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a是不是等于没有胸 西方经济学是不是等于0



总体上,西方经济学仍然只是一个关于商品价值的经济学,而注目礼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关于人自身价值的经济学——就这么简单!

——题记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多位搞经济学的朋友问到:“注目礼”思想体系究竟在什么地方突破和越越了西方经济学?有的已经是欣赏的态度,有的仍然是怀疑的神情。

 

之前似乎没有人如此直截了当地问过,我当然不需多加思索,一言以蔽之,注目礼思想体系突破了西方经济学最基础的设定,也就是从“经济人”突破到“注目礼人”,最后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统一。

 

有朋友还是不满意,我于是二言以蔽之,注目礼思想体系有一个明确和一个系统,一者明确论述了人的追求在“注目礼”——人对人的比较利益,实质是人的价值度量;一者系统地跟踪和描述了一个最抽象的产权人——“我”——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追求。

 

如果说第一点西方经济学多少还有所论述的话,第二点则完全没有触及,人是社会的人,人真正的约束条件首先不是别的,而就是人,即人不是简单地追求利益,也不是无缘无故无对象地进行比较,而是追求对具体人的比较利益。正是这一点上,西方经济学偏离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统一,相当大程度上流于金钱的数字游戏,注目礼思想体系恰恰从这里发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统一。

 

有朋友还是犯嘀咕,实际上,从西方经济学能够很好地理解注目礼的思想体系,尽管注目礼人是对经济人的突破,但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利益人,仍然进行成本与效益的算计。这也正是注目礼的思想体系称“经济学”的原因,而且全盘留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并给予进一步的严格定义,包括产权、交易、均衡、组织、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手”,西方经济学其他一些重要概念,比如帕累托改进、生产性努力、边际效应递减、劣币驱逐良币,也都一一得到升华。

 

从亚当·斯密算起,经过二个半世纪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已经今非昔比,特别是边界大大拓展,看一看以詹姆斯·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对“政治市场”的“经济人”分析,读一读曼瑟尔·奥尔森对国家兴衰和集体行动的经济学解读,浏览一下加里·贝克尔对习俗与传统乃至时髦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的确会令人一声浩叹:经济学帝国在行动!

但仍然只是粗糙的,大而化之,还没有见到谁已经用经济学精细地分析了社会,也还没有见到谁已经用经济学精细地分析了历史,更没有见到哪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新建出真正超越经济人的模式,总体上,西方经济学仍然只是一个关于商品价值的经济学,而注目礼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关于人自身价值的经济学——就这么简单!

 

成本与效益的算计,原本无时不有,与人俱在。西方经济学虽然大讲成本与效益的算计,但却不能够突破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壁垒,极其重要的原因正在于它只是关于商品价值的经济学;注目礼的思想体系之所以能够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统一,正因为它是关于人自身价值的经济学。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大规模引进博弈论,无疑更上层楼,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关于人自身价值的博弈模型,充其量只是对博弈的技术运用;注目礼的思想体系正是关于人自身价值的博弈演进体系,它演绎的是最广义也最基本的人与人相博弈,最后论证的是最广义也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或者说自由主义)。

 

之所以不能够对产权、交易、均衡、组织乃至市场本身作出严格定义或证明,也正因为西方经济学总体上仍然只是关于商品价值的经济学,而要对任何一个基本概念作出澄清,都必须上升到人自身价值的高度。众所周知,经济学原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而如果不解决人自身的价值问题,怎么可能回答人的需求问题呢?省省吧!

 

事实上,由于缺乏人自身价值的经济学高度,经济学帝国主义在攻城略地中遭遇到巨大的矛盾。略举一例,西方经济学原来被认为只有一个基本定律,逻辑上高度符合所谓“奥卡姆剃刀”的原则,此一基本定律就是“经济学之父”当年提出的“看不见的手”,也被人称为“经济学第一定律”,通俗地表述就是:“人人为自己,社会将更好。”亚当·斯密说过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但后来遭遇“集体行动”和公共产品的难题,当代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奥尔森遂提出所谓“经济学第二定律”,通俗地表述就是:“人人为自己,社会将更糟。”众所周知的“囚徒困境”正是这一定律的直观,两位囚徒,不相通讯,面对审讯,虽然人人为己,但却个个遭殃,而且是所有选择中祸害最大的。

看,经济学两个最基本的定律已直接叫板,水火不容,那经济学还有什么逻辑一致性可言呢?更置经济学的科学性于何地呢?事实上,奥尔森提出过两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上的竞争造福消费者,垄断贻害消费者,“看不见的右手”指导生产者先做好事再垄断市场;权力上的竞争贻害老百姓,垄断造福老百姓,“看不见的左手”引导流寇垄断权力后才做好事。政治和经济完全服从于两种相反的逻辑,似乎人真的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利益,不亦惑乎?

 

常常会听到所谓的西方经济学体系,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根本不构成一个体系,不客气地讲,支离破碎。有意思的是,为解释市场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扩张,被誉为西方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哈耶克提出所谓“Spontaneous Order”,可译为“自生自发秩序”或“自我组织的秩序”,被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赞扬为经济学的唯一原则。可哈耶克真正从“我”出发论证了市场秩序及其扩张了么?NO!

 34a是不是等于没有胸 西方经济学是不是等于0

 

不只是哈耶克和经济学,长期以来,西方思想界就高谈阔论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提出“个人主义本质上是关于自由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质上是关于个人的自由主义“,并认为“个人是最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也是最高的社会构成单位”——这一点甚至直接反映在“Inpidualism(个人主义)”上,从词源上讲,英文的“Inpidualism”来自于拉丁文的“Inpiduum”,即意味着个人不可再分割。可最抽象的个人“我”与别人会怎样互动呢?“我”在社会上会如何运动呢?尽管西方思维一直热衷于清晰与证明,可一代接一代的西方智者一直也没有摆出谱来,不能不说是西方的耻辱!

 

由于只是大而化之地谈论成本与效益的算计,及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而没有严格地从一个最抽象的产权人“我”出发,更没有系统地跟踪一个最抽象的产权人“我”在社会上的运动,等待西方经济学的可能就一个结局: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并非否定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在自然科学上,新的理论往往并不是否定旧的理论,而是包容旧的理论。比方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这是物理学一大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一大飞跃,但“跃上葱笼”的相对论并不是把经典力学一脚踢开,而是把经典力学处理为一种特例;在经典力学的范畴内,经典力学仍然完全适用。

 

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有注目礼的,尽管现实上导致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近现代“商品拜物教”之盛行——用商品的价值衡量人自身的价值,但在商品价值的范畴内,西方经济学可以适用。没有否定,甚至也可以说没有突破,注目礼思想体系只是把西方经济学处理为一种特例。但如果西方经济学企图越雷池指点江山,那就只能奉赠一句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591.html

更多阅读

移动硬盘 usb2.0与3.0的区别 usb3.0不兼容2.0硬盘

时间:2011-10-7 17:14:00① USB3.0系列可向下兼容USB2.0,USB1.1,不仅在新型USB3.0接口电脑上轻松遨游,对于USB2.0电脑未升级用户也能使用,大大提升数据储存的便捷性,彻底发挥产品性能;② 在设备支持的情况下,USB3.0的理论速度能达到USB2.0的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2016考研经济学热点

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把他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作“古典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瑟·庇古等西方正统经济学家称作“古典学派”。教科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到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什么什么,IF函数的参数也可以是{1,0}? if函数 0

今天,坛子里有朋友在我帖子里跟帖让解释下公式{=if({1,0},D2:D8,C2:C8)},这个是一个老话题了。不过相信很多初学的朋友拿到后同样会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个公式之所以“难”,就“难”在IF的第一个参数为什么是{1,0}。那么,什

西方经济学 综合练习题上

本文源自电大自习网www.ounh.net说明:下面的内容为《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关于计算题的答案,因涉及到公式的符号无法输入,要求学生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中的答案,其页码及题号已在题中注明。一.填空题1、选择包括三个

声明:《34a是不是等于没有胸 西方经济学是不是等于0》为网友梦萦几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