价模型,完成了对世界上131个国家28年的连续评价。2002年报告的主题是知识经济与现代化,它讨论了知识经济对现代化的影响,以及世界现代化前沿的特点。2003年报告的主题是现代化理论与展望,它系统总结了20世纪后50年世界现代化研究理论进展和世界现代化实践的实际进程,理论构建基本告一个段落。2004年主题研究地区现代化。我们国家有34个省级地区,地区现代化到底怎么做,地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就成为2004年报告的一个主题。04报告系统分析了世界上18个主要国家173个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归纳整理提出了地区现代化的原理和方法,也提出了中国地区现代化的目标。2005报告的主题,就进入到经济现代化研究。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现代化的动力。2005报告对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所以这五本报告可以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每本报告都是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而且这种研究仅仅是开头还不是结束。

  网友:

      做研究一般都很关心数据,你的研究因为不是实验科学,因此数据可能更是你得出结论的主要依据,你的数据主要的来源渠道是什么?

  何传启:

      我们的数据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世界131个国家的数据,一个是关于中国34个地区的数据。关于世界上131个国家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联合国的统计年鉴、OECD的研究报告和它的统计报告。关于中国地区的现代化的数据,基本上是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如果国家统计年鉴有些数据没有,就用省市的统计年鉴作为补充。总体来说,所有数据主要是来自官方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

  主持人:

      2005年报告中一些主要的结论,特别是一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是什么?

  何传启: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3
      2005报告是以经济现代化为主题,这个研究是采用了美国一个经济学家叫库兹涅茨,他是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提出的经济发展类型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包括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和经济截面分析,以此来比较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历史截面分析、定量评价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世界经济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个报告主要的结果,集中在6个方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311.html

更多阅读

我和丈母娘的相处之道 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我和丈母娘的相处之道饮者_无名第1节 我和老婆是相亲认识的,之前也相过两次,匪夷所思的经历让我基本上对相亲是不报什么希望了,第三次,我遇到了当时年轻漂亮又娴静温柔的老婆,从各方面看她都具备做我未来妻子的潜质,我不相信这样的美眉

M2C:中国家电企业的突围之路

2010年7月24日,盘古(pangoo)CEO陈文辉宣布:“盘古正式进入内地市场,并将采用全新的DIY电视产品和M2C销售模式,突破中国平板电视价格战僵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购买、使用体验。”这家注册于香港,崛起于欧美的液晶电视制造商,凭借M2C

声明:《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现代化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3》为网友一米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