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理性的吗?这不止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坚持理性人假设的人不少都获奖了,而且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如加里·贝克、托马斯·谢林;有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人是非理性的,他们同样获奖了,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像莱茵哈德·泽尔腾、丹尼尔·卡尼曼。事实上,自从行为经济学登上历史舞台之后,有关人是否理性的探讨变得愈加复杂,正反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于是,人们不禁纳闷,人的理性与否究竟谁说了算?
现在,蒂姆·哈福德也加入了这场辩论当中。这位曾以写《卧底经济学》出名的专栏作者,秉承了他在那本书和在《金融时报》“亲爱的经济学家”专栏的文字风格,再一次以诙谐幽默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对经济学知识进行了阐释、演绎。这一次,哈福德在《谁赚走了你的薪水?》中要为“理性人”假设摇旗呐喊,他指出,“理性人假设引导我们通向一些关于世界运行原理的清晰可靠的理论”。尽管,人不能永远、一致地理性,但“人们在很多时候是足够理性的”。因此,“经济学家们对人类理性的信仰往往是正确的”。后者是哈福德在《谁赚走了你的薪水?》一书中的结论,不难发现,哈福德似乎借鉴了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说”,后者提出“人不可能知道全部的备选方案,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复杂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认识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经济行为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中,因而,人是有限理性的”。除此之外,哈福德还对“理性”两字作了补充和深化,他强调,“我并不认为人是完全自私的,或者一心只想钱。人有各种各样朴素的感情作动机……这些动机与金钱无关,也不完全是自私的”。这就是说,从亚当·斯密、杰里米8226;边沁、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大卫·李嘉图那里确立的却漏洞百出的“理性人”假设,在哈福德笔下得以丰富和完善,在哈福德看来,理性人不等于自私的人,最大化也不是金钱的最大化,而且人也不是“无时无刻不在有意识地计算着。”哈福德还说,人的计算往往是无意识的,甚至是一种动物的本能。人也不是无所不知,或者拥有完美的自控制力。人有一些不理性的奇行、怪癖也属于正常。
当然,哈福德对“理性人”看似滴水不露的认识并非出自他一人之功,他的整个理性论体系融合了来自制度经济学(诺斯、弗里德曼)、行为经济学(弗农·史密斯、乔治·阿克劳夫)和有限理性(阿里尔·鲁宾斯坦、赫伯特·西蒙)等学派的观点。这就使得哈福德即使面对支持“非理性”者的诘难和挑战,哈福德也能从容不迫、坦然面对——在某种程度上,哈福德的“理性人”假设已己经变异、杂交、修正,他的理性既可以是有限的,又可以是利他的,同时还可以道德化的。实际上,哈福德是把反理性论者的观点、主张很大一部分纳入到了自己的“理性人”假设的建构中,他这么做,其实已将理性人与否的理论之争“处理”成了语词之争,即什么是“理性”?很明显,哈福德对此作了扩大解释。
有效地资料整合、创新地观点融合,然而哈福德的特长并不止于此,作为一个专栏作者、公共知识分子(并非学院派),哈福德懂得如何用最适合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知识、灌输理念。这一点他的灵感(或技艺)又正得益于托马斯·谢林、加里·贝克等前辈的启发。后者特别是加里·贝克擅长把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他把经济理论运用到过去同市场力量没有联系的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人口统计学、犯罪学和生物学等。作为“帝国创建者的经济学家”加里·贝克的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哈福德,以至于哈福德在研究人类行为时,总是力图用经济学的方法和观点去揭示其经济动因,在分析影响人类行为的各种因素时,始终把经济因素放在重要地位。
正像他在《卧底经济学》中表现出来的信手拈来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加以分析、论证的能力,这个在《谁赚走了你的薪水?》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书中,哈福德从性、犯罪、赌博、上瘾行为、婚姻、种族主义、贫民窟和政治等话题中寻找素材,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逐个论理、剖析,在哈福德看来,一切我们以为的不可思议、混乱不堪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例如,为什么高管的工资特别高?为什么你的爱情那么不圆满,打牌老输钱?为什么你只能望着房价飚升叹为观止?望着物价上涨望洋兴叹?为什么尼古丁贴片和口香糖本来是鼓励戒烟的,却使青少年吸烟者增加?为什么妓女知道用安全套可以保证自己不被传染艾滋病,却不用?为什么30秒的广告播了25秒还不知道卖的是什么?为什么大城市的女人嫁出去越来越难?为什么离婚还存在最佳比率……那些本应该被行为经济学论者用来反驳“理性人”假设的事例被哈福德巧妙地“借力打力”,更好地证明了“人是理性的”这一论点。这也正是《谁赚走了你的薪水?》一书的主题,它告诉我们: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这本书的英文名为The Logic of Life,翻译过来就是“生活的逻辑”)
【英】蒂姆·哈福德:《谁赚走了你的薪水?》,中信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