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力模型 附件三:理论特例 国家土地铸就国家竞争力



中国在改革开放即将过去的25年里,完成了中国自近代历史以来的飞跃巨变,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也逐步推动了上层建筑领域的重大革命。历史的经验表明,历代的社会变革与发展、都是建立在以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凡是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时代,其土地政策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凡是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时代其土地政策肯定与社会发展相矛盾。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而土地恰恰不是世界上的最大。要使中国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最根本的出路仍在于中国的根本-----土地。因为新世纪全球的时代主题是核心竞争力,中国也不能例外,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诞生于中国并不宽裕的土地,这是由于中国特色的国情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倡导实施的土地制度改革下,中国社会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时期。然而,中国的根本性发展与转变还是在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巨大胜利以后,逐步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建筑业的讲话以后,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由单纯的第二产业逐步走上了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及当今业界倡导的第四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并进的城市发展新局面。在新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焦点同国际社会的发展焦点一脉相承,这就是全球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土地、资源与环境。与此同时,国家竞争力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核心焦点。虽然,国家竞争力在不同的国家表现的方式不同,但是从竞争力的源头上看它摆脱不了赖以生存的载体——土地。在土地与产业、土地与城市、土地与发展、土地与人口的多边关系中,自始至终都是在演绎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一古老而伟大的人间喜剧。在六月二十五日——国家土地日即将来临之即、我们企望籍此窗口能与热爱我们脚下这每一寸土地的志士仁人,共同来探求土地与国家竞争力、政府职能以及国家价值这四维要素的多边关系。因为在这个多边关系之中土地是基础、政府是关键、国家价值是保障、国家竞争力是终极目的。

   一、土地的社会承载性与政府职能新五论

    所谓土地的社会承载性是指:“由于地球这一人类共有的资源,在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划分上,表现为领海、领土、领空的拥有。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固定的,缺乏弹性的。其资源的稀缺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和活动的基础载体,是人类最大的资源”。

    土地在承载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城市的同时,也客观的记忆了数千年的东西方文明。不论是巴以和谈,还是美伊战争;不论是北约东扩,还是朝韩问题。历史的是是非非总是脱离不了土地对人类的休憩繁衍和生死与共。社会的变迁从理性上讲总是经济基础------土地与上层建筑------政府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土地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好土地与人民、土地与资源、土地与经济、土地与发展、土地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关系则变得尤为重要。而所有这些问题也正是政府职能的核心主题。因为土地所承载的是一个社会整体,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河流、山川和人群。因此,作为政府的职能就必然是纷繁复杂的。

    回顾封建社会的衙门式政府,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半法制化政府,新中国的职业化政府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营销化政府以及新经济时代下的土地化政府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政府职能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国度里完成了从衙门式政府----法制化政府-----职业化政府-----营销化政府-----土地化政府这五步巡回。从表面上它反映了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从客观上证明了社会进步与繁荣,从理性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与国情。虽然在现阶段执法、服务、营销推广与土地经营是当代政府职能建设的一揽子主题。但是,作为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代表,最先进文化的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三个代表于一身的政府有必要从哲学和科学的高度来深刻理解政府职能的演进规律。科学运用与掌握政府职能新理论,这对当前乃至今后的社会发展是绝对有益的,也是政府与时俱进、锐意开拓的基本体现。避免政府在职能转换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叶障目或南辕北辙。因为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对政府的职能要求是不同的,而政府职能建设又是一个前沿性的社会课题。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套成体系的和可以直接供政府借鉴应用的政府职能演进理论。然而,社会是不可能等待政府在明白应该履行的职能是什么以后再发展,所以说是时代要求政府职能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否则就可能阻碍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比如,现阶段政府的核心职能就是如何掌控和运用每一寸土地,把土地这一国家最大的资源用好用足,最大化的发挥土地潜力,从而增强国家的竞争力。这就是土地化政府最基本的内涵。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土地私有化本质的存在,其政府职能进程不可能与中国政府的职能进程完全相同。比如:执法职能、服务职能、营销职能这三项是东西方政府共有的,而对土地的开发管理职能与经营推广职能却是中国政府的专利。因为中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政府之所以能够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是源于法律的授权和对土地的拥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政府其实质上就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地主。如果政府在新的职能建设方面,超越了这一基本条件,忘记了自己最大的资本是土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不计较得失,其实质就是政府失职。而土地化政府的职能就是要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认真用好每一寸土地,尽量把土地资本的投入降低,把土地的产出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必然要作好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土地的经营与推广,真正履行土地化政府的神圣职能。与此同时,还要作好政府的服务工作、营销宣传工作和执法工作。唯其如此,才能搞好经济建设引领精神文明,才能够代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因此,我们从土地的承载性出发,借以探讨政府职能的演进规律,其目的在于维护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以便于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裁判员、守门员、球员三位一体的特殊职能和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国家竞争力模型 附件三:理论特例 国家土地铸就国家竞争力
   二、财富之源缔造国家价值新内涵

    新经济时代下,对于城市和国家而言有两个最新的概念,这就是城市经营和国家营销。但是不管是经营还是营销其前提必须是有价值的,一个没有价值的城市和国家是无法经营与营销的。比如:一个没有任何资源价值的城市它靠什么来经营?一个没有任何价值背景的国家它的营销主题是什么?从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到新经济时代的科技竞争;从第一、二、三、四次产业的逐步演进到欧日美三大经济霸主的轮回坐庄,世界一刻也没有停止竞争,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幕后驱使着?我想除了利益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这就是价值观问题。因为国家与人同理、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事方式。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凡是有竞争力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构成核心也恰恰来源于土地。比如:上世纪日本的制造业忽如一夜地上升为世界第一,而不甘落后的美国从90年代以后凭借高科技再次领先全球。不论是新加坡的花园环境、巴黎的城市文化,还是香港的港口贸易、中东的能源经济。但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价值理念的背后都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根本的关系。它们在单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单一的价值理念,但在国际范围内却形成了多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这个特殊的社会国度而言,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比如:上海和深圳的价值模式就是科技+产业+贸易,北京的价值模式是科技+文化,西安的价值模式是文化+科技+产业+能源。这充分说明了单一的地理环境可以形成多元的价值体系,而只有多元的价值体系才能够最终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

    透过上述基本揭示后,我们不仅要问什么才是国家价值,国家价值从哪些方面来看?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谈论的焦点----国家价值新体系。我们认为国家价值是指一国为谋求在国际间长期存在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反映在一国政治、文化、科技、地理优势、经济能力、产业态势等要素的实际水平。而国家价值体系也逐步形成了一套理性的价值链,这就是:国家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产业价值-----地产价值,这也是我们首次提出的国家价值新五论。从常规上看要衡量一国的的综合实力,最直观的是要看一国城市的发展概况,从理性上看就是指一国的价值体系水准。而地产价值是根本也是起点,产业价值是动力,科技价值是保障,文化价值是内涵,国家价值是概念。因为不论是东京的银座还是纽约的曼哈顿;不论是法国的巴黎还是香港的中环,它们无一例外的就是寸土寸金和让人仰慕,因为这些城市是最有价值的城市,这些地区或国家也是最有价值的地区或国家,这些有价值的地区或国家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地区或国家。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尽管高科技产业兵出斜谷突飞猛进地跨越到了历史的前沿;尽管克林顿让电子政府给他戴上了近百月的魅力光环;尽管IBM、戴尔电脑、微软视窗走进了全球的千家万户,IT文化一统天下。但是单一的世界价值理念却在逐步地趋向多元化。从价值链体系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并得到这样的结论。“没有价值的地产就等于没有价值的产业,没有价值的产业是源于没有价值的科技保障,没有科技保障就是没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必然是没有价值的国家,没有价值的国家就是没有竞争力的国家”。没有竞争力的国家就意味着将被开除球籍,没有球籍哪里还有人权?因此说,人权也是建立在土地上的人权、也就是土地人权,国家主权肯定是土地主权,这是是逻辑学最基本的规律。

    因此,要打造一流的国家价值,就必须打造一流的地产,要打造一流的地产,就必须认真利用和维护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因为一切的东西都可以克隆复制,而唯独土地是任何国家、民族、哪怕是绝对科技、绝对发达的国家都无法炮制和克隆翻版的。当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理念警钟长鸣的同时,我们难道不应该从我们的脚下上升到理性的思维空间,来审慎我们新的价值理念。今天国家价值新五论的出现,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这壮丽奇芭的美好河山。

    回顾历史,我们依稀可见正是我们的先辈不懈的努力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在中国这个一贫二白的土壤上诞生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两弹一星,香港、澳门回归和超人类的巨无霸工程——高峡出平湖的长江三峡与黄河小浪底工程,以及即将到来的世界第一——杭州湾大桥。也正是那些具有国家价值理念的革命先辈们因为热爱土地而不遗余力的奋斗,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三、国家土地铸就国家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认为国家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这五种因素即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的能力”。国家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出口竞争和进口竞争两个方面。另外,从国家竞争力表象理解上出发,指的是一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水平,但内在基础仍然是土地及其地理环境。正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一样。国家竞争力之所以表现为一国的科技文化、创新理念与进取精神,其根本仍在于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配套环境以及发达的交通条件。从发展中国家来看,除了出口和进口外,更重要的是指一国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毕竟喜马拉雅山上很难建立起信息高速路,美国的IT业也不可能出现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东京的银座也不可能坐落在太平洋之中和宇宙真空。所有的这一切无外乎强调了一 个问题的核心,那就是不管是产业发展还是国家竞争力的打造都离不开承载它们的基础——土地。

    为什么说国家土地铸就国家竞争力,这是因为国家竞争力是一个概念竞争力,这个概念只有附着在某一个基础的物质触点,才会表现出无穷的魅力。文化、科技、艺术、哲学、产品、价值等等他们都承载不起国家竞争力这个超级内涵,如果说竞争力是一个狭义的概念,那么它就不是国家竞争力。而本文所说的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广义系统的国家竞争力,它是一个泛概念的竞争力。因为,不论是文化竞争力、还是科技竞争力;不论是产业竞争力还是能源竞争力,它们都是微观的竞争力,它们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元素。美国之所以被英国人称为爆发户和土老冒,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让英国人感受不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他们的熏陶。日本之所以要海外扩张、美国之所以要打伊拉克、哈马斯之所以要袭击以色列等等。他们无外乎是为了扩张地盘和掠夺能源。而所有这一切是因为这些被掠夺的国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家竞争力。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为了有效提高一国的竞争力和GDP、除了扩大本国内需外、另外一条途径就是指除技术输出以外的贸易输出和产业输出。但是贸易输出也有易货贸易,而易货贸易的本质与产业输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就是利用引进国或输入国廉价的土地来降低作业成本,籍此增加所得利润。而技术输出从源头上讲是人力资源成本问题,而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土地环境和交通信息。比如非洲就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是说土地决定了一国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昆山、苏州工业园、上海的张江科技园之所以比内陆城市的高科技园区吸引外商投资者要多,其实质上反映了他们的综合城市竞争力比内陆城市要强,这其中的核心问题仍是土地和其地理环境。

    衡量一国竞争力水平的要素不可能是唯一的,因为在新经济条件下往往指的是综合竞争力。甘肃的敦煌莫高窟世界闻名、山西的煤炭远销国内外、西安的科技与文化优势雄居中国前三甲,但这些城市为什么在竞争力排行榜上总是名落孙山。这其中的道理就再简单不过了,这就是综合竞争力问题。日本的制造业、海湾的石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古典艺术和言必称希腊的西方文化,它们哪一个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综合竞争力。正如上述所言,世界经济一体化讲的是综合竞争力、而综合竞争力的载体只有一流的土地。

    中国的国家土地指的是城镇土地,因为《土地法》明确规定城镇土地是国有土地。另外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竞争力是建立在农村基础之上的。国家竞争力只能体现在城市,因为城市代表了一国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水平。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的农村比城市发达。之所以有各国的城市化运动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打造城市竞争力首先就是要打造和经营城市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系统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唯其如此,才能形成城市的中心文化和梯次布局,才能形成城市地标,才能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与综合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外商构成相应的吸引力。因为土地上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经济实力、文化底蕴的直观载体就是城市地标,而城市地标的建立恰恰是一个城市或国家对土地最大的尊重和苦心经营的结果。因此,当别人说城市地标就是城市竞争力的标志时,我们说只有国家土地才可以铸就国家竞争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487.html

更多阅读

曹妃甸新首钢卅三:曹妃甸油气基地

曹妃甸新首钢卅三:曹妃甸油气基地在厂前宿舍渡过了第二个晚上,2011年8月19日早餐后,我开车把北京冶金建筑研究院和首钢机动部的专家送到了京唐公司炼钢厂房东侧的指定地点,一行人在此分手。他们要留下继续给相关业务人员讲授工业建筑防

西藏之旅三:3月27日,林芝米林机场、八一镇

     西藏之旅三:3月27日,林芝米林机场、八一镇                方舟  早上五点钟起床,五点半集中坐车去双流机场。团友中很多人都是头一次这么早起床,但大家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与思考之三:如何编写导学案原作者:李靖(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来源:教师继续教育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转贴 富士通杯之韩流天下(三):本属于依田纪基的2004

富士通杯之韩流天下(三):本属于依田纪基的2004http://sports.sina.com.cn2012年04月30日14:03新浪体育微博  新浪体育讯 2003年末到2004年初的世界棋坛,呈现出时代大变革前的短暂动荡。本文作者一再使用“时代”这样宏大而飘渺的词

声明:《国家竞争力模型 附件三:理论特例 国家土地铸就国家竞争力》为网友印画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