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的现象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

  PrincipleofEconomicsInDailyLife

  --《PrincipleofEconomics》StudiesInsight

  周易达

  内容提要:最近读了美国经济学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上册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颇有收获,认为学习经济学应从经济学原理开始,本文是学习心得,用通俗的文字介绍了经济是什么?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等。

  关键词:经济原理决策贸易市场货币生产率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失业通货膨胀

  中国的经济学思想从先秦到清朝前期几乎都是建立在“义利论”的基础上的,义利论是关于道德规范和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的理论。“义利论”的不同认识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学思想,不同的经济学思想就是解决义和利的不同权衡取舍的结果。而西方的经济学思想是建立在“私利”的基础上的,认为“私利”可以产生无形的手来调节市场,“私利”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促进整体经济福利,当然,他们也承认市场失灵。那么,经济是什么呢?她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呢?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又是什么呢?

  原来,“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点也不神秘。无论我们说的是什么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一个整体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整体经济的个人、企业行为,经济学就是研究个人、企业是如何做出决策的?个人、企业是如何相互交易的?所有这些决策和相互交易共同组成的整体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研究前两个问题的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研究后一个问题的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无论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多么高深的学问,但它总是以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就是经济学家的世界观。这些原理和经济学理论一样并没有提供完整可用的结论,但她可以帮助拥有她的人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一、决策中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的现象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1: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

  为了生活,为了满足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在太多的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作出选择。人们为了得到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也喜爱的东西。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需求的决策。选择要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被经济学家称为稀缺性。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作为例子,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她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目,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权衡取舍。我们把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敌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中的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2:任何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东西来衡量

  在人们做出选择时,机会成本就产生了,机会成本的大小可以用所放弃的东西来衡量。例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是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吗?并不完全是。因为,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也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学的成本。其实上大学最大的成本是你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有些到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元,那么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极高。就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

  原理3: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做出决策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例如,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退票的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假设航空公司的票价是200元。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100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票价是200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杯饮料的成本而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正如这个例子所说明的,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4: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往往改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不想要的效果,考虑一下有关汽车安全带的公共政策。系安全带的人在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安全带拯救了一些人的生命。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驾驶员开车时的速度和谨慎程度已经发生了改变。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驾驶员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人要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当提高安全程度的收益高时,他们就会更慢、更谨慎地开车。安全带降低了驾驶员的车祸代价,因为它们减少了伤亡的概率。因此,安全带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收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应是更快更放肆地开车。这样,安全带最终的结果是发生更多的车祸。此外,安全开车程度的下降对行人显然有不利的影响。根据佩兹曼的统计,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而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驾驶员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就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交易中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贸易可以是互利的)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贸易对家庭的影响。当你的一个家庭成员找工作时要与也在找工作的其他家庭成员竞争。当各个家庭购物时,他们也相互竞争,因为每个家庭都想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东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每个家庭都与所有其他家庭竞争。

  尽管有这种竞争,但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隔绝开来并不会过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家庭就必须自己种粮食,自己做衣服,盖自己住的房子。显然,你的家庭在与其他家庭交易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无论是在耕种、做衣服或盖房子方面,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原理6: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贸易的一种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家企业工作,以及用自己的收入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就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由于家庭和企业在决定购买什么和出卖什么时关注价格,所以,他们就不知不觉地考虑到了他们行动的社会收益与成本。结果,价格指引这些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原理7: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虽然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这个规律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有时不起作用,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的干扰。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看不见的手也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品,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保健。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来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这就是说,大多数政策的目标或者是把经济蛋糕做大,或者是改变蛋糕的分割。

  三、整体运行中的经济学原理

  原理8: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

  各国的生活水平具有巨大差别,高收人国家的公民比低收入国家的公民拥有更多的电视机、更多的汽车、更好的营养、更好的医疗保健,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别呢?是生产率!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也就是一个工人单位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工人生产率高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水平生活;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人增长率。

  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简单的,但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首要决定因素,那么,其他解释的重要性就应该是次要的。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公共政策也有深远的含义。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得到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

  原理9: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

  由于高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了各种代价,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

  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无数事实证明: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总是相同的,即货币量的增长。当政府创造了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因此,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

  原理10: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短期权衡取舍

  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率。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例如,假定政府减少了经济中的货币量,在长期中,这种政策变动的唯一后果是物价总水平将下降。但并不是所有的价格都将立即作出调整,而是需要几年时间。因此,各种政府政策都具有不同于长期效应的短期效应。例如,当政府减少货币量时,它就减少了人们支出的数量,较低的支出与居高不下的价格结合在一起就减少了企业销售的物品与劳务量,销售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因此,对价格的变动作出完全的调整之前,货币量减少就暂时增加了失业。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只是暂时的,但可以持续数年之久。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是理解经济中许多现象(如经济周期)的关键。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历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周期。这些货币与财政政策工具原来具有如此大的潜在力量,难怪决策者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经济,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二〇〇四年十月五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651.html

更多阅读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等相关内容 运用物理知识制作乐器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力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发表日期:2010年1月28日为什么肥皂泡总先上升后下降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个个小肥皂泡从吸管中飞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美丽的色彩。此时,小朋友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我们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飘浮于空中,形成一

生活中的 科学知识 生活科学小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厨房中的科学知识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1、

俗话说的好——生活中的矛盾现象 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

原文地址:作者:本家明俗话说的好——生活中的矛盾现象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4、俗话说:

声明:《经济学原理的现象 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为网友底特律间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