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需求 《粮安天下》第三章 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第五节 世界生物



第五节 世界生物质能源开发与人争粮

生物质能源,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从中提取的可充当能源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生物质能源自开发利用以来,一直受到世界的密切关注。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质燃料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农业经济和减缓环境污染的影响。一些国家已经把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由于玉米等粮食作物在转化为生物质能源过程中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玉米作为生产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原料,这已给世界粮食供给与消费带来深刻影响。

311美国一年烧掉21亿人口粮

目前,美国是进行乙醇燃料生产的主要国家。美国的生物质能源政策和各项支持措施推动了乙醇燃料产业快速发展。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规定,到2012年美国乙醇燃料生产将由当时的40亿加仑1美加仑=3785升。增加到75亿加仑,平均每年将增加5亿加仑。其中2007~2010年间每年将分别比上年增加7亿加仑,2011年将比上年增加6亿加仑,2012年将比上年增加1亿加仑。近些年来美国乙醇燃料产量由2001年的18亿加仑增加到2006年的49亿加仑,这对美国和世界粮食、燃料、饲料和食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2007年2月份调查显示,美国现有乙醇燃料年生产能力56亿加仑,并仍有61亿加仑产量的生产企业正在建设,超过计划到2012年乙醇燃料添加量75亿加仑的规模,新建乙醇燃料企业在2008年下半年陆续投入生产。

aihuau.com1

玉米是美国用来生产乙醇燃料的主要原料。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6年美国用来生产乙醇燃料的玉米消耗量已达到3700多万吨,占其当年玉米产量26760万吨的14%。而2006年美国出口的玉米数量也不过5420万吨,生产乙醇燃料消耗的玉米占当年玉米出口量的70%。那么3700万吨玉米能养活多少人呢?按照世界人均每年粮食食用量约180千克计算,3700万吨玉米可供21亿人食用1年。美国生产乙醇燃料消耗大量玉米,对世界粮食市场供求格局造成很大影响。

图3-112005/2006年度美国玉米消费比例图

据美国酒精协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美国玉米转化为乙醇燃料的效率已达到28加仑/蒲式耳蒲式耳是一个计量单位。它是一种定量容器,类似我国旧时的斗、升等计量容器。蒲式耳与千克的转换在不同国家、不同农产品之间有区别。在美国,一蒲式耳玉米相当于25401千克。 。有专家预测,转化效率很快就会达到或超过3加仑/蒲式耳。即使按3加仑/蒲式耳计算,也就是实际转化率约为045升/千克,那么按照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到2012年,如果美国完全使用自产的玉米作为乙醇燃料生产原料,将消耗玉米6300万吨。这个数量已经大幅超过美国2006年玉米出口量,并接近美国玉米总产量的1/3,约为35亿人的1年口粮。

312美国加快粮食型生物质能源开发脚步

美国正在加快生物质能源开发步伐。2007年,美国政府为了保障本国所谓的能源安全,又通过了《能源独立与安全法》。《能源独立与安全法》中制订了更为宏大的乙醇燃料开发计划。按照规划,到2022年,美国必须使用360亿加仑生物质液体燃料。虽然法案规定360亿加仑生物燃料目标中产自非食品作物的要达到210亿加仑,但从美国的现实看,剩余的150亿加仑极有可能以玉米为原料。美国能源部在2008年3月发布的《2008年度能源展望》中则明确提出,到2030年,生物质燃料中产自玉米的乙醇燃料为150亿加仑。若按3加仑/蒲式耳的转化率计算,到2030年,美国将使用12701万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美国玉米产量为117亿蒲式耳,即约29720万吨。按照美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美国用来生产乙醇燃料的玉米数量接近年度总产量的近一半。还要考虑到,美国每年的食品消费和饲料还要消耗当年玉米产量的一半左右,那么如果在未来的20年里美国的玉米总产量没出现跨越式增长,到那时美国将无法为世界提供一粒玉米用作口粮。不仅如此,美国甚至还有可能从世界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变为玉米进口国。而目前美国出口的玉米数量几乎占国际玉米市场交易量的70%左右,这势必加剧未来世界玉米市场供求的紧张格局。未来世界玉米市场的前景十分堪忧。

事实上,即使美国大量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用于加工乙醇燃料的玉米,但在目前耕地供给偏紧和干旱等灾害多发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大幅提高的前景仍不乐观。即使未来20年美国玉米产量增加,但加工乙醇燃料的玉米需求量可能比玉米产量增长得更快。因此,未来世界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仍将十分紧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玉米价格将保持长期高位运行。这对于自身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是十分可怕的事情。由此可能引发玉米价格狂涨,并带动所有的粮食品种价格上涨,进而传导到畜牧业生产领域,肉类食品价格也将随之上升,世界通货膨胀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中国粮食需求 《粮安天下》第三章 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第五节 世界生物
需要补充的是,美国除了生产乙醇燃料外,还是最早研发生物柴油和进行商业应用的国家之一。生物柴油在美国的商业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促进本国生物柴油的应用,美国于1998年制订了相应的生物柴油标准,严格规范生物柴油的生产和使用。截至2005年4月,包括筹建的企业在内,美国共有60多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已接近100万吨。按照美国的规划,其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到2011年将达到115万吨,到2016年将达到330万吨。根据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美国生物柴油生产主要以大豆为原料。大豆加工的油脂正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食用油品种。近年来大豆及油脂价格不断攀升,这与美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和应用有着密切关系。

313欧盟生物柴油开发迅速扩张

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脂或动物油脂等可再生资源,制造出来的可以替代石化柴油的所谓“清洁安全”的新型燃料。与传统的石化燃料相比,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易于生物降解、燃烧污染排放物低等特点。因此,一些国家将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能源开发的重点方向。

目前,欧盟是世界开发和应用生物柴油的主要地区。据欧盟有关材料显示,欧盟发展生物柴油既有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有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打算。欧盟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约有90%的排放量来自交通运输业。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欧盟在2008~2012年间要减少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测算,欧盟在此期间完成这一指标难度很大。

欧盟把生物质燃料作为主要替代能源。根据《欧盟生物燃料战略》规划,欧盟国家生物质燃料占全部燃料的比重,将从2005年的2%提高到2010年的575%、2020年的10%。欧盟计划到2030年,实现生物质燃料在交通运输燃料中占到25%的目标。欧盟开发的生物质燃料,主要是利用油菜籽开发生物柴油。2007年欧盟共生产了约800万吨生物柴油,预计2010年生物柴油产能达到1350万吨。这意味着欧盟国家必须扩大油菜籽的播种面积,增加油菜籽产量,以提供更多的生物柴油开发原料。目前,德国专门用来制造生物柴油的油菜籽,播种面积已达100多万公顷。

总之,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0年前所作的预测,预计到2030年,世界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3%,与粮食生产增长率相当;预计世界用于各种用途的粮食总需求将从1999年的1864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283000万吨,其中食用粮食需求将从1999年的1003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140600万吨;预计发展中国家用于各种用途的粮食总需求将从1999年的1129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191700万吨,其中食用粮食需求预计将从1999年的7900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118500万吨;预计世界饲用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1999~2015年间为19%,2015~2030年间为15%。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毕竟是有些迟滞,落后于粮食消费需求的实际增加情况,当时世界毕竟还没有大规模用粮食开发生物质能源,因而预计到2030年世界粮食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3%,略低于实际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率。仅美国到2020年左右,按生物质能源开发计划就要消耗10000万吨的玉米,实际消耗量还会更多。所以,未来世界粮食供求的紧张格局已初步形成,而此次世界粮食危机只是这一格局的一次“短暂而又集中”的体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517.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国粮食需求 《粮安天下》第三章 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第五节 世界生物》为网友站着唱光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