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的形成与影响5



在银行股估值水平全面调整后,中国股市就将见底,并展现上佳的投资机遇。这个时间点会出现在2009或2010年的某个时间。

由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联储需要让本该由美国金融业承担的成本由美国所有行业乃至全球承担,这就引发了全球通胀的问题。

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全球都持有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因此全球通胀实质是美国向全球征收通货膨胀税,以此缓解美国的压力,并使得全球共同承担次贷危机的成本。

由于经济实力较弱,越南承担不起美国的这种通胀税,首先爆发了财政和金融危机。印度由于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也面临了较大的冲击。越南经济和印度经济出现的问题,本质都在于支付通胀税的能力有限。

金砖四国股市最近一年涨跌幅(巴西:蓝,俄罗斯:绿,印度:红,中国:黄)

金砖四国中,俄罗斯和巴西由于要素禀赋在于资源,目前暂时受益于商品价格的上涨。但这种情况难以长期持续,在未来商品价格回调后,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均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降温。

欧洲部分经济体,如丹麦,已经出现了衰退。欧盟在未来整体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这可能迫使欧洲央行放弃紧缩的货币政策。

世界各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美国次贷危机缓和之后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也才会出现整体缓和迹象。

综上所述,美国次贷危机是以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为导火索,美国金融业产能过剩为核心原因的一场经济危机。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了一年,但这场危机能否早日结束,关键取决于能否解决美国金融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在过去一年中,美联储利用美国在国际经贸中的主导地位,向全球征收了通货膨胀税,使得次贷危机的成本由全球共同承担,这使得部分新兴经济体陷入困境。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奥巴马获胜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奥巴马上台后将会出台有利于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并放手处理华尔街产能过剩的问题。在美国大选后美国经济政策有望出现较大的转向,这将有利于次贷危机的早日结束。

五,次贷是如何发展成危机的

在次级贷款结构中,不太容易看出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表面上看,是先有借款,然后再有贷款——贷款证券化——证券产品销售这一运行机制。但实际上,在次级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刺激机制。二级市场上金融机构之间借助复杂的金融创新和激烈、无序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一级市场上短期内贷款大量增加。当然,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过剩资金流向美国,刺激了住宅价格短期显著上升,使得整个机制得以启动的直接动因。

进入新千年以后,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一次较长的低利率金融缓和时期。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世界各国通胀水平是稳定的,也就是说,这些过剩资金暂时并没有直接用于商品购买,而是有相当大的部分投资于各种资产,于是就出现了全球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热现象。

低利率+流动性过剩,对住宅贷款需求与供应两方面都有影响。而且,形成了住宅价格将持续上升的预期或“神话”。

从第一个环节看,住房价格持续上升,形成了低收入家庭“晚买不如早买”预期,贷款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了住房价格上升。更重要的是,对贷款机构来说,高等级客户贷款已趋于饱和,为迎合低收入家庭的贷款需求,贷款机构不断创造出新型的住房贷款产品。这些产品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大幅度降低贷款审查要求,并在最初几年给予借款者很多还款优惠。当然,如果过了优惠期,借款者负担也会急剧增加。但是,由于贷款者和借款者都预期住宅价格还会持续上涨,可以将涨价后的住宅再次抵押和重新融资。在具体运作中,很多贷款机构还借助100多家贷款中介机构来推销这些“新产品”,而中介机构只要能达成交易,就可获得手续费收入,不需要对未来风险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不对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刺激了一级市场扩张。

另一方面,贷款机构发放贷款后同样不全部持有这些贷款合约,在收取手续费后,又将大部分贷款合约迅速转售给大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资银行,再由后者进行证券化处理。大型金融机构借助证券化可以将风险细分并转嫁出去。也就是说,贷款者在一级市场上能很便利地筹集到充足资金。从因果关系上看,市场中存在大量资金推动了贷款者可以通过降低标准大量发放贷款。

对拥有巨额资金的最终投资者来说,长期低利率使得国债和公司债等传统投资对象的收益率在低位徘徊,信用评级较高但收益也相对较高的证券化产品,由此成为这些投资者尤其是对冲基金竞相追逐的投资对象。

从次级债扩张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的市场参与者行为分析可见,市场中存在大量充裕的资金,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赋予了整个体系具有信用扩张的内在动力。在金融创新、市场乐观预期和监管出现真空等因素影响下,这一动力又转化成实际的信用扩张,表现为次级债市场规模的超常增长。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金融创新的链条有多漫长和多么复杂,问题的根本在于,所有金融资产的最终价值是依赖于其最原始资产的实际价值。也就是说,一旦住房价格开始下降,上述过程就会发生逆转,且很可能会加速逆转。由此,持有次级债及相关证券化产品的金融机构必然会出现巨额资产损失。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大量信贷扩张和需求刺激之后,美国住房供应市场很快饱和了,住宅价格指数在2006年中期见顶回调。同时,大量新型贷款产品也度过了最初几年优惠期,再加上美国利率上升,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骤然上升,房价下跌又导致借款人无法按原先方式重新融资,结果是次级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在2007年4月至6月,次级贷款违约率达到14%左右。随着金融机构执行抵押,将住房重新推向市场,则更进一步加剧了房价下跌。

这意味着次级债市场的基础产品价值严重缩水,金融机构出现了巨额损失。这些损失发生在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银行自己手中持有的次级贷证券化资产信用评级不断下调,形成了评估损失。

第二,银行在出售证券化资产时通常附有协议,在一定期间出现违约风险,最终投资者有权向发行者要求赔偿。

第三,银行与自己出资设立的SIVs虽然在法律上有所谓的“破产隔离”(Bankruptcy Remote)安排,两者的资产负债表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为了提高SIVs的信用评级,便于其发行ABCP,银行通常对SIVs有融资承诺,这是一种或有负债;而且SIVs的资产规模已经高达4000亿美元,财务杠杆很高,且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一旦资产贬值,自有资本很快就会被冲销,形成银行的实际损失。

第四,银行为了冲销损失,平衡资产负债关系,不得不低价出售自己的证券化资产。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的形成与影响5

于是,整个体系就进入了向下的恶性循环,表现为信用收缩,流动性紧张,波及到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最终有可能影响实际经济运行。

六,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与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有哪些启示呢?

金融风险千变万化,首先还是信用风险。次贷危机,资产被分拆打包,其根源就是降低了对信用风险的要求。如果放弃了对客户自身还款来源和信用审查的话,那信用风险的闸门就打开了。我国银行大量的资产是信贷资产,因此信用资产的标准轻易不能降低。

其次就是对加强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和监控。

这次次贷危机的本质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信用链条拉得非常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分业监管的问题,对于连带性很强的次贷产品出现了监管的缺失。其过程大致是,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期间邀请评估公司进行评估,保险公司进行担保,然后卖给资本市场。由于离链条的源头过于遥远,链条里真实的公司已经消失掉了,投资人只关心是不是3A资质的资产,而不关心贷款的本来面目。这样商业银行,基金、个人还有公司,全社会就被卷入到次贷的漩涡中去。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评级公司和保险公司同样存在道德风险。当然格林斯潘时代美国长期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也要为次贷危机的恶化和蔓延负主要责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323.html

更多阅读

地球板块的形成与移动 地球板块

本人认为:地球板块的形成,归纳起来,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地球本身的地核溶岩的不断翻搅运动,冲击地壳;二是外天体的撞击,如果没有外天体撞击地球,可能到现在地球还没有产生人类。而且被撞击的地点就是太平洋。现在的太平洋的地震带可能就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的形成与影响7

2、出口面临重大挑战下,应该看到的一些积极变化第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虽然出口增长今年会因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下降,但国内消费与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足以弥补出口下降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的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的形成与影响6

针对目前提出的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从长期来看,中国金融创新才刚刚处于起点,金融产品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留给我们的选择不是要放慢速度,而是要尽快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要的,更能够抵御各类风险的金融工具。而其中更主要的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的形成与影响5

在银行股估值水平全面调整后,中国股市就将见底,并展现上佳的投资机遇。这个时间点会出现在2009或2010年的某个时间。由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联储需要让本该由美国金融业承担的成本由美国所有行业乃至全球承担,这就引发了全球通胀的问

声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际金融风暴的形成与影响5》为网友青果学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