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缩水痛心疾首。
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中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065亿美元,是仅
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持有国。不仅如此,随着两房危机的披露,国内民众募然发现,中国持有“两房”3760亿美元的高危企业债券,中国央行和中国的银行持有的美国债券总计超过8800多亿美元。
据张化桥先生的计算,仅美元贬值,中国外资储备五年缩水三分之一,有市场分析人士估计,中国外储在今年上半年就因美元下跌导致汇兑损失达1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了43架A380空中客车飞机。
财富耗散令人痛心,如何善用国家财富,是个重大的课题。但有人因此提出,外汇储备分红给国民,或者救A股、救楼市,则是不通之论。
外汇储备为什么既不能给国民分红也不能在国内救市?这是由我国的外汇储备体制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决定的。外汇储备表面上是央行的资产,实际上是央行的负债,这与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质相同。在目前的外汇体制下,我国基础货币发行与外汇占款相关,每笔外汇结汇都得对应发行一笔人民币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通过货币乘数,在市场放大,产生出更多的人民币。
假设央行将外汇储备用于国内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首先,央行将不得不把同一笔外汇再次发行一次人民币基础货币,财富没增加,而基础货币发行增加一倍以上,结果无非是国内出现恶性通胀,央行负债增加。这种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外汇在国内救市说,是良好的意愿掩盖了错误的技术。
在目前的外汇体制下,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有关部门能够提高外汇储备在境外的使用效率,当初设立中投公司就是为了增加主动投资的比例,以免中国只能被动投资,与美国国债捆绑在一起。让人遗憾的是,中投与外管局的投资效果不如人意,这只能怪有关部门学艺未精,而不是不该对外投资,外汇储备只能投向境外。
难道就法有办法破解外汇迷局了吗?有。惟一的办法是把过多的外汇储备消灭于萌芽状态。
首先,改变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模式,提高国内生产企业的要素价格,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投资比重,这样财富就不会以巨额外汇储备的形式出现。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前两年全民勒紧腰带发展出口型经济的结果,在生产过程中增加环境、劳工等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相当于提升全体劳动者的福利,将财富集中到企业、劳动者手中,也就达到了建言者所说的向全体国民分红的目的。
其次,真正实现藏汇于民。我国的外汇储备多,那是仅限于官方数字而言,如果将民间外汇储备计算在内,则情况大不相同。美国的民间外汇储备高达9万亿美元,是中国民间外汇储备1600亿美元的60倍左右,日本民间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将近中国的20倍。
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国政府曾经提出藏汇于民,并且落实于行动。2006年开始,居民个人购汇额度大幅上升,2006年5月1日,居民年购汇额度调至2万美元;从2007年2月1日开始,个人年度购汇总额大幅提高到5万美元;个人外贸生意的从业者,可以开立外汇结算账户,结汇和购汇均不受年度总额限制,无论金额大小都可凭真实贸易单据办理;商业银行上缴外汇存款准备金,也同样为了降低外汇占款额度。
藏汇于民不应变成藏负担于民。美元升值时藏汇于政府,美元贬值时藏汇于民,金融机构不良的海外投资业绩,已经使民众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认为是藏祸于民。人民币升值而美元贬值、外汇不能在境内使用、结汇麻烦的现实,使民众缺乏藏汇的积极性。要增强民间藏汇意愿,关键在于让民众从藏汇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时人民币逐步实现自由兑换,可以通过多种外汇投资渠道,让民众从分散投资中减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