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从此就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以效率为核心,这效率的实现是通过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达到的。历史已经证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强大的可行途径,人类社会正是通过工业化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发展主要体现在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从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到手机、电脑、住房、汽车等,应有尽有,人们的吃、穿、住、行、乐等多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工业化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反发展现象,如人们生存压力大、精神空虚、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各种霸权横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这种发展与反发展现象同时并存,显示了人类社会正陷入在两难选择的困境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境呢?是人类技术还不够发达,生产力还比较低的缘故,还是由于其他制度方面的原因呢?
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这种两难困境是由于技术还不够发达所引起的,那么这意味着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反发展的现象和程度会相应的降低。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维度来分析判断这一观点的正确与否。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70年代,人类相继发生了两次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强大的工业国,然而,这些国家的强大和富裕并没有使世界更和谐,反而因为富裕和强大极大地激发了一些国家的贪欲,从而导致了两次惨无人道的世界大战,人类社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可见,这两次的革命性技术进步反而加剧了人类社会的反发展程度。二战后,世界上又相继发生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人类本应该对战争进行深刻反思,提高各国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友好程度,然而,战争却从没有停止过,这些战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军事战争(如南斯拉夫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经济战争(如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化现象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战争(掠夺性开采矿产资源、大规模的污染环境等)、文化战争(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进行强制性的文化渗透,推广民主、自由等所谓的普世价值)、社会战争(如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控制某些弱势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引发该国的社会矛盾,进而趁机而入),等等。可见,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并不能增加人类社会的幸福感与和谐感,反而强化了人类社会的反发展程度,造成了世界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各阶层之间、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个人的内在与外在之间的高度紧张现象。
在笔者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反发展之间的困境根源是在于制度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工业化中资源使用方式的错误选择。在现在人类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方式是一种资本主义使用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坚持资本驱动原则,以资本增值为中心,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以及市场的开拓,都是以追求更多利润为直接目的,而并不是为了直接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工业经济体系中的任何单个人都只是整个资本增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这种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必然会产生各种反发展现象,并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一方面,在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下,整个经济社会主要是由资本来驱动的,人类自身和自然都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运行的一个环节,形成的是一个强烈占有型和征服型的文化,个人的欲望和需求被外界不断地生产和刺激出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动进入资本强制的恶性循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触及了自然的底线,这种非理性的资本驱动的发展长期下去可能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崩溃;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和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掠夺史,这说明了资本本身具有内在的对外扩张性,全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资本进行全球扩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下,资本力量横行全球,造成了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没有停止过,资本力量在经济社会中构建了一个奴役性结构,即资本阶级或者资本阶级勾结权力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引发了或可能引发各种社会危机,并且,以资本力量为基础的人类军事力量早就具备了多次毁灭地球的可能性。可见,我们必须改变人类社会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
现在工业文明中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体现的是一种片面的经济主义,将经济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任务,认为经济的发展会自动地实现和推动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进步和发展。在这种传统的发展主义观念中,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内在需求的多样性被单面化为“物性”,人也被看成了一种经济动物。现在人类社会中此起彼伏的矛盾冲突以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证明了传统发展主义的错误,即人类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的选择在长期来说是一种错误。只所以说长期,站在历史的长河的中,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或者说资本主义制度在短期内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解放时代,但它只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过渡时代,是为人类自由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的时代。从长远来看,资本主义并不是历史的终结,它所产生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要求实现革命性转变,向更高级的阶段跃进。
历史总会做出选择,资源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必将被资源的社会主义使用方式所替代。资源的社会主义使用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资本只是人类和生命利用的工具,资本的一切运行都只是为了人和生命的需要。我国正在逐渐实现资源的社会主义使用方式。我国自建国以来,先后实行过前苏联计划经济工业化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期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这两种传统的工业化模式都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造成了资源的高度紧张和大量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对过去的反思和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于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上第一次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明确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十七大上又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第一要务。可见,新型工业化模式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而这全面协调发展的实现是基于资源的社会主义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